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从金庸武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9部分(第1页)

这在现代,九成的人都做不到,可在古代,你甚至都可能成为皇帝。

只是幻想虽好,可能够成功那就只有天知道了。古代绝对是一个人吃人的世界,这种人吃人可不是现在大家说的,现代的人吃人,再残酷,你也可以活着,可在这里,你是真的活不下去啊,到最后大部分人都沦为奴仆,若遇到好心人,或许能够活的好一点,可所谓的善人,又有几个?

这一切的一切都冲击着林恒的精神,他虽然已经见过不少了,可因今年的光景,这种情况越发明显多了起来,这就如你看到一件惨案,也许会觉得那些人可怜,可若一下子看到许多,那你就会害怕、恐惧了。林恒不至于害怕、恐惧,可这种情况,也让他心里压抑,整个人似乎都沉默了起来。

宣和元年十二月,一直在山东行侠仗义的梁山伯好汉终于忍受不了朝廷的欺压,率领农民义军起义了。这场起义震的大宋都是震了三震。那些为官的如何想,没人知道,可百姓们似乎看到了一线生机,尤其是山东的百姓,无数人云从,使得起义军瞬间扩大了十几倍规模,震惊天下。

有心人一看就知道,宋朝不会太平了,山东如此,其他地方何尝不这样呢?他们相信,只要别的地方出现一个如梁山伯的起义军,那么也绝对是百姓云从,到时群雄并起,大宋也就完了。

林恒在听到山东梁山伯起义的消息后,便带着李清萝返回了天山。世间事他管不了,也不想管,现在的他唯一的要求就是与妻子在一起,等妻子老了,去了,他就专心武学,寻求武道的最高境界。只是他毕竟是个现代人,忍不住就会去打抱不平,他也知道,两军交战,自己的打抱不平只会惹事,所以他来了个眼不见心不烦,回山逍遥去了。

外面风云变化,天山飘渺峰却很是平静,只可惜这平静只是平静了不到两年时间,便被林重阳打破了。这一曰,他再次回到了飘渺峰,陪伴母亲。没有几曰,他如往常一般离去了,只是在他下山后,送林重阳下山的**却拿着一册书找到了林恒,说是林重阳留下的。

林恒有些诧异,接过一看,面色一震,目光怔怔的看着书册上四个大字——九阴真经!

没错,就是九阴真经!可是,林重阳是如何得到九阴真经的?这九阴真经不是几十年后出现吗?怎么现在就有了呢?

他有些不懂,心中生出些许怪异的思绪。他马上派人下山探查,而那人不久后传来消息,宋朝根本就没有黄裳这个人。

他心神大震,知道林重阳为了武学弄走了黄裳,只是不知这黄裳是他**还是他手下,可不管哪一种,宋朝必定起了变化,因为林重阳扇动了蝴蝶翅膀。

果然,他让人留意大宋消息,没多久便有许多消息传来,最重要的就是方腊起义了。

方腊挟百万民众起义,无数江湖门派支持,宋朝大军虽利害,可在武林中人的冲击、刺杀下,也拿他没有办法。本来,黄裳应该出手,解决那些武林中人,可现在没了黄裳,大内的那些人根本就打不过这些武林中人,故一直僵持着,而方腊也因此练得十数万精兵,从开始的溃败到后来的防御,到现在的有攻有守,不停的进步。

也正是因为方腊如此坚持着,且声威大震,使得许多人都起了心思。在闪动,刚刚平静下来的梁山伯起义军再次起了苗头,那些曾经宋江等人的手下也打着为宋江等人报仇的幌子,开始招兵买马,攻城掠地。其他地方,也都有零星的起义军出没,似乎一夜间,大宋江山便岌岌可危了。

若大宋自身的情况只是让朝廷震怒的话,那么西夏、吐蕃、大理、大金的动作就让大宋惊惧了。四国看大宋起义军四起,都增兵边关,其中刚刚崛起的大金更是直接冲击了大宋边关,与宋军打了一仗,虽没有突破,却吓得朝廷马上派出了使者,与金国谈判。

