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人间香火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部分(第1页)

已想好,叫龙吟柱,孤冰,不用担忧有评断孤家之嫌,说说你的看法。”

李孤冰道,“大…,呃,大将军随身佩剑乃是龙吟宝剑,龙吟柱恰如其分。”

郗道遇闻言笑道,“不错不错,孤家就是想到了此处,至于倾城,孤家日思夜想,都不如意,叫倾城柱太过普通。孤冰,你有什么好建议,快说说!”

李孤冰闻言差点吐出“凤皇”二字,不过转念一想,若被问起缘由,实在是一件麻烦事——说谎是欺君,说实话还是欺君。但“凤皇”二字在脑中盘旋不去,李孤冰纠结之余,灵机一动,回道,“微臣愚钝,想不到什么更好的爵名。但微臣喜好阅览史书,微臣相信读书会让圣上忽生灵感。”

郗道遇闻言拍手笑道,“孤冰此言有理,龙吟即是书中语,‘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孤家竟然绞尽脑汁凭空思想,真是愚不可及!”

李孤冰闻言竟忍不住一笑。

郗道遇稍稍一愣,忽地也大笑起来,罢了又道,“孤冰,只有你敢在孤家面前如此落落大方,看来孤家还须唤得更亲近一些才好,你是孤家赐封的‘龙庭气节’四人之中最年幼者,孤家自即刻起唤你小郎,不得推辞。”

李孤冰果然不推辞,并笑道,“微臣居小,幸得圣上垂怜。”

小郎爱称,由此传出。

君臣二人欢笑一阵,郗道遇又道,“惜卿倾城统率之兵马号曰龙虎,惜卿倒是般配龙吟之号,倾城绝色佳人,与虎何干?哈哈哈。”

李孤冰不敢提示太多,生怕露馅,郗道遇一时还想不出来,时间不早,便让李孤冰回府。

追忆浑似梦,落雪月光愁。风度龙吟曲,剑舞凤皇秋。

李孤冰回到府中,进入后院,对月舞剑,思绪纷飞。自从赵询以“幻踪”二字点悟,李孤冰突破不少,剑法与日精进。

一舞既毕,李孤冰收剑望月,伫立良久。

李孤冰并不急于将剑法关窍悉数冲破,而是顺其自然。

数月后,郗道遇召见李孤冰,询问李孤冰偏爱哪朝历史。李孤冰便说是三国两晋乱世之史。

郗道遇闻言一笑,道,“何也?”

李孤冰答道,“乱史更能使人知兴替。”

“小郎此言甚是。”郗道遇赞赏一句,即又半认真半开玩笑道,“孤家一日想不出来,就一日不将文君召回,小郎,你可要为孤家好好思索了。”

李孤冰应下。

又半年后,郗道遇又召李孤冰询问,李孤冰始知郗道遇虽贵为皇上,却是痴人,不得已明示道,“倾城绝色,又为名将,古往今来之人不少,圣上何不以此着手?”

郗道遇闻言沉思良久,猛然抬头道,“乱世佳人,两晋南北朝居多,哈,小郎啊小郎,你早该有这番提示了!”

李孤冰闻言暗喜,告退回府。

时间过了又将近一年,郗道遇始终找不到满意的爵名,彻夜翻看两晋南北朝历史,脑中想象着赵询白衣白马,可文可武,最后困极倦极,恍惚入梦,书房中突然飞来一只凤凰,郗道遇一时惊醒,想着梦中奇遇,大笑数声,始有“凤皇柱”称号。

郗道遇拂晓上朝颁旨,又专令李孤冰前去边关传旨,召回柳籍赵询受赏,另派钦差到岭南召回治水、剿匪有功的王文君。

(本章完)

正文 卿才如此,奈何破落

本卷讲述龙庭气节,护国双柱的故事,敬请各位读者阅览!

。。。

。。。

自郗道遇跟李孤冰说要召回柳籍赵询至此,时间恍惚已过去两年,若再把时间向旧推回三年,自柳籍赵询拜将之日算起,王文君离开朝廷返回岭南治郡已有五年。

至于王文君缘何身在岭南,又如何与治水剿匪牵连,此话还须慢慢道来。

郗道遇拜将之后,又封柳籍赵询王文君李孤冰四人为“龙庭气节”,并询问王文君意向。

王文君心系嫂子,第一件事自然是想送嫂子回乡入土为安,何况他出身岭南,考取功名只为有朝一日改变岭南窘困现状,现在蒙圣上隆恩,于是申请回乡,恰好此时岭南桂林郡郡守一职空缺,郗道遇顺势推舟道,“状元拜封大将,榜眼自也非等闲。孤家破例擢升你为桂林郡守,即刻挂印上任!”

王文君闻言心中泛酸,但还是恭恭谨谨,叩首谢恩,领了官服,拿了郡守之印,便返回城西王家。

王家人听说郗道遇破例特授王文君郡守之职,皆大欢喜,盛赞王文君才高八斗,连圣上都破例取士云云,王文君心中不舒服,应酬之时,脸色自然有些异样,王家人战战兢兢,都仔细看着王文君脸色说话。

王文君见此情状,心中过意不去,自小以来,他都深受嫂子教诲,对于有恩于己之人必当涌泉相报,王家人能接纳他他已感激不尽,何况之后王家人态度大转,对他照顾有加,令他更思报恩,即使他知道王家人并非是出于真心待他好的,不过因为这点,王文君对王家人也颇有介怀,然凡恩既实,必当思报。

王文君借醉宽慰道,“文君素不胜酒,醉后不知所言所行,万望族公族婆海涵,族公族婆接纳礼遇之恩,文君他日奋发有为,必当涌泉相报。”

王家老爷听到此话,心中石头放下,朗然笑道,“我们本是一家,说什么回报不回报的,文君,王家有你这位得意后生,族公很高兴。”

王文君不想多待,又道,“文君醉意已盛,想回房休息,不知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