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网游完结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部分(第1页)

小弟忍不住惊叹:“老天,这布局和我们隆中的家几乎一模一样啊。”除了没有茅草木屋,全是青砖瓦房外,什么主院,小套院,以及外围的那个大竹阵一一俱全。简直就是草庐的翻版。

崔州平一点儿也不觉得侵犯了猪哥的知识产权,摸着后脑勺笑道:“我和陈叔商量过了,既然是隐居,那么就要避开人烟,住进山里来。

这里很清净的,一般人找不到。还有,草庐的布局挺合理的,所以,我就全照搬了过来。嘿嘿, 还真的很好用呢,完全不用请护院。”

又对诸葛亮说,“只是那个竹阵,我还是很多地方没有参悟透。请孔明兄抽个空帮我仔细改一改。”

超级粉丝啊!诸葛亮很高兴的答应了。

安顿下来后,黄硕第一件事就是去几十里外的小镇上请人为黄夫人做了一副翡翠麻将。从此,老太太每天午饭后就雷打不动的要打一个半时辰的麻将,久而久之,便成了习惯。 平常有个小痴小痛的,只要一搓麻将就全好了。按黄老爹的话说,这麻将是她的一剂包治百病的良药。

在黄夫人的大力倡导下,来益州不到两个月,新家的丫头婆子们个个都学会了搓麻将。 牌技有高低,底下人偷偷的搞了一个排名榜。黄夫人成了永远的崔后。

与此同时,黄硕也得了一个“诗情画意”  (猪哥的原器)的雅号一一硕鼠。

这个雅号是怎么来的哩?经过大致是这样滴。

把内务整理好后,来不及喘口气,黄硕便迫不及待的换了男装跟崔州平一道去察看各大小农庄。(这时,猪哥总算明白她为什么要学骑马了,原来是为了进出方便啊。  这丫头从来就没想过要安分的宅在内院当少奶奶。)

总的来说,小崔的工作还是相当出色的。才不到一年的工夫,他就偷偷摸摸的在益州各地买了不下五千亩良田和三千亩山地,并且还获得了大丰收,刚打下的稻米更堆成了一座座的小山。

于是,黄硕便喜滋滋的和小崔商量着给雷迅写信报喜,顺便提仪在益州和荆洲交界的地方买块地再建一个中转粮仓。然后在农闲时候,组织庄户们象老鼠搬家一样一点一点的把部分粮食挪到那个中转站去。

蜀地的交通实在是太不方便了。真要碰到需要大笔的调运粮草,肯定弄不过来。

因为宝宝又出新牙了,可能是不舒服吧。她这段时间老缠着黄硕抱,粘乎得很。 黄硕一时腾不出手来写信。没办法,这信只好由她口述,诸葛亮代笔。

当听到黄硕自比“老鼠搬家”时,小崔莞尔,猪哥则直接开了会儿小差。 等他回过神来,黄硕已经口述完毕,摇头晃脑的逗宝宝说:“落款,硕书。”

宝宝奶声奶气的跟着她学道:“鼠鼠鼠。”顿时唾沫星子横飞,口水呈瀑布状。

众人皆笑。

等黄硕和陈菁联手把“口水果”  (宝宝的外号)收拾好了之后,诸葛亮那边已经大功告成了。诸葛亮的人品才学那都是经得起考验滴,他写的东西绝对是信得过产品。  所以,黄硕看都没看一眼,就让人把信送走。

一个月后,雷迅回信了,代表董事会大力肯定了小崔的成绩,同意了建立中转站的提议,至于详细的方案则由他们自己定度。末了,信尾一本正经的写着:“‘硕鼠’是你们哪个的新代号?”

众人听得是一头雾水,莫名其妙。

突然,小崔同学拍着大腿领悟了过来,几欲笑掉大牙:“莫不是‘硕书’吧!孔明兄也有写错字的时候啊。”

看到老婆变成了快要烧开了的大水壶 ,诸葛亮尴尬的拿羽扇遮了半边脸,不知死活的自我解嘲:“‘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此雅号来自于《诗三百》,诗情画意滴,很不错呢。”

“诸、葛、亮。”大水壶里的水终于烧开了。黄硕气呼呼的亮出了爪子和牙齿。

小崔夫妇强忍着笑,连忙抱了宝宝很不讲义气的“落荒而逃”,去硒壁看黄夫人打麻将。

这边黄硕还没有着手修理老公,那边就传来了黄家两口一阵阵“哈哈哈”的大笑。

晕,这两口子的嘴巴也太快了点吧。黄硕恼羞成怒,气得花枝乱颤。

诸葛亮笑靥如花,电眼巴巴的跟她陪不是。

唉,某个意志不坚定的主儿再一次被美男,不,是被美大叔撂倒。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府里上下便全知道了黄家姑古奶奶的新雅号“硕鼠”。

晚饭的时候,黄夫人眉眼带笑,亲切的把“阿丑”换成了“鼠儿”。 老太太特意强调:“这名儿好啊,鼠儿最会积财了,很贴切呢。”

从此,“硕鼠”一名便根深蒂固的被安在了黄硕身上。

黄硕破罐子破摔,奉母命,正儿八经的当起了“积财”的硕鼠。和小崔一起组织部分空闲下来的精壮劳动力,在过年之前,把粮仓里三分之一的稻米打了包,准备等来年雨季过后便从水路将这些粮食分批运出益州。

至于中转粮仓的地方已经选好了,隐蔽得很。事关重大,陈管家已经亲自车了亲信去张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