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之圆梦人生免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3部分(第1页)

一听到这话,下面的组长们都开始交头接耳,点头之余也有些惊叹,杨天一上来就要做事情,这对老百姓来说是好事,只是基层干部们都要忙起来了,估计支持他的干部不多。

从书记老郭的脸色就能看出,老郭年纪较大,是老书记了,目前正忙着给大儿子置办婚事,家里的房子建得跟皇宫似的,老郭还想花点钱把小儿子搞得镇里工作。

老郑和老刘对视一眼,都是暗暗一笑,他们不会站出来挑刺,有老郭在,他们觉得杨天应该就够难受的了。

“杨村长,你能不能详细跟我们说一下这个计划!”一个长得比较喜气的组长起身说到。

“先是秋收问题,我想以各村庄为单位,做好宣传工作,让乡亲们把自家的粮食保护好,不要着急出手。我们村里会先到城里去打开市场,等城里有了消息,我们再集中用大卡将乡亲们的粮食拉到城里去卖!当然,也可以让村里担任中间人这个角色,乡亲们将粮食直接卖给村部,村部再出手,保障不亏损的情况下,再把运费给填满了。只要这个政策搞起来,形成了良好的体系,想必乡亲们每年的收入能增加就是说原本只能拿到以后就能拿到天点点头,笑着说到,其实那些粮食贩子挣到的绝对不止天也是在商场打滚过来的,知道其中的猫腻。

我说了两种思路,一种是直销,村部提供运输和负责开拓市场,这样老百姓的收入能达到最大化,但运作起来难度大,一是运输不集中,村部忙不过来,另外就是运费不好解决,估计只有村部贴钱。

当然,也不是没有可能,镇里征收粮食税的时候单列这一条,然后再下放到村里就是了。

第二种思路就比较成熟了,村部作为小的集散点,集中运输,集中管理,稍稍挣点差价,然后把运费解决了,省得和镇里纠缠不清。

“我支持第二种做法。村部做中间人比较好。这帮粮食贩子早该想办法对付他们了。因此我支持杨村长地决定!”听杨天这么一说。老郑沉响少许。突然拍桌子支持杨天。

这不禁让众人有些意外。其实杨天能想到老郑高兴地原因。他估计是以为他要把村部伪装成粮食贩子。然后来大赚一笔。

“我也支持这种做法!”老刘和王桂芳相继表示支持。他们夫妻俩家里村部不到百米。村里有这样地大事。别地不敢说。每天肯定开小灶。他们俩隔三差五过来加餐也还是不错地。再说。他们家杂货店地香烟和肉摊上地肉要卖得更火了。乡亲们来这里卖粮食。拿到钱了。或多或少都会买一些日用品或是猪肉回去改善一下生活。

“大家都支持。那我肯定也没意见。毕竟这是一项利民活动嘛!”老郭说话很慢。但中气很足。

“那接下来开始讨论第二个问题。我建议村里应该开始着手修建一条主干道和十三条支线。主干道直通镇里。按照省级公路三级标准进行修建。十三条支线保障一米地基就行了!”杨天继续说得很轻巧。但这话却让在场所有地人都愣住了。

且不说支线。光是这条主干道修起来估计就要上百万。村里哪来那么多钱?村里也肯定不会批这么大地款子。上百万啊。这在农村算是天文数字了。

再,以前村里或是镇里主持修路,都有一个条例,那就是凡是收益的村子或是庄子的百姓都要掏腰包,一个人口十五块或是十块不等。

里或是村里再出点钱意思意思,实际上就是老百姓自T3路。

这一点让很多百姓都感到不爽,因为除了出钱之外,每户还要出一个劳动力充当修路工人,随修路队伍奔走在一线,自带菜和米,然后就此找农家煮饭和借宿。

因此一说到修路,很多组长都不禁有些皱眉,又要回去给老百姓做思想工作了,头疼的事啊!

“杨村长,今年我们只保秋收吧,修路的事情来日再说好不好?”老郭笑着说到,他这样说话,算是给杨天面子,他知道杨天有来头,因此不能得罪,只能哄着,年轻人有抱负是好的,但折腾大了,其他人就要跟着受罪啊!

“修路属基础建设,这事早办村民早受益,等路修好了,估计村里的中巴车就会多起来,乡亲们去镇上、去县里都很容易,我们不可能一直领着乡亲们起跑,粮食中间人我们只是给乡亲们搞一个很好的开端,最终的目的是让他们走出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和市场,然后自主生产,自主致富,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掌握致富的脉络,想让他们了解外面,不给他们提供一个好的跑道怎么可以?”杨天态度很坚决,现在村里只有一些小企业,民营的规模太小,估计和道路不通有着很大的关系,要致富先修路,这点到哪都不会改变。

“村长啊,修个简单的路容易,可是修三级公路,镇里是不会给那么多钱的!”老郭轻笑,大有笑杨天幼稚的意思,杨天见过大世面,可是不了解基层的情况啊,村里是绝对没那么多钱修路的。

“这一块我去镇里做工作。修路方面,我有几点和以往不同的提议,一是不让老百姓掏腰包,二是老百姓继续担当修路主力,每户一个名额,但给他们记工资!你们再提点看法!”杨天笑着说到,高架桥都修过,修个破路还怕不成?

“这个好啊,我们回去做工作要容易很多,只是资金方面真能确保到位吗!”组长们兴奋了,冬季和春季都是老百姓赋闲在家的时候,让他们出来做工挣钱,他们肯定百分百乐意。

“这个恐怕谁也不能保证啊,就算是镇里答应给款子,那也是分阶段的,很头疼,何况镇里还没答应放款子,这可不是小数目啊!”老郭闲笑,像是没他什么事一样。

“镇里不给钱,那我给市里打个电话就是了,省里这一块有专款,到时候我给省里去个电话也行!”杨天更是悠闲,不就是钱吗,别说他能张口要到款子了,就算他个人出钱修,也不过百来万的事情。

当然,他预算过,这条路修起来最少两百万,因为他的设计标准很高,一条路修起来最起码要保障五年能用,别不到一年就有下陷或是积水,那就没意思了。

一听杨天讲话的派头,所有人都愣住了,这是村长吗,简直比省长说话还有气势,随随便便就能给市里、省里打电话,而且听起来还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这对杨天来说的确很轻松,只是他们无法想到那一层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