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相忘于江湖歌词陈楚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部分(第1页)

这首词就是写给亡妻的。读到这里,我目光久久停留。

我们一辈子真能只爱一个人吗?或许是在爱着一类人!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想起一句诗“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恨月常圆”,喜欢看月的人都有一段伤心的往事。冷冷的月色下,你不知道身在何处,也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往何处?

嘉敏醒过来,抬头看到了那个飘逸俊美的末世君王,一个人倚着熏笼流泪。她知道,他又想起了姐姐。其实,你知道这个人视富贵荣华皆如烟云。是我陪你在这个孤单的人世上。

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金窗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他喜欢人多,喜欢热闹,喜欢那一瞬间的快乐。嘉敏知道,其实他是害怕寂寞。这个世上那么多人爱他,保护他,为他生为他死。可是这仍然是不够的。他多想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永远要求那么多。可是哪有永恒的快乐?

每次宴饮过后,他都那样失落。一个人在空旷的宫殿里徘徊,沉吟,伫立。

她唤他:“重光。”

他回过头,寂寞地笑笑。醉酒的笑容是那么的凄艳惊心。她过来拥着他,睡觉吧,睡觉吧。醒了就好了。他闭上眼,这时又听见月光里传来一阵苍凉的笛声。

是谁?他问。然后又沉沉地睡去。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鞠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时光易逝,我们无法把握,一下子朱颜老去,已是暮年。虽然重阳时节很是美好,他的悲伤也许并不只是国家危亡,爱人早逝,还有更多。他敏感的内心里,知道,这一生本来就是一场悲剧,你无论怎么去挣扎,也是没用的。

他就是这样,内心的悲伤化为文字,一个字一个字压在心头。变得越来越重。细雨黄昏,你久久地出神。我呼唤你,你都听不到。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不如醉(3)

下雨了,小雨,李煜望着亭外,落花遍地狼藉,春天已逝,还有什么事留得住的?还有什么?他问自己,蹙着眉头 。缭绕的香烟弥散,可是心中悲伤的情绪却越压越紧。

你还好吗?他呓语。

或许,他又想娥皇了。

嘉敏怜惜地看着这个永远也长不大的醇美的男人。他总是很容易哀伤,常常莫名其妙地忽然就不说话了。清澈的眼神也随之一暗,然后里面就弥漫了一层浓浓的雾,好像一个迷路的孩子。她在宫中几年了,越来越爱他,他永远都像一个小孩子。

总算到了能嫁给他的年纪。“重光!”她轻轻地叫着他的名字:“无论以后的时光怎么样,我陪你一起走到尽头!”

他流了泪。在她春天般温馨的怀里沉沉地睡着了。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同醉与闲平,诗随羯鼓成。

开宝元年(968年),十一月初五,吉日,吉时。33岁的李煜用全副仪仗迎娶他的继后周嘉敏,和她姐姐出嫁时一样的年纪,19岁。锣鼓喧天,宝马香车,连绵数里。婚礼极尽奢侈,金陵城里张灯结彩,一片欢乐景象。

李煜作何感想,只有他的诗词可以流露出迷醉的神气,嘉敏年华正好,如一朵怒放的花儿,如今花期圆满,被他好好地折取,“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这也是她期待已久的结果,多年的等待,到了今日,她忽然有一种扬眉吐气的畅快。李煜苦涩的心里也终于涌上了甜蜜的幸福。他大宴群臣,花天酒地。其实当时的国事堪忧,宋军屯兵国门,虎视眈眈,国内天下大旱,李煜还是这样靡费国帑;韩熙载等人早有不满,写诗讽刺李煜。李煜装聋作哑,不听劝说也不斥责他们。

他逃避这一切闹心的事情,沉湎在自己为自己营造的花天酒地之中。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珊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两个人面对着面,是幸福,还是一丝苦涩。温柔乡里,红烛灯下,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伤感。她矜持地站在他的面前,泪水忽然湿了眼眶。

这一路,我们走得多么难,多么苦。受了多少非议,遭了多少责难。总算是熬了过来。

李煜抓住她的手,眼眶也湿湿的:“然而今日,一切都不同了。今后,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和她长相守了。我们都对得起娥皇的?是不是?”

嘉敏点点头,泪珠滚滚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