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主角穿越三国七结义的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2章 曹叡迁都(第1页)

洛阳。

今天是曹魏朝廷的例行朝会,但今天,却到场了许多人,扬州大都督满宠,雍凉大都督司马懿,车骑将军张合都来参加了这次朝会。

基本上除了一些必要的的执行守卫任务的将领官员之外,曹魏重要的官员都来了。

曹叡看着下面的众臣,点了点头,于是开口说出了一个让人震惊的决定。

“朕决定,迁都于陪都邺城。”短短的一句话,引起了一众官员的震动,下面的一众官员窃窃私语了起来。

“肃静。”陈群一句话,才让下面的官员闭了嘴。不过陈群也充满了疑问。

因为曹叡这件事,提前没有和他们这些重臣通气儿,便直接宣布了出来。

“臣赞同迁都之事。”刚开口的,正是散骑常侍刘放。刘放正是河北人,如果曹魏首都迁往邺城,自然自己老家的人许多就能得到任用。

随后,同为散骑常侍的孙资也开始支持曹叡的决定,在曹魏,散骑常侍就像是皇帝身边的秘书,而事实上孙资刘放二人正是给曹叡在负责文书上的工作。

在这个岗位干的时间一长,自然是各种事情要揣摩领导的心思,支持领导的工作。

而台下一众河北的官员,随之也表示赞同。

不过有人赞同,自然有人要反对,陈群便是反对者之一,陈群说道:

“陛下,司马将军还率领着将近十余万大军坚守潼关,我们在中原还有大量的军队,我们不能向诸葛亮示弱,不然朝廷迁往河北,河南民心将一发不可收拾啊。”

陈群这么说,自然是有他的道理,不过陈群也有自己的心思,因为他就是河南士族。

陈群早年有一段时间还给刘备当过手下,这种人,是合格的打工人,他不管老板是谁,他考虑的是如何给老板干好工作的同时给自己要获取好处。

司马懿则是冷冷的看着朝堂上的情况,自己静静的做着思考,司马懿没有多说话,则是静静的看向了张合的方向。

司马懿则是明白一件事,朝廷现在,虽说军职上他高于张合,不过曹叡信任的,反而是张合。

今天这件事,曹叡其实是在看张合的态度。而事实上,曹叡的眼睛也确实是看向了张合。

“张老将军有何高见呐?”曹叡问起了张合。

“大司马临终时和陛下以及我们几个身边的将军交代过,如果关中有失,为了保证陛下的安全,应当迁都,孟子有言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迁都邺城,也是保证陛下的安全,陛下有失,我大魏的损失不可估量。”张合作为河北人自然也是支持曹叡。

不过张合不是士族,更多的倒不是出于政治上和为自己族人考虑,而是单纯的从军事角度考虑问题。因为洛阳离长安不过几百里远。

如果诸葛亮发动进攻,潼关守不住洛阳有失后果的确不可估量。

“骠骑大将军,你以为呢?”曹叡看向了一言不发的司马懿,问他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