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免费 电视剧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部分(第1页)

劝导王氏不要给庶女找太好的亲事,免得将来压制嫡房,积怨己深。

康元儿气极,又说了几句话,不欢而散。

明兰看着外头树枝上颤颤悠悠的叶子,似乎渐有飘落,转头与如兰笑道:“天要冷了,父亲的膝盖受冷总要疼的,不若与父亲做对护膝吧,五姐姐,要不绒布你来揉?”

盛紘对自己女儿有几分斤两还是清楚的,不好作假,不过搭点手也能算一份,好叫盛紘稍微夸两句,如兰立刻欣欣然道:“好呀,我这儿刚好有几块好料子,待会你来选。”其实连揉搓的工作也是丫头做的,她索性出些材料。

按官爵守制,对于内宅的女人们役什么,不过是别听戏别大摆筵席就是了,反正还可以串门子走亲戚,做做针线,说说八卦,日子也就打发了。

可是男人们就难受了,那些京城权宦子弟们忍过了开头几个月,几户得势的人家渐渐暴露原型,有在家里聚众宴饮作乐的,有去红灯区哈皮的,还有偷着摸着纳小妾的。

新皇甫登基,众臣尚不知道皇帝的脾气,写起奏本来不免有些缩手缩脚,哪知盛紘单位里刚分配进来的一个愣头青,一本折子递上去,把京城中一干花花老少们的事情抖了一番,皇帝气的脸色铁青,当场在朝会上发了火。

好容易做上皇帝,为了给老爹守孝,他不敢睡嫔妃,不敢摆酒席,连宫中的女乐都散了,过的比和尚还清净,活的比矿泉水还纯洁,可下头那群吃着皇俸的爵权子弟居然敢百姓放火?!当他这州官是死人哪!

皇帝出手很快,先是大大嘉奖了那个愣头青御史一番,夸他‘刚直忠孝,,非‘趋势逢迎,之辈,然后立刻升官赐赏,接着霞,勒令顺天府尹加大打击力度,言官广开监察职能,五成兵马司准备好随时逮人。

有了榜样,都察院立刻忙起来了,盛紘己有些根基,自然不愿得罪太多权贵,只挑了些清淡的写写,可那些等着毛头的小言官却两肋生胆,几乎把全京城的生猛海鲜弹劾了个遍。古代对男子的品德要求很简答,百善孝为首,新皇打着‘为先帝尽孝,的名头,谁也无话可说,尤其是清流言官本就看权爵之家不顺眼。

短短半个月,皇帝一口气责罚了十几家爵禄,罚俸降职斥责等轻重不等。

有十几个特别显眼的皇亲国戚,不服管制,当街辱骂前来巡视的官员,皇帝立刻发了禁卫军,把他们捉进宫里打了一顿板子,伤好后拖进国子监宿舍里关起来,请了几个嫉恶如仇的鸿学博士开了个培训班,集中学习礼义廉耻忠孝节义。〃

皇帝亲派两位大学士定期考察,随机点背,背不出书的就不许回家,藐视师长的再打板子,丫丫个呸的,还打不服你小样的!

那些纨绔子弟平日里斗鸡走狗,欺男霸女,何其繁忙,哪有时间学习文化知识,押期一再延长,天气渐冷,他们还在里头苦哈哈的吃青菜馒头,几个特别无无天的被打的鼻青脸肿,其中最哭爹喊娘的就是庆宁大长公主的宝贝儿子,她一头哭到宫里去求情,谁知还投见两宫皇太后的面,就被拦在外头。

一位内侍冷冰冰的读旨:“君父驾崩,举国哀恸,尔皇胄血脉,深受皇恩,岂容放浪忤逆,如此不忠不孝之辈,留之无益。”

庆宁公主听后,惊骇万分,仁宗皇帝素来宽仁厚慈,对一干内外皇孙俱多加偏袒,于京城沾亲带故的权贵也很少责罚,公主这时才意识到,皇帝换人了;至此,再无人敢进宫求情,等到这帮纨绔出了培训班后,还得去宫里谢恩,纷纷表示自己的文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以后帮着家里写些对联请柬都不是问题了,有几个在劳改期间心灵受创,还能有感而发的做两句歪诗,平仄倒也对仗工整。

这样一打击下来,朝廷内外就心里有数了,新皇帝英不英明另说,但绝对不好惹,不像以前的老皇帝那么容易左右了。

“皇上这是在立威呢。”盛紘站在案前,身着一袭圆领青袍便服,提笔写完一幅字,然后捋着颌下长须,“也对,先震住了京里再说旁的。”

站在一旁的长柏沉吟片刻,轻道:“皇上己登基,难道还有不服?”

