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富贵所有门店地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部分(第1页)

结果被撵回来,要不然,现在也吃上国家粮喽。”田二爷捋着胡子,忽然感觉手上湿漉漉的,不由骂了一声:“小兔崽子使坏,竟然偷摸拉拉尿!”

“没事,童子尿还去火呢。”娃子们大笑,这是他们商量出的一个秘密武器,专门对付那些没事喜欢揪童子鸡的大人。

那时候,户口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农业户口,另一种是非农业户口。农业户口多是农民,在生产队干活,到秋后分口粮;非农业户就厉害了,拿着粮本或者副食本,按月到粮库或者粮店、商店去买粮,每个月多少还有点白面豆油啥的,所以老百姓都管这个叫吃“国家粮”,也就是供应粮。

而把农业户口转成非农业户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农转非”,则是当时大多数农民的梦想。因为在招工、参军等一系列事情上,都有待遇,也难怪田二爷在这事上后悔。

听二爷爷这么一说,田大康转转眼珠,心里有了算计:屯里大多数人家都姓田,而二爷爷年纪又最大,身份相当于田氏家族的族长,他老人家要是嗷唠一嗓子,谁敢不听啊。

于是连忙上去打进步:“二爷爷,俺们是想念书,可是家里大人都不同意咋办啊?俺们还想着吃上国家粮之后,天天孝敬您白面大馒头呢。”

田二爷闻听,俩眼睛一瞪:“谁敢不同意——谁要是敢不叫娃子念书,我用鞋底子抽他!”

娃子们大乐,这下有主心骨了,于是把田二爷围在当中,叫得比自个家爷爷还亲。

“二爷爷,那你就跟俺们找队长叔吧,你们俩要拍板,肯定没人敢再吱声。”田大康趁热打铁,拉着田二爷就走,一帮娃子簇拥着,浩浩荡荡直奔生产队。

听到外面闹闹哄哄,老支书也赶忙从屋里出来,先跟田二爷打个招呼,然后朝小娃子们一瞪眼:“想造反咋的!”

娃子们立刻都蔫了,畏畏缩缩全都用眼睛瞄着田大康。这种时刻,田大康当然不能怯阵,仗着弄菜籽有功,热乎劲还没过呢,连忙贴乎到老支书身边:“队长叔,俺们这些娃子想念书上学,二爷爷就领着找你来商量了。”

老支书不由一愣,紧着吧嗒几下小烟袋:“学校都停了好几年,娃儿们天天放羊,赶明个不全是睁眼瞎啊。富贵啊,你小子越来越有正事啦!”

“当干部的思想觉悟就是高,他们各家都吵吵读书没用呢。”田大康连忙送出一顶高帽,老支书和田二爷都支持,看来这事有希望,毕竟是官方和民间的领军人物啊,在屯子里面一呼百应。

“上学是挺好,就是没地方找老师啊?”老支书很快就现问题所在。

“请吴先生啊,人家连大学生都能教。”田大康连忙又搬出吴清源。

老支书琢磨了一会,最后使劲一磕烟袋锅:“成,就这么办,俺去各家各户说说,记住,这事千万不能张扬,要是叫公社和县里知道,咱们请反革命来当先生,全都得完蛋!”

“是!”娃子们异口同声,他们或许不知道,老支书下了这个决心,是需要多大的勇气。

“吴先生,俺们拜师来了。”几分钟之后,娃子们就呼啦啦冲进田大康家院里,等吴先生出了屋,猛听一声吆喝:“给先生磕头——”

娃子们呼啦跪倒一大片,当院都满了。黑妞也从狗窝里面钻出来,挨个舔他们脸蛋子。就连球球也从屋里跑出来,挨个用小巴掌打招呼。可是娃子们一个个都十分严肃,没人搭理它。

“你们这是——快都起来!”吴清源也激动了,作为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对这一套还是很看重的。

娃子们都规规矩矩磕了仨头,然后这才站起来,一个个脸上都美滋滋的,感觉好像经历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从今以后,他们就是有组织的人啦。

“富贵哥,磕完头给不给压岁钱啊?”一个光屁股的娃子在田大康耳朵边磨叽。

“你掉钱眼里了,先听先生训话。”田大康在他脸蛋子上拧了一把。

吴清源的目光逐一从这些娃子身上扫过,有梳着木梳背的,也有打着歪桃的(都是头型);脸上也有抹着泥道子的,还有大鼻涕快过河的,更有光溜溜跟黑泥鳅的——

这注定是他最不成体统的一批弟子,也一定是叫他最激动和欣慰的一批。在人生走入最低谷的时候,在亲戚朋友学生都跟他划清界限的时候,却还有一批刚刚懂事的娃子信赖他,亲近他,这怎能不叫激动?

在这一刻,娃子们都现,先生的嘴唇颤抖,两眼使劲眨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半晌,吴清源低沉的声音响起来:“以后你们都是我吴清源的好弟子,先生现在很穷,不能给你们金钱,但是可以将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交给你们——”

最后一句话,吴清源几乎是吼出来的。娃子们不管听没听懂,但是都感觉热血嗖得一下子涌到脑瓜顶。这一瞬间,先生那通红的眼圈,刀削般的脸庞,自心底的呐喊,成了他们记忆中的永恒。

(早晨起来一瞧断网,只能跑到网吧更新,连着三章,呵呵,这是第一更,还好有几章存稿)

………【第十七章 白手起家】………

先生和学生都有了,但是剩下的却是啥也没有,书本纸笔,桌椅板凳,黑板粉笔,甚至连教室都没着落,白手起家,好像就给他们预备的。

老支书做通了各家各户的思想工作之后,在生产队的西厢房腾出两间屋,当做教室。吴清源领着娃子们把教室清理干净,空空落落的,除了人之外,啥也没有,也不由犯了难。

田大康转转眼珠,想起来在别处看过,用土坯搭课桌的,外面抹上黄泥,也能对付用,于是就把这个想法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