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你到底要什么沈自中出轨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部分(第1页)

我在父母相亲会上就曾经遇到这样的父母,儿子在高中时代喜欢上了一位女生,结果,父母怕孩子分心影响考大学,千方百计,动用一切可动用的手段,总算让两个孩子斩断了情丝,结果是父母遂了心愿,儿子考上了重点大学,可代价是,儿子大学毕业以后,直到30岁了,还交不到女朋友,或者说对交女朋友不感兴趣。父母着急了,一边到公园相亲会来紧着张罗,一边后悔当初儿子情窦初开却让他们给“处理”得太重,让孩子30岁了都不知道该怎么讨女孩喜欢,怎么追求女孩,几乎成了“情感盲人”。

还有一位我在女子修养学堂遇上的妈妈,她的儿子18岁时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个女生,这位妈妈为了拆散他们,不惜让儿子中断学业,送儿子去了部队当兵,结果,儿子去了一年就被部队给送了回来,说整个人全崩溃了,得了严重的抑郁症。后来,这位妈妈又去找那位女生,想求她帮帮自己的儿子,可那位女生早已到外地上大学去了,根本联系不上。回到家里,看到长吁短叹的儿子,妈妈才觉得自己错了,几乎已经把孩子给毁了。

这是目前独生子女的婚恋问题中的突出现象,那就是对于孩子的感情问题、婚姻选择,做父母的参与太多,主导太多,以至于在很多时候使结果适得其反,过程也走得很痛苦。

在我对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婚恋调查中我发现,因为是家中唯一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生活其参与和控制都达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不管孩子是18岁还是28岁,他们都会一边想尽一切办法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安排孩子的未来,一边却从来不会或者很少跟孩子交流,什么是爱,什么是幸福,什么是人生真正的价值这样的引导孩子,具备真正人格品质的问题。

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中长大的孩子,自然在他面临爱的选择,情感的需求时会变得茫然失措,甚至有的孩子变得非常现实,总是以能得到多少物质享受来当做衡量这段感情值不值得投入的唯一标准,这常常让他的感情生活陷入恶性循环,因为自古至今大概还没有一段像样的爱情故事是因为物质而维系下来的。

没有在孩子应该学会如何去爱的时候,告诉孩子爱应该是怎么一回事,直到在孩子有了自己爱的追求,却要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把这些美好的萌芽掐掉,一心想要孩子成为光耀门楣,拿高薪,驰骋职场的精英的父母们,终于体验到了把“孩子”训练为“工具”带给他们的苦涩。

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在研究了数年的中国独生子女问题后得出了如下的结论:“大多数的独生子女不是在经历一种‘人’的成长,他们越来越多地在被当做一种‘工具’来训练,当父母都在为了孩子能有一种好的未来,而不断要求孩子提高生存的技能时,冷漠、孤独、自私、无法拥有驾驭爱的能力,这些都将成为这些独生子女的性格特征,而这样的性格特征会给中国社会带来更大的变化,最后无法承受的可能正是他们的父母。”

我不知道西西的父母如今是不是正在承受着这难以承受的心灵之痛,眼看着如花似玉的女儿在婚嫁市场上行情渐跌,却始终无法伸出手来帮孩子一把,哪怕他们已经许诺了会陪嫁不小于200平米的婚房,也挡不住女儿孤单地度过接踵而至的28岁的生日,为西西遗憾的同时,我不断地宽慰西西,也许好事多磨,上帝为她造的另一半也许就在某个角落里等待某个和她有缘的某个时刻。西西听了我的话莞尔一笑:“也许吧,我会告诉自己再有点儿耐心。”眼角的鱼尾纹一闪而过的西西让我不由得叹息,“西西是个好女孩,上帝不该遗忘了她。”

于秀支招

对于西西这样的大龄女孩,我的建议是一定不要失去信心,一直没有碰上那个跟你适合的男人,并不意味着你就是个缺乏吸引力的女孩,试着给自己的想法重新定一下位。譬如西西的收入很高,她就一再强调自己要嫁的男人,肯定要比她收入还高才可以,这就一下子把她可选择的范围降得很小,使她很难在短时间内认识更多的人,实际上爱情是很奇妙的东西,你一定要给自己足够多的空间和时间去慢慢地碰,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你最终嫁的并不是当初你想象中的那个男人,但因为你的感情是碰撞出来的,而不是条件衡量出来的,你照样会感觉很幸福。一个男人爱你体贴你对你好,他赚得是不是比你多这重要吗?

我还建议西西要自己创造条件,多到一些优秀的地方去结识优秀的人,而不要犯许多独生子女的通病,在恋爱问题上也非常惰性,什么都不想自己承担,只想坐享其成,这样常常只会浪费时间,而且,不断地经受相亲的失败,这会使内心积聚太多负面能量,从而丧失自信。

对于西西总是难以释怀的初恋,我建议她应该学会为自己找借口,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智慧,留住美好的记忆比天天沉浸在遗憾中不能自拔,这样会使她的人生更加积极一些,平衡一些,重要的是失去给了她重新开始的机会,这是需要感恩的。

妈妈说只有嫁大款才能改变命运(1)

口述者:司爽

出生:1980年

年龄:26岁

职业:助教

籍贯:上海人

独生子女证:已领

认识司爽是由于我以前所采访的一位单身男人,邀请我参加的一次聚会,那次聚会实际上是一次相亲的安排,也是一次我所见过的阵容最强大,场面最严肃的类似谈判似的相亲见面会。

见面会安排在上海浦东金葳大厦的88层咖啡厅,那里的咖啡一杯就要88元,我的那位朋友事业小成,还算有点儿身家,就是这些年忙于创业30几岁了还孑然一身,这次如此隆重地安排相亲,看来是对这位未曾谋面的上海女孩动了凡心。

不过他很快就领略到想娶一个上海女孩所要经历的考验了。

那天晚上女主角司爽和她的家人晚到了一个半小时,朋友接到她们一家莅临金葳大厦的电话后就站到电梯门口翘首以待,可从电梯里走下老老少少大概有七、八个人之多,就是不见相亲的女主角司爽,朋友有点儿急,忙问一个年龄稍长,一脸精明的女人,被告知女孩正在化妆间,一会儿再上来。

等把所有的人都安排到座位上,88元的咖啡人手一杯地开始轻烟缭绕以后,女孩司爽娉娉婷婷地在妈妈的陪伴下走出电梯。

女孩的皮肤很好,细瓷般闪着光,眉眼清秀,打扮时尚,是个典型的上海小家碧玉。

朋友一看眼睛就有点儿发亮,显然很满意,一招手,服务生果盘、冰淇淋又上了一堆,还没等朋友开口,介绍人却介绍起来,我说这个女孩相亲她们家好像全部出动,看来还真是这样,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大姨妈、小姨妈、舅舅、舅妈,大概她们家有时间的都来了。

看他们的装扮不像是经济条件特别好的家庭,果然,司爽妈妈开口的第一句话便是:“黄先生,你的两套房子不是贷款买的吧?”司爽爸爸的第一句话是,“侬是上海户口吗?”司爽大姨妈的第一句话是:“黄先生,你家里将来是要请保姆的吧,阿拉这个外甥女可是什么都不会做噢。”

我是做为黄先生的朋友列席这个相亲见面会的,但看到女方家属两轮话题谈下来,都没离开那个“钱”字,就差要求黄先生提供存款证明了,我有点儿不爽,插了一句话:“小姑娘蛮漂亮的,会做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