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称心如意七字码打一数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部分(第1页)

好在之幽总归是之幽,荣辱不惊是他的优点。

他微微笑道:“……周大人,就算不是公孙家的人,我也还是镇国公府的人……自然还没有到要劳烦周大人照顾之幽一辈子的地步……”

周柏轩听完这句话,倒抽了一口凉气,这……算是拒绝么?

大厅里的气氛整个冷却了下来,原来说的是关于公孙家谁来做大当家,如今却矛头一转,变成了之幽该由谁来养了?

北谛君见势,该是自己出马的时候了,于是清了嗓子道:

“……当年你们公孙家的大老爷,只是将之幽公子托付我照顾而已,公孙之幽不过是名分上的镇国公府的夫人,大老爷五年前曾经嘱咐过本君,待他仙逝后,之幽公子依旧是公孙府的主子,且待他行使大当家一职,旁人不得异议。如今大当家已经走在了前面,公孙之幽也自然不再是我镇国公府的人了,去留,全由之幽自己做主!”

听完北谛君的话,众人议论纷纷。

有妾室不服,出来质问北谛君:“口口声声说的有名无实,说什么大老爷当年只是请镇国公您照顾之幽,敢问大人,公孙府自己就没有能力照顾之幽么?为什么要把之幽送到京城?”

北谛君原本不想提起当年的些许事情,可话到此,若不说清楚,怕会让之幽一辈子也都要被人误解了。

他沉吟片刻道:“……当年公孙世家的大当家,为了能在江南开枝散叶,庞大家业,拿之幽公子换了朝廷的特许,不然你们以为,这五年来,你们公孙家能够广开漕运,大卖盐米,是谁的功劳?没有之幽,你们也不过是守着祖产靠着前朝【公孙世家】一块匾额的一干江南书生,哪里能有如今连官府都要礼让你们公孙家三分的地位?”

这话让刚刚议论的声音嘎然而止,北谛君又朝前一步,站在中央,从怀里掏出一个羊皮筒子,打开后取出一席锦袋,而那袋里,又藏了一卷白纸。

他抖开文书,白纸黑字,外加鲜红的指印,递到公孙家的长辈面前。

那文书,却是大家争论不休的大老爷的遗嘱!

而这遗嘱,竟然早在五年前,就写的工工整整,一笔不差的存放在了镇国公的身上!?

遗嘱里清清楚楚的写明了,公孙之幽是公孙家后代的恩人,为公孙家的壮大牺牲了自己的名节,成为整个家族以示效忠朝廷的政治筹码。朝廷需要公孙家在江南的势力支持,公孙家也需要朝廷的一臂之力。

自大老爷仙逝后,公孙之幽与朝廷的关系即可断绝,是留是走,全凭他自己。若他回公孙家,大当家一位留给之幽,任何人不得有异议。

没有之幽,也就没有如今显赫的公孙世家。

几位本来就站在之幽一边的长辈自然是没有话说,鉴定了那就是大老爷的笔迹,现在有了遗嘱,其他人也就全部没有话可说了。

北谛君笑着对之幽道:“……你已经不再是我镇国公府的人了,是愿意留在公孙府,恢复你世子的名号,还是回京城,都看你一句话。若你留下来,本君依然会按照当年的规格视你公孙家为江南最得力的臂膀,当年朝廷如何礼遇你们,本君不仅继续支持,还会加倍奉送,之幽你在我府邸多年,管理家业得当,我自然要感谢你的不辞辛劳。”

那后半句是说给其他不服的人听的,意思是,如果之幽公子不再是大当家,那么他北谛君就有可能会收回所有的好处,一半是威胁,一半是警钟,站在哪一边,不言而喻。

此时气场完全一边倒的倾向于公孙之幽,全部的人静默成了一片,都等之幽一句话,连身边的周柏轩都压着一口气。

他的额头紧张着渗出了细汗,从内心讲,周柏轩并不希望之幽留下来,如果他留在江南,如今永南王的势力还没有安分,周柏轩势必要先回京城处理,这一别,也不知道何年哪月才能再见之幽,他现在满脑子都想要他,一刻也不愿意等,不愿意离开他。

他情愿之幽说跟北谛君回京城,然后,他在正式的问镇国公要人。

可天不遂人愿,事事自然无法跟心里想的那样称心如意。

之幽慢慢的从周柏轩的手中抽出身来,对北谛君一揖道:

——

“之幽生在江南,长在江南,百年后,也会魂归江南,自然,要落叶归根……”

之幽的意思,已经明了了。

他选择了留在了公孙府,从此与京城,一刀两断了。

周柏轩的心脏瞬间被揉搓成一团,沉重的几乎要窒息。

陶艳看在眼里,多少有些体会。

一个在江南永远也不回去了,一个眼睁睁的看着对方留在原地却无能为力。看别人,看得清楚,一瞬间,陶艳有点明白了北谛君的心情。

周柏轩立在案几边上,一手撑住椅子,不让自己倒下去,表情变得极为荒凉,说不出来的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