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唐极品懒人最新章节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9部分(第1页)

人都在逃命,完全忘记了他们唯一的生路应该是向前。

三轮炮击结束,等到烟尘散尽之后,杜睿皱着眉定睛一瞧,只见原本密密麻麻的阿拉伯军阵,正中央的位置居然陷下去了一个大坑,那个大坑里面满是断肢残臂,阿拉伯士兵的身体几乎为完全分解了。

即便是在前世看过无数的战争电影,杜睿也还是被这尚显原始的火炮威力给惊呆了,战争是残酷的,面对强大的武器,什么个人勇武,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更不要说什么以一挡千的孤胆英雄了。

阿拉伯骑兵不可谓不精锐,甚至可以说,他们的实力,绝对可以名列人类冷兵器时代的十大强兵之列,但是面对威力更大,已经步入了另一种战争形势的火炮,他们的勇猛善战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

杜学贤也是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他不是个胆小的人,但是第一次见识火炮的威力,他也不禁双腿发软,晃悠悠的到了杜睿的面前,好不容易才平复了激动的心情,道:“启禀大帅,三轮射击~~~~~~~射击完毕!”

杜睿点点头,他没有责备杜学贤的失态,事实上,就算是苏麟,秦束那样久经沙场的战将,在第一次面对火炮齐射的时候,那反应也不一定比杜学贤要强。

“退下吧!”

杜睿摆了摆手,排列在阵前的火炮立刻被推了回去,现在的火炮虽然威力更大了,但是也同样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就比如炮身的耐久度。

经过反复的试验,连续三次射击,基本上就是炮身的极限了,能够保证不炸膛,但是必须加以维护。

对此,杜睿也说不上满意不满意的,他很清楚,任何东西的发展,都是需要一个漫长过程的,尤其是火炮这种划时代的武器。

()好看的txt电子书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世界上最早的以抛石块杀伤敌人的兵器,就已由中国人制造出来,这就是火炮的始祖抛石机。

这种抛石机好象一架大天平,它的一端斗里装着一枚重量几斤至几十斤的石弹,其形状各异,另一端则栓有许多根绳子,绳子由多名士兵拉着。在炮发射时,只要指挥员一声令下,士兵们便一齐用力拉绳,放石弹的一端被讯速抛起,石弹便被跑出去。

在《范蠡兵法》中有着关于炮的最早记载:“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二千步。”

在汉代著名的官度之战中有,曹操曾用霹雳车击败袁绍,这种霹雳车就是古代的石炮。

东晋时杜驰曾把抛石器械装上战舰用之于水战。至唐代,使用抛石机逐渐增多,如史书上有“李光弻作大炮,飞巨石,一发辄毙数十人”的记载。但是到宋代之前石炮使用规模有限,也没有专门操纵炮架的兵士。

宋代是中国的抛石机使用的鼎盛时期,在一次作战中使用百具以上战例已屡见不鲜。但是也就是在这一时代,以火药喷射的火炮开始出现,石炮的时代逐步成为历史。

公元9世纪,中国在世界上首先发明了火药,火药的出现必然导致火药武器的诞生。火药用于军事后,人们把火药做成火药弹,代替石块,由抛石机发射出去,这便是原始的火炮雏形。

这种原始的火药武器很快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因此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北宋曾公亮等人于1044年编著的军事名著《武经总要》里,就已经记载了多种火药武器和相当复杂的火炮火药的配制方法。

中国宋代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以火药燃烧形成的压力,发射弹丸的管形火铳。据记载,宋代早期的火铳以竹为筒,内装火药弹丸。这种用竹筒做成的火器,在连续发射时容易烧毁,不能长期使用,因而在宋朝后期或元代早期,中国人制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管形火器,这种火器口径较大。发射前从管口装入火药和弹丸,管子的后端装入引线,发射时,用火点燃引线引着火药,火药在管内燃烧产生气压,将弹丸从管口喷射出去。

