足迹
是兵不是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5章 特大洪水(第1页)

案件还未完成侦破的当夜,东安市及临县突隆暴雨,木棱河流域阴雨绵绵、连续不断,这种极端天气持续到了第二天。

此次的连续暴雨,降雨形成一场巨大的洪峰压向木棱河,东安市历史上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来临了……

木棱河北岸,属于完达山脉。沿河的几个市县,即吉西市以下,吉东县、东安市、虎云县,全部位于九月上旬的暴雨中心位置。

东安市委市政府动员全市人民全力投入到抗洪战役中,军警首当其冲。双新乡的新河村位于过境东安市辖区内木棱河的中段,双新派出所的民警们,在洪涝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全体被派往河堤。

薛向东被安排带领五十名村民,为近一百米长的河堤增加高度。他带着村民们争分夺秒地搬运沙袋,从凌晨一点开始上堤,到次日中午,所有人已经连续工作了多个小时,体力渐渐不支。

然而,洪水却越来越汹涌,水位不断上涨,眼看就要漫过河堤。

“快,大家再加把劲儿!”薛向东大声呼喊着,指挥村民们迅速加固河堤。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将塑料编织袋装满泥土,垒上河堤,每个人都累得气喘吁吁。

终于,这一波的洪峰过境了,众人也算赢得了一些喘息的机会,开始或靠或坐的在泥水与雨水中小憩。

薛向东看着平时只有几米宽的河床,现在放眼望去,竟然一眼望不到对岸。不禁心中感叹:“人在大自然的面前,显得太渺小了!”

突然,有人惊呼道:“看,那边好像有个人!”

薛向东顺着声音望去,只见远处的水面上浮现出一个身影,正朝着他们的方向漂过来。

“快,准备救人!”薛向东来不及多想,立刻带着几名年轻力壮的村民,带着长竹竿冲向河边。当他们靠近时,发现是一个老人,抱着一块木板。他们连忙忙将竹竿递给老人,经过众人一番努力,老人终于靠近了岸边。

他感激地看着薛向东和村民们,说道:“谢谢你们救了我……我家是联珠山镇新忠村的,洪水来了,我没来得及逃走……”

薛向东安慰他说:“洪水无情人有情,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然后安排村民将老人护送到安全的地方。

傍晚时,后续增援的民众在乡村各级干部的组织下,替换了首批村民。薛向东也撤回了新河村中,在村治保主任家中吃了口热乎饭菜,然后倒头就睡。

凌晨两点左右,王主任叫醒了他,“向东,河堤上有人呼叫增援,好像是出现了管涌。怎么办?上不上?”

薛向东揉揉眼睛,有些懵懂的问道:“管涌?咋回事儿?”

王主任赶紧给薛向东科普道:“管涌是指在渗流作用下,土体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中移动,从而导致土体孔隙不断扩大,最终形成贯穿土体的管状渗流通道。”

“然后呢?”薛向东还没意识到管涌的危害性。

王主任急道:“管涌会使土体内部的孔隙增大,土体强度降低,从而导致土体失稳,可能引发堤坝坍塌。

薛向东这下子急了,一下子蹦了起来,“我靠,你早说堤坝要坍塌就完了。赶紧跟我上村部,我要用一下村里的大嗽叭。”

两个人匆忙跑到村部,调好公放,薛向东对着麦克风喊道:“村民们,我是派出所民警薛向东,现在向大家公布一个坏消息,堤坝上出现了管涌,请大家立即做好转移准备。同时,请水性好的同志,马上到村部集合,并多带绳索和木板,或者是汽车内胎。”

消息播出后,村子里顿时炸开了锅。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收拾行李,准备转移。

十几名水性好的村民们很快来到了村部,薛向东带领他们带上工具,再次奔赴河堤。

薛向东自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旱鸭子,幼年时发生的一件事情,令他对游泳一直心有余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