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名探探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9部分(第1页)

日上三竿,艳阳高照,和平时一样,汤老头儿出摊卖茶,摊子摆出来还没多久,就已经有两三个赶脚的客人在桌旁坐下,水还没有烧开,汤老头儿一边往灶里添柴一边跟客人有一搭无一搭的闲聊。

“,也不知怎么回事儿,从昨天下午开始,各个路口都有警察设卡,而且查得特别严,我到宋庄去看三大爷回来,在黑石湾那儿被堵着了,足足耗了一袋烟的功夫才好不容易查完放行。老汤头儿,消息灵,知道是出了什么事吗?”

“呵,这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听人说,昨天上午有人有青石峪被人绑票了,警察设卡,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吧。”老汤头儿不太确定地答道。

“绑票?青石峪?那里是赵家兄弟的地盘,该不会是他们两兄弟下的手吧?”

“呵,那谁说的准。”老汤头儿笑笑说道。

“,这兄弟俩现在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了,听说上个月在猫儿沟那件案子也是他们做的,满满一车上好的杭州丝绸被他们一锅端,全都给拿走了,货东还挨了一刀,左胳膊差点就没有剁下来,手真狗狠呀。”

“喂,别胡说,那两兄弟最记仇,万一这话传到他们耳朵里,非得找你算账来。”

“呵,怕什么,这里不就咱俩还有老汤头吗?我不说,你不说,老汤头不说,赵家兄弟到哪儿知道去。老汤头儿,你说对不对?”

听着两个人的闲侃,老汤头只是轻轻一笑,并没有把话接过来。

“踏踏踏踏”,马蹄声急,一骑由远而近,骑在马背上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上穿灰色双排扣西服,下穿青色长裤,脚上是一双黑帮高腰薄底快靴,脸如冠玉,目似朗星,眉宇间带着几分放浪不羁的洒脱。

正在聊天儿的两位茶客不约而同地望着越来越近的一人一马,老汤头虽然不象他们两人那样明显,依旧低着头在烧水,但眼角余光却也紧紧盯在那个年轻人身上——在这乡下农村,穿洋人衣服的人本就不多,穿洋人衣服还能穿得如此得体漂亮的,那就更是凤毛麟角,不需靠近,便可以看出这个年轻人不会是这周围哪个大户人家的子弟,因为那种帅气洒脱的气质绝不是乡下土财主所能调教出来的。

这匹马的速度很快,从出现在人们视线中到来到茶摊边没超过半分钟,“吁!”,手勒丝缰,马背上的年轻人轻声喝止,跨下骏马前蹄离地,后腿站立,发出唏溜溜一声嘶鸣,然后四蹄落地,踏踏踏踏,向侧移动几步,这才站稳。

好俊的骑术!

正在烧水的老汤头儿心中暗自喝了声好。

让疾驰中的骏马在短短数秒钟内停下并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最起码,他自认自已没有这种本事。

马上的年轻人目光四处扫了一遍,先是挂在树上‘汤记老茶’的幌子,然后落在添柴烧水的老汤头儿身上,注视片刻,随后片腿从马背跳落地面,整个动作干净利落,给人一种行云流水的自然感。

老汤头儿心中又是一动,这个人身手如此敏捷,莫非是练家子?

………【第三百一十三章 接头】………

没有理会别人注视自己的目光,年轻人自顾自地来到一张空着的桌子旁坐下。也许是有陌生人出现的原因,另外两个客人没再继续聊天儿,把胳膊支在桌子上等着水开上茶。

年轻人四下又看了一眼,随后伸手拿起桌上的茶杯在桌面上摆弄起来——共有四个茶杯,三个向下倒扣排成一个品字,最后一个则杯口向上架在这品字中间,摆完之后,直身坐好,环顾左右,似是在欣赏周围的风景。

“这个人是不是精神有问题,没事儿玩人家的茶杯干嘛?这么一弄,以后来的客人还怎么喝茶?”另外桌上的两个客人看到这个年轻人的举动,心里想到。

年轻人的举动老汤头儿也同样看在眼里,没动声色,他继续烧着开水。

水很快烧开了,老汤头提着水壶,先给那两个人把茶沏上,这才来到年轻人桌旁,“呵,这位客人,面生的很,是哪个村的呀?”一边沏茶倒水,老汤头儿一边和客人搭着话。

“呵,您搞错了,我不是本地人,只是路过。”年轻人笑笑答道。

“我说呢,我在这儿摆茶摊七八年,十里八村的人很少有不认识的。不知道您是从哪里来呀?”老汤头儿问道——所谓和气生财,路边摆茶摊的人喜欢和客人聊天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个

年轻人淡然一笑,“从来处来。”

“呃?那是到何处去呢?”老汤头儿不动声色,继续问道。

“当然是到去处去了。”年轻人答道。

精神病是不是也会传染?这个年轻人不正常,怎么连老汤头儿说话也这么古怪?什么叫‘从来处来’?什么又叫‘到去处去’?这是老和尚问禅打哑谜吗?旁边喝茶的两位客人听得是一头雾水。

“呵呵,茶刚沏上,水很烫,您慢慢喝,要不要来碟瓜子?”切口对上了,老汤头儿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不过现在旁边有人不方便说话,先等一等再详谈。

要了一碟瓜子,一碟花生,年轻人悠闲地品着茶水——乡下路边摊上能有什么好茶,不过是解渴消暑之物,但心远地自偏,若是有心,就算是白开水也可以品出味道。

那两位客人只是赶路累了,喝壶茶,歇歇脚,缓过劲儿来自然是付钱走人,乡下茶摊,不是赶集逛庙会的日子本来客人就不会太多,小树林里于是只剩下两个人。

老汤头儿把灶里的柴火弄小一些,向两边路上望了望,见没有人走动,便拍了拍身上沾着的草木灰,来在年轻人的对面坐下。

“呵呵,小兄弟,敢问怎么称呼?”

年轻人淡淡一笑,抱拳拱手,‘前辈客气了,在下姓江名一凡。”

老汤头儿同样还礼,“呵,原来是江兄弟,不知是哪条道上的朋友,怎么会知道我们的联络暗号?”老汤头儿皮笑肉不笑,非常警惕地问道——他这里是雾灵山上赵氏兄弟安排在山下的眼线,任务就是搜集消息情报,其职责类似于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名好汉中的旱地忽律朱贵,只不过人家家大业大,开的是客栈酒馆,他开的则是路边茶摊。

“在下有事要和贵寨当家人商量,至于你们的联络暗号,是一位朋友告诉我的。”我答道。

“哦,是哪位朋友呢?”老汤头儿问道——他这里是山上赵氏兄弟一伙强盗对外的联系通道,如果不问清底细,随便什么人要见赵氏兄弟自己就带上山去,他们一伙早不知道已经被剿灭多少次了。

“苏逸生。”我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