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一品富贵门怎么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部分(第1页)

教人。

有李、俺、艾、高、穆、张、石、白七十姓,信仰《旧约》,以摩西十诫为道德准则,婴儿实行割礼,有安息日,还在京城建有清真寺教堂,除了每天三次在家礼拜,每到安息日停下一切工作,斋戒,到教堂祈祷。不与外族通婚,但因为同样是黑眼睛黑头发,这一条很难执行,已有少数犹太人与汉人通婚,现在区别还十分明显,但宋九知道往后去,开封一带虽有许多犹太人,除了生活习惯与汉人不同,外貌上与汉人区别不大了。

三个挑筋教人求见,朱三没有奇怪,开封现在虽远不及长安,终是大国的首都,不仅有挑筋教人,还能偶尔看到纯种黑人,蓝眼睛金发的白种人,挑筋教人长相算是正常的了。

宋九听到后,来到客厅。看到的是卷头发鹰勾鼻子颧骨很高的三个老者,戴着蓝色小帽子,前世也看到过这个小帽子,不过那是白色的。正中一个老者问道:“你就是宋九郎?”

“正是。”

“在下姓白。”

“白长老好。”

“谢,九郎好,老朽能否问九郎一个问题,你曾经有一个挑筋教的先生?”这个白姓老者大约在中原时间呆得很长,说话几与宋人并无二样。但宋九心中哀号,无数次事实证明做人最好不要说谎,说一个谎就需要无数个谎话来圆,说得越多破绽越多。还是答道:“是有这么一回事。”

“他的名字可否叫爱默丝?”

宋九晕,什么爱默丝。但猜出三个老者来意,不管怎么说他们是外国人,虽然许多人善长经商,小日子过得不错,终会产生低人一等的感觉,有的人逐渐信孔夫子与儒教。

自己在推广阿拉伯数字,数学与物格,大约这些人听到后,感到是一次大好机会,于是登门拜访。难道真有一个叫爱默丝又博学多才的人来到过京城,然后离开?

但自己知道什么爱默丝,并且他也确信在数理化上,这个爱默丝也远非自己对手。脸色依然很平和地说道:“白长老,不是,这个先生名叫爱因斯坦,他祖父叫牛顿。”

白长老眼中迷茫:“爱因斯坦?这象是挑筋教人的名字,不过我们挑筋人最是团结,他不远万里来到京城,为何不与我们见面?”

慢慢猜去吧。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六十二章 我的地盘(第三更)

宋朝有许多重要的节日,最大节日是元宵节,然后是寒食清明,其次才是除夕元旦,冬至,端午,重阳,中秋在重要节日中要位于末位。只有一个地方最热闹,杭州,能观钱塘潮,苏东坡做杭州通判时便写下一首诗,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忘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后来许多苏粉们替大苏辨,不当因这首诗掀起乌台诗案。但这首诗本身确实有问题,前面虽让吴儿重视生命,不要再弄潮了,但一个民族若没有了血性,连独木桥都不敢过,等着外族人来宰吧。后面更不对,人就要敢于战胜天,战胜海,将沧海变成桑田。这是北宋历史上最壮观的一幕,因为产量低,人口多,于是与山争田,与湖争田,与海争田,甚至一千年后百姓仍享受到宋朝的遗泽,包括两浙田,江东圩,各种梯田堰田。

中秋节在京城就那么一回事,默默过了。

重阳节却十分热闹,还保留着一些拜奠祖先的传统,但这个传统在改变,变成了一个旅游节日,京城只要没事做的人,都出城登高,去仓王庙、四里桥、砚台、毛骆岗、独乐岗等处宴聚。

大姐偏要挑这个节日拜祭父母,宋九也无奈。

重阳节人们要佩菊花,一人一朵,不过今年有闰三月,到了重阳节有些冷,菊花多开始枯萎,还有正绽放的菊花,宋九给学生们一人发了一朵,宣布第二天放假。

重阳节连官员都要放假的,两个博士无话可说。

宋九带着几个画家将第九幅第十幅画贴到御街。实际二十幅画全部画好了。但四个画家任务没有结束,必须每张画要画四五幅存稿。放在御街上,人多,不会有人撕,但风吹日晒的,时间必不能久。每隔一段时间必须更换。

四个画家还得要忙两个月才能正式结束。

花了宋九不少钱。

想得到必须付出,没办法。

两幅新画子出来,立即有人过去看。

又是古怪的建筑物,但不象前几幅画规模那么大,第一幅画就是挨在小虹桥边的建筑,一高一矮两个奇怪的楼房,绿颜色,边上有小图,矮房子是三层楼,十分宽敞,第一层楼是餐厅,第二层楼是艺妓表演歌舞所在,第三层楼是活动场所,有许多桌椅,又看到那种古怪的台球,另外就是那两种从未看到过的牌。四层高建筑是卧室,但让人奇怪的是外面没有墙壁,只有一个布帘子。一拉外面景色全部涌到眼际,一合外面看不到里面,可以在里面安心睡觉。

第六幅画同样古怪,一个五彩六色的大楼,正中央舞台有人在表演,四周是四层上下廊道,廊道上有座位,有包厢,装饰精美,坐着许多观众。但从这栋楼房起,河洲渐渐开阔,因此后面还有一些环境幽雅的房屋坐落在南汴水北河畔。

看了大半天,有人终于说道:“好大块琉璃。”

也就是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