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笔触山河落丹青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 上幼儿园(第1页)

小赵丹青3岁了,可以上幼儿园了,家里人集体叮嘱:读书了要爱护同学,不要打架,凡事低调。

其实赵丹青一直都很低调,前世卑微了18年性格早就基本定性:自卑,节约,不爱说话是他的主格调,虽然“自卑”放在今生似乎是有点欺负人,但是“自卑”附带的“谦逊”还是存在的,至于打架斗殴想都别想。

至于之前因为生物学和母亲争吵的事情,可以说完全是她妈“无理取闹”,遇见意见不同的时候,刘佳佳就来一句“我是你妈,你得听我的”,“你是小孩儿,要听大人的”。

其实当时讨论的就是医疗前景和发展方向方面的一些问题,赵丹青当时提出未来的医疗技术应该是基因技术,比如利用基因技术治疗先天性遗传疾病;个别遗传不良或者返祖现象……因为前世母亲就是先天性遗传疾病,治都没得治,而如果自己也结婚生子的话也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虽然当时他没有母亲遗传病的症状,但是他知道他基因里含有遗传病的隐性因子,至于他儿女有没有完全看运气,所以他前世对基因学特别上心,今生才想出了一些眉目,所以才会那么说。

可是刘佳佳认为现在的技术还不能达到那个程度。

因为生日的原因,刘佳佳给赵丹青报的幼儿园上学期已经结束了,只能从下学期开始学,不过她也明白赵丹青少读一学期幼儿园对他没差,反正都是每天背着三到四本她从图书馆借回来的书,一天看完,然后第二天又换四本。

老师教唱歌,他不学;和同学做游戏,他不去;老师教画画,他也不画;让他起来从1数到100他也不数。就坐在一个角落里看他自己的书,气得那个女老师两天给刘佳佳打了三个电话,只差没有把“你儿子是个傻子”几个字说出来了,可惜没啥作用,赵丹青还是每天看着自己的书。因为是贵族幼儿园,每年10万的学费不是她一个幼师说开除就能开除的。

虽然老师不能开除赵丹青,但是他自己也不想读了,那些小屁孩太闹腾了,让他没办法安静的学习。

回到家和母亲刘佳佳说起此事,刘佳佳面色有些犹豫,最后掩面跑进了卧室。

一家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有小胖子还在欺负着小萝莉,争抢着她手中的蛋糕。

爷爷赵雪峰发话了:“小丹青长进是好事,乾坤,去把佳佳叫下来吧”。

赵乾坤闻言去楼上把明显哭过的刘佳佳带了下来,刘佳佳坐在沙发上沉默不语。

赵丹青一脸疑惑的看着众人,不就是不读幼儿园嘛,至于这样吗?此时赵雪峰看着赵丹青说:“丹青啊,你很聪明,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很早以前就商量过,关于你的培养计划,这个事情让你外公说吧”,得!您老开始就让他老人家说啊,合着就是一个主持人呗,但是赵丹青没想这些,转头看着外公刘建国。

刘建国说:“你知道我们家有个医院,舅舅开了一个制药厂,我们想培养你去接手”,赵丹青恍然大悟,难怪一直以来舅母看自己的眼神怪怪的,不过他还是拒绝了,对刘建国道:“外公,其实我有一个很有难度的梦想,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做,所以才不想读幼儿园,有点浪费时间”。

其实他们当初是这样商量的:第一次商议,自然是培养小胖子刘厚,毕竟他是刘家嫡长子,刘家以医药立家,刘建国的父亲当年就是首屈一指的名医,在抗日战场上用一棵棵药草救活无数的抗战英雄,可也见到无数的英雄在面前倒下。

抗战胜利以后,把一身医术全部传给了刘建国,临死前抓住刘建国的手说下人生最后一句话:“记住:爱国的不是医术,而是人心。出去!去学更多的医术,回来救治更多的国人!”

安葬好父亲,刘建国踏上了异乡求学之旅,在此期间他没有用自己的医术救过任何一个外国人,因为他发过誓:若非祖国允许,绝不治疗一个外国人!

回国以后成立了这个中西医结合医院,医术过硬,价格便宜,医院其实是处于一种亏损状态的。买进来的药价高,加上设备和医护职工。

后来刘建国在欠着债的情况下,仍然向银行贷款开办了这家制药厂,保证了药的质量和价格,还能外销,医院和药厂相互扶持,才慢慢的变成了盈利。

决定培养小胖子刘厚那个时候赵丹青还在“玩书”的阶段,他的天赋一家人并不知晓,所以让小胖子学习中医药草,等念大学的时候出国去学习西医,学成回来去经营制药厂,而刘勇则接任医院院长(刘勇和刘佳佳当年也是这样培养的,先学中医,然后学习西医,医术和刘建国差不多,刘佳佳在学校上课只是客座教授,正儿八经的工作在医院和制药厂,只是赵丹青想要看书才经常往学校跑,至于赵乾坤和赵雪峰以后会说)。可是一本草药书让众人泪流满面,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本草药书又让他们重新燃起了希望,11个月大的赵丹青开始了说话,说了一本书的话!于是有了第二次商议。

第二次商议:让小胖子学习经营,以后经营制药厂;赵丹青学习医术,以后接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