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隐君家在越江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寒露初降诞丁隐顽童归家遇名师(第1页)

八个多月的时间里,丁铁山去铁匠铺的时间不断减少,刚开始还可以去,到后来甚至铺子直接宣布关一段时间。

看似是在家中照顾怀孕的妻子,但只有丁铁山自己知道,这段时间一直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住在家里照顾“林雪”,他在家里其实基本做不了啥事,只是做做样子给村民们看。

而这一切的努力,只是为了这个孩子能够在这里平安活着,并且万一有朝一日被人查出夫人曾经怀孕也绝不可能查到铁匠家里这个孩子身上。

农历九月份的一天,丁铁山家的孩子终于出生了,是个儿子!

孕妇生产那可谓是“阴阳一张纸,生死一呼间”,丁铁山那几天一直在家候着,一听见里屋叫他去叫接生婆,着急地便跑去带接生婆过来。

好在这几天丁铁山早已打了招呼,接生婆不久便至,孩子如愿顺利出生。

所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正是寒露初至之时,村民们都增添了衣物,丁铁山也是稍稍添了一点衣物便出门去。

先是到了自己的好友、邻居等人家中报告喜讯,这是北木村自古以来的习俗了,称为“报喜”。

又去了肆中买了一对红剪纸剪成的葫芦回去贴在了家门口,这也是村子里生子的习俗,生男子则贴一对红剪纸的葫芦,女子则贴一对梅花剪纸。

至此,黄泉村家家户户都知道了丁铁山这个黑鬼生了个白白净净的儿子!

家中,“林雪”抱着自己的孩子,清秀的脸上满是慈爱之色,但在这慈爱之中却隐藏着一抹心痛。

这孩子身长约一尺半左右,面色发红,皮肤水嫩,五官轮廓较普通孩子更为清晰,很明显可以看出母亲在受孕期间被照顾的甚是周到。

丁铁山站在一旁,问道:“夫人,不知这孩子可曾取好了名字?”

“林雪”仍是看着孩子,答道:“其父亦是姓丁,倒不必担心姓氏,单名一个隐字,若是来日要取字,便取正则即可。”

丁铁山暗暗记下,忙拱手道:“小人记下了,那小人先行告退。”

丁铁山走后,“林雪”便解衣给孩子喂奶,却是忍不住掉了眼泪,道:“红姨,也不知这孩子今后要吃怎样的苦。”

说罢,抽泣声愈发大了起来。

旁边的女仆道:“夫人爱子心切,这孩子虽是在这苦地方长大,却也是衣食无忧,免受战乱之苦,也能一辈子平平安安的,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夫人听此,淡淡一笑道:“正是为此,才将他送至此处,只是可怜这孩子,空有王侯命,不得王侯福。”

红姨也只是跟着叹气,不复多言。

十日后的夜晚,黄泉村的人们再次陷入沉睡,夫人在家抱着孩子,红姨和丁铁山守在一旁,似是在等待着什么。

半刻钟后,又是数月前的的老者前来家中,带着离去的林雪归来。徐瑶依依不舍将孩子递给林雪,嘱咐道:“今后你便是这孩子的母亲了,我也不求他能做什么大事,只要他能平安长大,也就了结了我与锋哥的心愿了。”

“若是他顽皮了些,看我面上,应打几下便骂几句,应骂一顿便说两句,若是品行有失,则棍棒不可少半分。只是有一点,万万不可让他知道他的身世!若彼来日确有王侯之命,再告之不迟。”

说罢,盯着孩子惨笑一声,随着老者离去。

可怜这孩子一生从未见过他母亲面具下那倾国的容颜。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几许银丝代黑发,多少楼台化尘沙。

不知不觉,丁隐已是八岁了,生的倒是眉清目秀的,瘦高身材,看起来有几分机灵可爱,虽是还小,却能看出日后即便不是美男子也能算得清秀,见到的村民无不称道。

夏日炎炎,地里的农民多数带着草帽,身着短布衫到农田中劳作,虽是劳累,却是喜悦更多,这一切当然是因为地中许多作物的成熟。

村子里这年纪的孩子,都喜欢在外面疯玩,而丁隐最喜欢的就是在田野上疯跑或是去果园里爬到树上摘果子吃。

当然,铁匠的家里是没有种果树的,所以吃的当然是别人家的,但这可不能叫偷吃,毕竟这凡事加个偷字,也就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