盛紘换过一管朱紫小毫,在字副角落题小字:“自然有,荆王乃先帝第五子,若论齿序,应是他即位;可先帝不喜他性情暴虐,早早封了藩地,逐其离京;‘申辰之乱,后,先帝抢着立了当今圣上之母为后,论嫡习溃,方立了这储君,荆王如何服气?”

长柏微微点头,多有明了:“如今君臣名分己定,大义在皇上这边,只望皇上宽宏大度,莫要计较荆王;太平不易呀。”

盛紘停笔,似乎对自己这幅字颇感满意,遂搁下笔,取私章加印,对儿子道:“皇家的事儿,不是咱们可以掺和的;还是多想想自家吧。”朱红小印盖上后,盛紘又道:“老太太信中说,大老太太怕是就在这段日子了,那时梧哥儿要丁忧一年,可惜了,他那把总的位置还投坐满一年呢。”

长柏低声道:“堂兄的事好办,他的差事当的极好,与上司同僚都十分相得,等九个月后咱们帮着疏通起复就是了,不过……昨日姨母又来了。”

盛紘举起字幅,就光而看,闻言眉头一皱:“你姨父的事,不是我们不肯出力,只是他恃才傲物,妄言内阁是非,偏还胆大包天,蚊子腿上都敢刮。”

长柏也不喜欢康姨父,不过到底是亲戚,姨母屡次求上门来,总不好一点不管,便道:“不如我们帮着些表兄,我瞧着他还稳重堪用。”

盛紘放下字幅,来回走了几步,抬头道:“这倒可以。”

第70回

秋末冬初,北风乍起,因国丧期间,墨兰的及笄礼便十分简单,王氏只请了几位素来交好的官家夫人,做了一身新衣袄,再摆了两三桌意思一下,林姨娘觉得自己女儿委屈,可她也知道最近严打风声很紧,连权宦贵胄都挨了整,何况盛家,哪敢大肆铺张。

为此,林姨娘凄凄切切的在盛紘面前哭了半夜,一边表示理解一边表示委屈,盛紘一心软,便提了三百两银子给墨兰置办了一副赤金头面,从盛紘出手的大方程度来看,当晚林姨娘的服务项目应该不只是哭。

京城不比登州和泉州,一入冬就干冷刺骨,府里的丫鬟婆子陆续换上臃肿的冬衣,隔着白茫茫的空气看过去都是一团团的人,这种寒冷的天气明兰最是不喜欢出门的,捧着个暖暖的手炉窝在炕上发呆多舒服,不过事与愿违。

老太太来信了,说大老太太就这几日了,墨兰眼瞅着要议亲,不便参加白事,怕冲着了,如兰‘很不巧’的染了风寒,长枫要备考,海氏要照看全哥儿,盛紘举着巴掌数了一遍,于是叫明兰打点行李,和长栋先回去。

看着站在跟前的幼子幼女,盛紘忽感一阵内疚,想起自己和盛维几十年兄弟情义,人家每年往自己这儿一车车的拉银子送年货,如今人家要死妈了,自己却只派了最小的儿女去,未免……

“这般……似有不妥,还是为父的亲去一趟罢。”盛紘犹豫道。

“父亲所虑的,儿子都知道。”长柏站起来,对着父亲躬身道:“此事现还不定,且此刻新皇才登基,正是都察院大有作为之时,父亲也不宜告假,让六妹妹和四弟先过去尽尽孝心,待……儿子再去告假奔丧也不迟。”

盛紘轻轻叹气,他也知道长柏作为一个清闲的翰林院典籍偶尔告假无妨,可自己这个正四品左佥都御史却不好为了伯母病丧而告假,未免被人诟病托大。

长柏看着父亲脸色,知道他的脾气,再道:“父亲不必过歉,二堂兄已告假回乡,若大老太太真……他便要丁忧,到时父亲再多助力一二便是。”

说到这里,盛紘皱起眉头才松开,转头朝着明兰和长栋道:“你们何时启程?”

明兰站起来,恭敬道:“回父亲,长梧哥哥已雇好了车船,五日后会来接女儿和四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