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青春的证明作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部分(第1页)

“您了解得真详细啊。1948年底,我患急性阑尾炎,确实在那医院住了3个星期。栗山不知患了什么怪病,也住在那里。当时在那儿遇见他,我吃了一惊。”

“还有件事,6月2日,您和栗山在神奈川县中津溪谷的一家旅馆里一起吃过饭吧。那家旅馆叫中津屋。”

“这事你们也知道啊!不错,那时我确实同他见过面。”矢吹承认得非常痛快,毫不隐瞒。按理说,承认那次“聚餐”就会被细查深究,陷入不利的境地,但矢吹似乎并不在意。

那须觉得这样问下去,设法达到预期效果,不禁有些急躁。

“根据法医尸检推算,死者死亡时间为发现前20天~30天,但从其胃中的残留物分析,极有可能是你们在中津屋一起吃饭后被杀的,所以,你们在饭后到底干了些什么,请尽量详细告诉我们。

“你们怀疑我杀了栗山?”

“据我们现在掌握的情况,您是栗山死前最后一个见到他的人,而且您恨他,可以说您现在的处境很不利!

“这真是天文的笑话,说恨他,那都是30多年前的享了呀!

“既然他是你30多年前的上司,为什么到这个时候才见他?”

“是他突然找上门来的,说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本书的后记里看到了我的名字。

“他为什么要来找你呢?”

“栗山是个恬不知耻的家伙。战后,他穷困潦倒,就挨着个找当兵时的那些战友,向他们借钱度日。这一次,他厚着脸皮找到我这里来了。

“可是,你非常恨他;这他不会不知道吧?”

“这就是他厚颜无耻的本性所在。对于这种人来说,军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最理想的地方。即使没有天赋,没有头脑,但只要一味地服从命令,遵守军规,就可以成为优秀的军人。得到名誉和称号。这样的军队,真是职业军人永远留恋的地方。他们一旦离开军队,成了老百姓,就连起

“所以您就满足了他,还特地陪他一起去了中津溪谷?”

“他太死皮赖脸了,我就像打发乞丐似的,给了他点钱。在我看来,扔给栗山一些钱,也算是对他一种复仇吧。

“你们去中津溪谷,是出于什么理由?”

“那是因为栗山想去。他是那一带的人,想回家乡看看。

“既然是拿钱施舍‘乞丐’。那为什么还要去中津溪谷呢?那天又并不是节假日,就算是节假日,为他这么一个人,也不值得浪费您宝贵的时间啊。

“不,很值得。我所憎恨的,并不只是栗山一个人,我还想打听八木泽和北川的消息。

“打听到了,您又有什么打算?

“倒没有什么打算,只是想知道他们的情况。比起亲近喜欢的人来,人们往往更关心仇人的情况。我只是想知道那帮伤天害理的家伙,现在活得怎么样。栗山很有可能知道他们的情况,所以我顺水推舟,陪他去中津溪谷,想借此机会好好地打听一下。

对方话说得言之有理,无懈可击。那须感觉到,此人极不简单。

“据中津屋的女招待说,您当时急着想赶回去。

那须五内俱躁,急不可耐,但仍然不露声色地继续问下去。

“说实在的……当时我是自己开车来的,途中发现车灯有一个不亮,我想在天黑之前赶回来,就特别注意时间。

“所以,您就劝栗山别找眼镜了,对吧!而当栗山忘了擦眼镜布,您却提醒他,让他拿走。眼镜都丢了,还要提醒他拿擦眼镜布,这里面有没有特殊的原因啊?

“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即便是您,当同伴忘了东西,也会提醒的吧!像手绢、眼镜盒、擦眼镜布之类的小东西。是最容易遗忘的。

“说的也是,不过,您和栗山在什么地方分手的?”

“在涩谷车站前面让他下车的,当时大约7点钟左右。

“您问没问他要上哪里去啊?”

“他去哪我不感兴趣,也就没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