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不良人之开局十万大军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4章 商业税(第1页)

几个月后,虽然李嗣源和陈武志在一场饭局收了节度使的兵权,解决了唐朝历代皇帝最心痛,并用高福利,高俸禄养着这些节度使及其家属,还有给士大夫阶层发高工资。

有效的解决的唐朝以来的藩镇问题,重新建立自己的基本盘,改变了重武轻文,骄横跋扈的朝廷风气。

但是却出现了冗员,冗兵,冗费的现象,还有中原大地经历的战乱后,遍地流民的现象,也把李嗣源搞得个焦头烂额,既然接了李存勖的位子,那么理应也该面对李存勖遗留下来的民生问题。

这一天,李嗣源这在处理繁忙的公务,薛王李存礼跑进来拱手道:“大哥,宰相大人有事要找您,说是带有能够妥善解决解决朝廷财政问题和流民问题的策略”

“是陈先生来找本王,让他进来。”虽然陈武志的制度造成了一系列财政问题,但是能够和平并有效的解决唐朝藩镇的陈武志,李嗣源依然要重用,甚至把他看的和跟随自己多年的安重诲一样重要。

陈武志的到来让李嗣源明白,有些东西单靠武力是解决不了的,比如国家的行政机构要如何运行,在朝堂之上的法律要谁制定。

百姓该如何安居乐业,人口该如何普查,最重要的是税该如何去收,财政问题如何该开源节流,有效的增加国库收入。

这些都是要有文化的人才能搞起来的,总也不能让什么都不懂的文盲,武夫去搞这些事情,这样子天下岂不是乱了。

李嗣源也在陈武志的感染下,从一个连文字都不懂的沙坨将军,到了一个汉化程度比较深,治国手段比较强的王爷。

陈武志进的大门,拱手说道:“微臣参见王爷。”

李嗣源一见陈武志自然是讨论关于财政的问题:“陈先生,您之前处理的问题确实是不错,但如今也想必知道朝廷财政问题和流民问题。”

陈武志急忙在李嗣源磕头作揖:“王爷,小的一事糊涂,一时之间善后问题没有想周全,导致财政问题和流民问题日益严重,过错全都在小的身上,还请王爷责罚,给中原百姓一个交代”

陈武志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不得不说添,他可不像李明,李存勖那货那样常常出风头,因为那是冒险行为,那是傻子行为。

虽然有时候需要冒险,但是一般来说是还是踏踏实实,韬光养晦为好,谨小慎微和示弱是他的常用手段,这在职场中是自保的基本技能,若常常出风头的话,可能会招致来危险。

“先生请起,此事怎么能怪先生呢,要不是有先生的帮助,恐怕这中原大地会更乱,听闻六弟说你有解决目前所有问题的方案,说来听听”

李嗣源亲自扶起陈武志讯问道

陈武志也明白,李嗣源这是要找自己处理这两个问题,如果自己处理不好的话,那就没有利用价值的,到时候自己所说的那些砍头之类的客套话就成真的。

陈武志想了想,说道:“王爷,在这社会上有一类人是可以自动解决这些问题的,在历朝历代这类人是世家大族非常排斥打压的”

李嗣源听陈武志的话外之意明白了些,说道:“陈先生,你所说的这群人本王大概也知道了些,说说看这类人是如何自动解决问题的”

陈武志出自于商人,说了这类人李嗣源用自己的后脑勺也能想明白。

陈武志也知道李嗣源的用意,科普道:“这类人就像是我一样,可以在村内开设纺织厂,给村里的百姓带动就业机会,给口饭吃,只要老百姓安居乐业,有口饭吃,安置下来的话,老百姓就不会想着去造反。

如果把老百姓长期固定在一个土地上,吃饭只能靠老天爷的话,要是有贪官污吏,再加上灾情严重的话,恐怕就只有揭竿而起了。

这一类人可以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同时也能增加一下朝廷税收,朝廷只需要对这些人多收税,充盈国库岂不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