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房车环游记动画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2章 逛完木姐逛姐告(第1页)

虎永刚和宁静,忙快走几步,跟着大家一起走进了金鹿寺。

只见寺内庭院宽广、庙宇雄伟壮观,佛像金碧辉煌。

沿着旁边是一个金色佛像后跟一排小和尚的通道进去,视野突然变得宽阔,一座佛塔出现在了眼前。

佛塔是这边寺庙的标配,但眼前这座佛塔却结合了勐焕金银二塔的特色,上部金光闪耀,下部银色璀璨,让人的视觉很受冲击。

往里走,一座佛堂十分的简陋,仅有一个遮雨棚,地面也是普通的水泥地,而那供奉的坐佛,双手垂放在底座的随意坐姿,却是虎永刚他们从没见过的。

那佛像的神态安详、面容圆润、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在向世人传递着温暖和力量。

宁静说:“这个佛像,就像是一个普通人,坐在那里和世人诉说家长里短。”

虎永刚说:“看了勐焕大金塔那里的三戒神像后,我感觉这里的南部佛教文化,和汉人的儒家思想有些相通之处。

《菜根谭》中有句话说,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现在再看这佛像,是不是也有这个意思?”

宁静点头赞同:“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这金鹿寺内的坐佛有好几座,都是普通人的姿态,另外还有站佛、卧佛等等,就不再一一赘述。

倒是这缅甸的寺庙教育,值得一提。

转了一圈后,虎永刚看到很多小和尚,三五成群地往一个宽敞明亮的佛堂而去。

李小猫介绍说,现在到了下午课时间,小和尚们是去做功课了。他们出家后,不仅仅要念经诵佛,还要学习其他各方面的文化知识。

在缅甸,寺庙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很多的缅甸寺庙都具备学校的教育功能,这金鹿寺也是一座教书寺庙。

在这里,他们除了要学习佛教理论、伦理道德、人生哲理外,寺庙还会从最基础的识字、读书教起,进而到中小学水平的数学、英语乃至理化,都是传授的科目,而且这些都是免费教育。

虎永刚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这寺庙里无论是大和尚还是小和尚,每个人的脚上都是一双人字拖。

原本在刚踏上缅甸境内,他就发现了木姐的大街上,不管男女都是穿的人字拖。

他还以为这里的人很贫穷,天气又热,所以大家都穿人字拖了。

而在寺庙这样庄严肃穆的地方,和尚又是一等公民,不至于一双僧鞋也买不起,这就让他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了。

李小猫解释说,这和有没有钱、什么场合都没有关系,这是缅甸的一种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缅甸人认为,脚是不洁的,鞋也是肮脏的,因此对鞋非常的痛恨!所以到寺庙这样的地方是不允许穿鞋的。

缅甸的有钱人也是一年四季光脚人字拖;婚礼上的新郎新娘以及宾客们全部人字拖;政府官员、甚至国家政要,在重大的场合,也是人字拖。

比如,2012年在昂山将军遇刺纪念日这样隆重的活动中,他的女儿昂山素季身穿白上衣搭配黑色的长纱笼,披着黑色围巾,衣着庄重,神情肃穆,脚上却依然穿着人字拖来到父亲的墓前祭拜,而她身边的工作人员和政府官员也都手捧鲜花,脚上穿着人字拖。

还有,同样是在2012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到我们缅甸来访问,缅甸代表团到机场迎接。

代表们身上穿的是传统的缅甸服饰—白衣筒裙,脚上却是清一色的人字拖;

而且我们的前总统吴登盛,在会见奥巴马和希拉里时,虽然身上也是白衣筒裙,但脚上赫然也是一双人字拖!

李小猫最后还有些自豪地说道,虽然东南亚的天气炎热,这些国家的人们都习惯穿人字拖,但还是比不上我们缅甸人的。

因为在正式的外交场合,像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家的人,都是穿正式的皮鞋,而我们缅甸人却硬是光脚人字拖登上了国际舞台!

所以也有人称我们是“人字拖之国”!

虎永刚笑道:“好吧,下次我们再来你们缅甸,一定尊重你们的文化,买一双人字拖穿上。”

李小猫却认真地推荐道:“其实我们这里的认字拖的质量还是很好的,一年到头天天穿都穿不烂,你们真的可以买几双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