他们如此做,更加让其他几国看到了宋朝的虚弱,西夏、吐蕃都开始了动作,便是大理,也不得不行动一二,使得宋朝危机四起。

为了解决自身危机,宋徽宗也发了狠,屡次征集大军,攻打方腊起义军,而方腊起义军也不停发展,抵挡着宋朝的攻击。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着,直到1125年,金朝突然出兵两路攻宋,赵佶吓得要传位其子,跑路。历史上,他也是这么做的,可此时方腊经过四五年的发展,也突然发力,再次攻城掠地,竟是一举攻下江南,震惊天下。而攻入宋地的大金也因宋朝缺兵少将,一路势如破竹,竟是直接打到了东京,把东京围了起来。

历史上,金朝二度南下才有了靖康之耻,可现在,金朝只用了一次,就抓住了宋徽宗和他的儿子们,本来赵构应该是漏网之鱼,可现在也被俘了。可以说,宋朝在此一役而没。

金朝压根就没有想过一举歼灭宋朝,可事实却让人难以预料,他们真的成功了。这下子却是激发了金朝的野心,想要继续南下,一举吞并宋朝。此时,大宋残存的将领却是开始了抗金,而方腊也趁此机会再次扩大势力,几乎掌控整个南方,建立明国,自称圣公皇帝,改元永乐。

林重阳的一次举动,彻底改变了宋朝的历史,南宋没了,出来一个南明,还是一个复杂的南明。(未完待续。)

062 乾坤斗转,道家无上(一)

人的野心几乎是不可逆转的,也许只有你老了,懂得人生真谛之时,野心才会消退,可明白人生真谛的又有几人?

在明朝时,朱元璋借助明教之力创建大明,威震天下,可转过身他就屠戮了明教众人,使得一个天下第一的帮派四分五裂,几近覆灭。在笑傲之中,那几大门派几乎都不出江湖了,若不是朝廷打压,可能吗?

朱元璋如此,方腊何尝不是这样呢?

南明慢慢的稳定了,方腊的年纪也大了,可回头一看,他朝中之人多是武林人士,尤其是军队之中,更是被明教和其他帮助过他的武林门派掌控着。在他活着的时候,这些人不敢做什么,可他若死了呢?也许,他不在意自己的权利了,可自己的后人呢?

方腊不敢想象,他怕明教中人**自己的儿子,因为明教中,最大的是教主。现在他还是教主,可自己的儿子一定成不了教主,因为他没有那么高深的武功。你想啊,身为太子,首先学的是治国,然后才是武功。即便有不少武林绝学,可没有时间**,你也成不了高手啊。

方腊的儿子也算是一个小高手,**有明教绝学,可最高的乾坤大挪移他也没有**,因为此功只有教主才可**,而且**此功的方腊知道,这门**太过危险,一不小心就会走火入魔,他自然不愿儿子冒这个险了。这也是他儿子成不了明教教主的原因,即便他强推儿子上位,以后也必定被**。

所以,为了儿子,他必须有所动作。

南明圣武五年,1130年,方腊突然发出诏令,言青城、蓬莱、伏牛等门派结党营私,其内官员更是打压异己,有负朝廷厚望。圣旨中,涉及的人员有七十三人,其全家老少总共有八百多人,都被方腊赐死。三派自然不甘,可他们还没有动,就被大军围困、绞杀,死伤上千人。

这一役发生的很快,几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不仅天下人没想到,便是明教众人也没有想到。等他们反应过来,一切却已经尘埃落定了,那些空出的官位也被方腊塞上了自己人,至于明教中人,虽不甘,有心反对,却也没有办法。

在一下子铲除了其他门派后,南明中只留下了一个明教,可谓是一门独大,只是他们的曰子并不好过,因为铲除其他门派的责任被扣到了明教身上。

你想啊,别的门派都出事了,就你明教没事,不是你干的,还是谁干的?至于方腊这个教主,那自然被大家排除了,因为他现在不只是教主,还是皇帝,大家即便有怨,也不会冲他。

也正是如此,明教人在江湖上的声明很是狼藉,凡是明教**都被江湖人排斥,虽不似笑傲中那般被冠以魔教的头衔,却也是歼佞小人之称呼。其实,明教冤枉啊,可他们有冤还说不出来,这边江湖上的武林人士打压他们,那边方腊也凭借自己的权势一点点的消磨他们的势力,让他们疲于应付,哪里还有事件出来解释,而且就是他们解释了别人也不会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