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汉瓦壶和汉铎壶的区别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0部分(第1页)

,润德到任之后可至国相府提取。”大司农主管的就是朝庭的财政收支,现在战乱初平,朝庭要花钱的地方海了去,张驯能给刘泽争取到赈灾的钱粮的确也是花了不下的力气。

这可算得上是一份大礼了,刘泽感激地道:“泽代表平原的百姓谢过大司农了。”

张驯笑道:“你我相交一场,这点忙也该是帮的。”

馆驿今日已被皇甫嵩包下了,没有其他闲杂人等,不过单是给刘泽送行的官员就已就本来不甚宽敞的驿馆大堂挤满了,刘泽少不得和朱隽、黄琬、郑泰、马日磾、韩说、宗员等人一一见礼。

众人如众星拱星一般拥刘泽上座,放在这么多的高官长辈刘泽又岂能占据首席,他百般推让,但众人不依不饶,执意要刘泽坐在首席之上,声称刘泽今日才是主角,他若不坐主席的位子怎行,无奈之下刘泽只得擅越了。

知道刘泽今日还要起程赶路,这酒也就没有多劝,饶是如此,大家依然喝得很有兴致,一齐起哄要刘泽赋诗一首。本来离别的诗刘泽倒也读过不少,但抄袭的多了,刘泽的内心多多少少有些负罪感,真把唐诗逐一剽窃,将来还让不让李杜活了,所以他能少赋一首则绝不多赋一首,推托此时无雅兴,赋不出诗来。

黄琬哈哈大道:“谁不知润德八步成诗,乃天下奇才,今日可不能推辞了。”

韩说指着驿馆的墙壁道:“昔日润德离京之日,便在这驿馆的墙壁上写诗一首,开一代行楷之先河,其行云流水的笔法就连钟侍郎都自叹弗如。不如润德在此壁之上再留诗一首,以供后人瞻仰。”

驿馆墙上有字刘泽在无意中到是瞄过一眼,由于一进门应酬颇多,刘泽根本就无瑕细看,韩说的话着实让他吓了一跳,我写的?刘泽想了想,貌似确系当日酒后所书,关羽曾经和他说过这事,好象还赔了店家一锭金子,时间过去整整两年了,那些字居然还在墙上,太匪意所思了吧。

刘泽不禁走到那墙壁边,仔细端详一番,说实话,当日刘泽醉得早已一塌胡涂,到底写了些什么连他自己也不清楚,现在一看,竟然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不禁大窘。

这可是连唐诗宋词都不曾有的汉代,这新月派的现代诗搁在这儿,整整地超前了近两千年,太另类了。更何况他在大醉的状态下,没有用当世人通行的篆隶而用了后世的行楷,太超前了!

刘泽暗骂自己醉酒误事,只是他整不明白,自己的行书虽然受过名师指点,也算是略有小成,但与那些大书法家相比,也是去之甚远的,钟繇何许人也,那可是和王羲之并称的书法名家,楷书便是由他首创,他居然能自叹弗如,这又是神马情况?

在众人的催促下,店家慌慌张张地拿过笔墨来,这么多达官显贵齐聚康桥驿,老板和他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得知正是先前在墙上赋诗给他带来滚滚财源的刘润德,店家惊喜而泣,恭恭敬敬地将笔墨奉上,期待着刘泽再续奇迹。

刘泽倒是也些犯愁,自己的诗词水平那纯属半吊子,决计登不了大雅之堂,可他又不愿将剽窃进行到底,思量了一下,道:“今日实在没有灵感,赋不出诗来,倒是想到了一幅对联,今时正月未过,不知能否写出此联来应应景?”门口挂对联虽然是唐以后才有的事,但汉赋中讲究的就是骊六骈四对仗工整,汉代早有人单写出工整对仗的句子来赏玩。

众人齐声叫好,这里的人大多是文人出身,也知道写诗写文章都得凭感觉,刘泽刚遭贬黜,就算再豁达也难免心情恶劣,没心情又如何写得出好诗来,既然刘泽愿意写对联,那就写呗。

刘泽手握饱醮墨汁的毛笔,沉吟道:“只是我思量半天,只有上联,还未想出下联,不知诸公之中可有谁帮一把?”

