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每天都在死对头怀里醒来全文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章 沙凌发微博(第1页)

谭琴也没想过那被误伤的人还会来持刀报复,而且明显是冲着杜子娥来的。按理说,那人就算要报复也该冲着谭琴才是,误伤他的人是谭琴,和杜子娥又没有什么关系。

“谁会知道人渣的内心世界都是什么样的残渣。”已经约会归来的沙小貂撇撇嘴。

社夕七就坐在沙小貂边上,捏着沙小貂的手把玩。

此时没有关注网络的人并不知道,就在他们一起开开心心吃晚餐聊着天的时候,贝诗媞唱的那首歌被人引流了出去。

微博上陆续有人转发了这首歌的链接,而一些视频号上甚至有人盗取了整个音乐和mV作为别人的作品发了出去,有的人甚至动手脚抹去了视频中作曲作词、演唱人的名字标识。

与这首歌产生共鸣的声音同反对的声音一样在增多,渐渐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这与一开始一面倒的反对截然不同。

就像谭琴所想的那样,在这个国家,岌岌可危的家庭关系才是常态。

夫妻不和的为多数,家长专制的为多数,孩子叛逆的也为多数。

而网络,又似乎是一个可以畅所欲言之处,子女对父母的不满在现实中难以表达,便朝向了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倾诉。

在父亲节这个本应称颂父亲的日子却发了这首歌,挨骂是理所当然的,而只要过了那个特殊的日子,再来听这首歌,就会削弱听者对父亲的偏袒。

如此一来,事态会逐渐展开反差。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一向属于敏感性的话题之一,很容易引起人们的不同意见、争辩对抗甚至是骂战。

而这首歌处于这个话题的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流量只会越来越高,争端只会愈演愈烈。

一直关注着女儿动向的貂颖儿打来了电话。

刚刚送走社夕七的沙小貂蹦蹦跳跳地接起:“喂!我的大宝贝儿!”

突如其来跳脱的大嗓门儿令其他女孩齐齐吓了一跳。

沙小貂闪身躲去了小阳台,听着貂颖儿在电话那头直奔主题。

简明扼要说明了网络现况后,貂颖儿提出建议:“爸爸是贝贝的心理医生,由权威心理学家发声再合适不过,这件事你们尽快商量好。是否发声,具体发声到什么程度,对贝贝家庭的事情要曝光到什么程度,都需要由贝贝自己决定。你先问一下贝贝的想法,有什么决定再直接联系你爸。如果可以的话最好由贝贝拟个发声稿,再由你爸修改后发出去,我认为这是对贝贝最有利的方式。沙凌发声后贝贝可以在翌日发声,让沙凌打这个头阵,而你们其他人不要说太多,负责转发说句支持朋友的话就好了。”

沙小貂挂了电话后,立刻要向朋友们传达,却没想到一向晚睡的贝诗媞竟已经躺在床上呼呼大睡了。

“她什么时候上床的?”沙小貂悄声问刘皙。

刘皙看了看上铺:“才上去没几分钟,应该还没睡吧?”

可她们安静下来仔细一听,就听见贝诗媞细微的小呼噜声,这呼噜声竟还十分可爱好听,一点都不折损贝诗媞的美女气质。

沙小貂无语,只好给貂颖儿发去消息:【当事人已经入睡,有什么请明天再说】

【6。27周六】

周末,一向是流量的高峰期。

而在更多人听见贝诗媞的歌并加入谩骂的时候,华国着名心理学家沙凌突然发了一条长微博并@贝乐木。

【这是我的病人,也是我的朋友。

在接触了她的母亲之后,我能更深切地体会她的孤苦无助。至于她的父亲,我还暂不了解。

其实我见过太多各式各样游移在家庭边缘徘徊的孩子,对于他们而言,那由父母撑开的家,更像是一张淬着毒液的蜘蛛网。

我们从未怀疑过“父母都爱孩子”的真实性,的确,我也是一位父亲,我很爱我的孩子。

但或许我和别人又有不同,我不仅爱我的孩子,我也爱其他的孩子,或者说我爱这个世界,所以我想尽可能地帮助到每一个人——这是我,与其他人不同,我不会独独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世界上的人们各有不同,性格不同、立场不同、想法不同。而据我所知,有的父母爱孩子,仅是因为血缘,又或者是种寄托。所谓寄托,就是父母把未来托付到子女身上,或是把想法施加于子女。

要知道,爱并不纯粹。

所有的感情都不会是纯粹的,人的感情本就是错综复杂,带有功利和目的性。我也不会无缘无故去爱这个世界,所谓的大爱,只因我能从中得到我想要的成就感、价值感和幸福感。

既然没有纯粹的感情,自然也不会有绝对的事情,所有绝对性很强的所谓“真理”,又何尝不是谬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