铳的头部象大碗,用来放置石弹,铳身放火药,并有火眼用以点火。铳尾为筒形空口,两边各有一孔,以便用销钉固定,表明它是装在木架上发射的。

到了明朝,欧洲火炮开始传入中国,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弗郎机铳和红夷炮。佛朗机铳即短管加农炮,约在正德末年,从葡萄牙传入中国,它有一母铳和若干子铳,母铳身管细长,口径较小,铳身铸有准星、照门,可瞄准射击。铳身后有“巨腹”,腹上开有长孔,用以装填子铳。

红夷炮亦称西洋炮,是一种大型火炮,也称为红衣大炮,在万历后期由荷兰传入中国。红夷大炮在设计上确实有其优点,它的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

到了清朝前期,清政府为适应统一全国及平定三藩叛乱等战争的需要,进行了大量的仿制,大量制造火炮。但是清朝对红夷大炮没有进行过任何技术革新,只是一味加大重量,以求增加射程,火炮的制造工艺远远落后于西方。在两次鸦片战争中,两百年前明朝的先进武器红夷大炮在两百年后已经风光不在,老态龙钟,无法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了。

在火器真正登上历史舞台,火药武器真正派上用场之前,曾经过数个世纪的实验。发展火药的最大难题,就是燃点快、质量均匀和威力强大,此外,设计出合适的火炮也非易事,倘若设计不当即无法开火。由于受到早期的制造技术所困,施放火炮者所面临的危险程度,其实与炮击目标物所差无几。

到了十五世纪中期,火炮与火药的技术已经达到高峰,跃升为重要的武器。最明显的例子,是在1453年时,君士坦丁堡的城墙,被攻城巨炮所发射的大石炮弹所轰毁。虽然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似乎是因为小城门被轰开所致,但其实可归因于炮轰让突击成为可能的因素。

()

中古时代的火炮,被用作攻城时炮轰城墙,以及在战场上向大批的敌军开火之用。它们可以精准地轰毁在城堡里面建筑物的垂直外墙,因此人们便发展出倾斜低矮的外墙取替高耸垂直的外墙。在这段时期里,火炮在战场上的作用有限,因为当时的火炮仍非常笨重,在作战时,很难移到新的位置上开火。

不过,这却不能否认火炮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火炮是陆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火力突击力量,具有强大的火力、较远的射程、良好的精度和较高的机动能力,能集中、突然、连续地对地面和水面目标实施火力突击。主要用于支援、掩护步兵和装甲兵的战斗行动,并与其他兵种、军种协同作战,也可独立进行火力战斗,因此在后世,炮兵在有着“战争之神”的称号。

特别是在后世立体化战争中,火力仍然是战斗力的核心。火炮是战场上的火力骨干,以其火力强、灵活可靠、经济性和通用性好等优点,已成为战斗行动的主要内容和左右战场形势的重要因素。火炮既可摧毁地面各种目标,也可以击毁空中的飞机和海上的舰艇。因此,作为提供进攻和防御活力的基本手段,火炮在常规兵器中占有巩固的地位。

不过眼下,火炮显然还不足以占据那么重要的历史地位,但是杜睿不着急,大唐已经在这方面领先了很多,他们有足够充裕的时间,再研制出更为先进,能够在战场上承担更大作用的火炮来。

唐军的炮击停止了,阿拉伯军队也从慌乱之中渐渐的平静了下来,看着身旁仿佛地狱一般的场景,看着那些死无全尸的同伴,阿拉伯军队上自哈立德,下至普通兵士心头生寒,全都已经没有丝毫把握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了。

尽管哈立德一生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很多很多,然而,火炮的威力之大是他平生仅见,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打破了他的信心,他实在没有一点把握战胜唐军。

火炮虽然不再发威了,但是哈立德一颗心却直往下沉,因为他非常清楚,军心士气已经不在了,阿拉伯将士已经没有了战斗的勇气,他们压根就不可能抵挡得住唐军进攻。

末日不远了,残酷的现实在一步步朝哈立德逼来。

但是即便如此,哈立德依然固执的想要履行自己的诺言,逃走,对军人来说,那是绝对的耻辱,他是绝对不会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