卢植笑道:“润德直管写吧,今日群贤毕至,济济一堂,还怕无人对得出你的下联?”

刘泽含笑应了一声,提笔疾书,在雪白的墙上留下了一行行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写完搁笔,含笑抱拳:“涂鸦之作,难登大雅之堂,见笑见笑。”

众人却没有理会他的谦词,一窝蜂的围了上来,品评鉴赏。

“好字好字,行若游龙,飘若惊鸿,比之先前再别康桥的字似乎更胜一筹,大手笔呀!”

“好联好联,全联励志之气彰显无疑,更是用上楚霸王的典故,王者气概昭然若揭,要想对得上来可是难度不小。”

众人议论纷纷,象卢植黄琬郑泰这样的大文人已在沉吟之中,似乎想对出下联。

刘泽并非不知道下联是什么,这是清代蒲松龄的自勉联,多为后人推崇作励志劝学之格言,他之所以只写出上联,其一,与自己一贯低调的风格相符,其二嘛,则有心考较一下现场的这么多文豪大腕。

只是众人沉吟半天,才发现这联并不好对,有人平仄押韵虽然对上了,但用典就差了一些,有人虽然用了典故,但风格气势上又相去甚远,一时之间,这些文豪都拿不出绝佳的下联,不禁有些汗颜。

这时,杨修拱手道:“润德公,小子倒是想到一下联,不知与公之联可嵌合否?”

众人倒是一怔,这小杨修虽然够聪明,但毕竟才十余岁,还算是个孩童,这么多文人大儒都对不上的联他真能对得出来?

众人不禁都有些怀疑,卢植含笑道:“久闻杨公子聪颖过人兰心慧质,不妨试言之。”

刘泽将笔递到了杨修的手中,看杨修略有迟疑之色,鼓励道:“杨公子只管写上便是。”

杨修虽然年幼,但也不怯场,坚定地点点头,提起了笔,这才发现他身材小,根本就够不着,刘泽搬过一个几案来,让杨修站在上面。杨修奋笔疾书,很快地写好了。(未完待续。。)

第209章 难得糊涂

卢植站在最前面,念道:“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得好,对得好,苦心人对有志者,这卧薪尝胆的用典与破釜沉舟相得益彰,越对秦、吴对楚,句践对项羽,对仗工整,气势相承,妙哉妙哉,这上下联合起来,堪称是绝世佳联,足以名流千古。文先兄,令郎这般年纪便有如此才华,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呐。”

皇甫嵩亦道:“这不光是对得好,这行楷也是仿得漂亮,若不是亲眼所见,还真以为是一人所书。”

众人的溢美之词不吝言表,杨彪乐得脸上都开花了,这聪明的儿子的确给他长脸。小杨修此时对众人的恭贺也是坦然受之,一付倨傲的神情,也许打小就在众人的吹捧之中长大,养成了他这番飘飘然的模样。

刘泽在心底里暗叹了一声,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果真得没错,恃才傲物便是杨修的取祸之道,有时候聪明未必真得是件好事。

想到此处,刘泽提笔在墙上写下了“难得糊涂”四个大字。

这时众人倒是一怔,似乎刘泽写的是横批,一般横批都是四个字,可仔细一看,这四个字与对联本身那是风马牛不相及,难得糊涂更是令人费解,难道糊涂比聪明更重要吗?

刘泽含笑对杨修道:“这四个字就送给杨兄弟了,我想也足够兄弟受用一生了。”

而后刘泽向众人施礼:“诸公,就此别过。后会有期。”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在众人依依惜别的唏嘘声中,刘泽踏上了行程。

那四个字倒是深深地印在了杨修的脑海之中,但此刻聪明如斯的他却未能详解其意。一直到若干年后的汉中军营,当刀斧架在他脖子上的时候,他才恍然大悟,终于悟出了刘泽赠予他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聪明难,糊涂更难,糊涂有时候比聪明更重要。只可惜他悟出了这个道理却又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