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河浩荡 金诃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章 同股不同权(第1页)

“赵总之所以想收购我们,想必您说的那个公司手续全部齐全的吧?这样也好,省得我们干下去就麻烦了。不过赵总刚才你也说了,你手上的现金不多,那你准备拿什么来收购我们宏图矿业呢?”

孙宏斌显然接受了赵映浦的收购提议,不过他又提出了一个新的疑问——总不能让自己将股份白送给赵映浦吧?

“孙总,我是学金融的,在金融学里面有好多种办法可以解决这个事情,当然最简单有效的就是股权置换。”说到这里,赵映浦顿了顿,看向孙宏斌。

果然他估计得没错,孙宏斌是实打实的实业家出身,压根就不懂这些金融的玩法,当然薛天龙这种混社会的更是屁都不懂,听到赵映浦说出股权置换的时候两个人都愣在那里,互相对视了一眼,从彼此的眼神里面都看到了不解。

“很简单。我们红星矿业发展股份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你们宏图矿业,按照价格比例作价多少,我们应该支付你相应的现金,但是你可以选择再继续回头拿现金购买红星矿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股份,这样就变成了股权置换,省去中间现金流通的这一步,你觉得怎么样?”

“你的意思是说,你拿最终收购完的红星矿业的股份来给我,换我的宏图矿业?”孙宏斌自己说得有些绕口。

“正是这样。”赵映浦肯定了孙宏斌的问题。

“但这样的话,岂不就是说你拿一个空壳公司收购我之后又把股权给我一部分?这怎么算不都是我亏了吗?”孙宏斌忽然转过弯来问赵映浦道。

“理论上是有点亏,但如果红星矿业有限公司能评估一下有部分资产的话,你也不会太亏。”

赵映浦忽然觉得有些心虚——之前周光标已经明确地表示,红星矿业发展有限公司只会是一个空壳,连那些煤炭都不会给自己留下,何谈评估和谈资产呢?

“老大我听明白了,你就是想把这些手续折价卖给孙总对不对?那这样的话咱们占的比例太少呀,能不

能行?”薛天龙好不容易聪明了一次,却在不恰当的时候说了恰当的话,让孙宏斌瞬间顿悟了过来。

“赵总,你这位朋友说的很对,这就相当于你拿手续卖给我,最后你们的控股比例肯定不能太高了,相当于公司还是我的呀,你这也不算是什么收购。”

赵映浦有些无语——他万万没有想到薛天龙会在这个时候展现自己的聪明。

不过事已至此,他只好承认了。

“没错,孙总就是这样的,当然最后控股的我们肯定不能完全按照市场价格将我们的手续进行折价,毕竟有我的加入,后续的这个锂业公司还会拓展其他业务,这一部分也得算作无形资产里面。其实来的时候我已经看过咱们公司的一些财务报告,毕竟咱们公司做得很规范。在地方四板挂牌这也是对接资本市场的第一步。”

原来赵映浦早在来的时候又在手机上查了下宏图矿业发展有限公司,虽然孙宏斌并不是学金融的,但是他对资本市场这块还是挺感兴趣的,早早的就委托中介机构将宏图矿业在北河省股权交易中心进行挂牌。

他这种行为相当于是对接资本市场的第一步,大家都知道。

当前国内股权市场有三个主流的,一个就是主板,另一个就是二板,再一个新三板最后才是四板。

能积极主动对接市场的企业,都是对自己的规范有信心的。宏图矿业在四板挂牌之后,居然按时按要求的披露年报,且为赵映浦的参考提供了一定的助力。

“所以我觉得我看完公司年报之后结合咱公司的净资产,以及当前雄霸县在的形势,我觉得最后的公司也就是红星矿业发展有限公司。利润方面,咱们二八开怎么样,我拿20&37;,你拿80&37;。”

赵映浦说这话的时候简直是理直气壮,但是在薛天龙听起来可就有点过分了——自己的老大这根本就是空口白牙地想去换人的公司呀!之前赵映浦收购周光标的公司只花了200万不到。

刚才薛天龙站在宏图矿业门口,看人家的大门那么气派,这点装修都花了不止一两百万吧,更何况整个公司?拿200万的起步价去给人整个公司谈二八分,如果孙宏斌答应的话,那真是脑子有病。

薛天龙在脑海中已经脑补了一遍剧情,不过事实证明,薛天龙的脑袋好用,也就这一次。

孙宏斌在一番认真考虑之后,缓缓地点头表示答应了。

“虽然这个价格对于我来说有些亏,但是现在没办法,毕竟是卖方市场,我们公司规模做得再大,如果拿不到环评手续的话,也是零,没有用的。”

“我刚才考虑好了,诚如赵总所说,你的加入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丝希望。毕竟当时我设立这个锂矿的时候就是被你的新能源行业采用的,这么多年来我对新能源行业的研究一直没有放下,如果能有赵总这个资深新能源行业人士的加入,我想我们宏图锂矿在以后会发展的更好。”

“再加上雄霸县现在已经不能办环保手续了,有环保手续的企业如果想卖的话个个要价死贵,所以我觉得综合看来你占20&37;,我占80&37;还是可以接受的。只不过赵总你真的只要这20&37;的股份以及控制权吗?”

孙宏斌还是有点不大敢相信,毕竟看赵映浦的意思,显然他的目标远不止于此。

“孙总,接下来我就要跟你说一下股份的事情,没错,我提出的20&37;和80&37;的股份是建立在价值的基础上,也都是有所依据的。但是下面我所聊的事情纯粹是大家探讨的,不知道孙总有没有去过国外,学习过这种同股不同权的管理方式。”

“我去过。当初我们公司在四板挂牌的时候,有专家讲过公司治理,其中就有这么一条。”

赵映浦没有想到这个孙宏斌居然到处学习,既然这样的话,那自己就可以省事一点了,毕竟经常学习的人多少对这些金融概念有一定的基础,聊起来不是那么的费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