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不良人之开局十万大军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0章 编故事(第1页)

众人看着归降的李绍荣无不吃惊,没想到在仁义的感化下,一向对李存勖忠心耿耿的李绍荣竟然会投靠对手岐国女帝。

李明虽然知道事情早就在意料之中,但还是不佩服女帝那心胸宽广,这种程度可是自己都没有达到,不过女帝的胆量和见识和那十几年前叱咤风云的岐王李茂贞是有的一拼,真不愧是有其兄必有其妹。

女帝早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所以敢去打赌,就是吃准的李绍荣有的关二爷一样的品质,对自己的主公特别忠诚。

女帝就特别喜欢这样的人物,相反若一个人背信弃义,两面三刀,用起来的话女帝还真的是不放心。

女帝叹了一口气,想道:“看来自己的一番苦口婆心没有白费,李明心胸宽广虽然不能解决一切的矛盾,但是能暂时能缓和大部分的矛盾。”

女帝转头问向朱素:“李先生在大唐的朝廷是何等官职。”

“回岐王,李先生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朱素回了一句。

女帝听后立马下令道:“传令下去,李先生在大唐朝廷是何等官职,那么到这里是也一样。”

女帝这么下令的目的是要试探一下众将士对李绍荣是什么态度,又会是什么反应,果然女帝一下令众将士们群情激奋,纷纷发出反对和质疑的声音。

李明听着这些反对和质疑的声音,拱手劝道:“岐王,此事万不可为,将士本才刚刚打完的胜仗,都还没有来得及封赏,

这一下子给敌军降将而且还是败军之将封了这么大的官,而且他还没有微臣那样的能力和功绩,恐怕会寒了诸位大臣的心。

前几个月前,在朝堂之上要不是您力排众议,让微臣打败了朱友贞,恐怕依这个时代彪悍的社会风气,他们要么就是不听从微臣的命令,要么就是他们把微臣拉下台给宰了。”

“岐王,李明所言极是,微臣刚到这里寸功未立,岂能有脸获得如此大的官职,微臣愿意从基层小官做起,为岐国效一份力。”

李绍荣这时候才意识到,女帝这是赤裸裸的对自己名升暗坑,要把自己架在火上烤,断了自己的活路,关键的是还挑不出毛病,不得不说真是够狠毒的,这简直就是软硬相交之计,不行,得要想办法自救。

女帝看到众将军,以及李明的反应后,随即就改口说了一句:“既然李先生执意反对,那本王也就不强求了,传递下去封李先生为刑部尚书,李先生如此才华做基层小官怎么能行,以后谁在本王面前说李先生的坏话,格杀无论。”

“是,岐王”众人异口同声的回了一句,听到女帝的安排的官职,众人并不反对,只要这家伙不掌握兵权,什么都行。

而李绍荣也知道这是什么工作,但是为了给大哥报仇,为的人在岐国的阵营中不落下口舌,这件事情得忍,只要不是基层小吏什么都行。

“多谢岐王,今后微臣跟随岐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李绍荣拱手恭敬的说了一句。

随后女帝便给有功之人开始封官,李明,朱素因为在此次战役中功劳甚大,被封为了一品侯爵,唐闯公和郡国公,世袭往替,刘大彪被封为佐领,李继微被封为中央军都统。

20天后,在李府,李明早就在开战之前就托付家仆买了从晋国一堆棉背,高质量的铁片,还有牛皮等材料,在潼关之战后就和朱翠兰一起缝制八旗棉甲。

目前有一套缝制成功,精度和硬度,还有防御力那是非常还原,正在架在李明,朱翠兰缝制甲胄旁边的架子上。

之前的八旗甲是有上等的布料和铁皮缝制而成,要说抵挡效果和后世清王朝的八旗甲那是有着天壤之别,至少防护效果不在一个层面上,而八旗棉甲可就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