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找回你的生命礼物深度解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部分(第1页)

“等一下,”老师切入,“气馁通常代表我们感觉得不到某些东西而不高兴,对吗?”

“我必须想想,”玛琳回答,就停下来思考。过了很久她终于回答了,“好,气馁意味着我们得不到某些东西,或是某些事情没有依我们所想的发生。”

“好,那么你妈妈所得不到的是什么,什么事没有依她所想的而发生?”

“她很沮丧,”玛琳解释,“她老是病恹恹的,没人知道是什么缘故,她开始失去希望了,我想。”

“好,如果她有希望,她就该没事了?”

“嗯,她还是有癌症,可是……对,她会快乐一些。”

“如果她有了希望而且比较快乐,她还会这么想打你吗?”

“我明白你想指出什么了,可是她失去希望又不是我的错——她凭什么发作在我头上?”

“为什么要如此防卫?”究主在逗她,“注意你所选用的字眼,它全都在指出,很可能你的确觉得自己有责任!”

“那么你是说,我本来可以给她希望的,可是我没有。因此我就扮演坏小孩,好让她把挫折发泄到我头上来,也许能令她舒服一些。是我故意要她打我的。”

“当然,扮演一个坏女孩是典型的角色。坏孩子帮助父母用发怒来释放他们的挫折。问题在于,这只有在发怒时才有效,等怒气消了,挫折感又回来了,再加上一大堆打孩子的罪恶感,只会使父母感觉更糟糕。你工作时有没有出大纰漏?”

“偶尔,”她承认,“不是常常!”

“是不是刚好都针对某个特定的人?”

“每次都是。你怎么知道的?”

“而且这个人在工作时特别容易生气或受到挫折的?”

“正是——”玛琳的声音变得急切,“夜班的护士长。她每次都像吃了炸药似的。”

“因此你仍然在企图还旧债,不是吗?”究主在玛琳茅塞顿开的时候,对她眨了眨眼睛。玛琳没有花很久的时间就理解了这个道理,因为她一向是这班学生中最出色的,可是她没有再说什么。究主继续说明。

何时才能解脱(1)

“这比从前那些更还令人迷惑。”彼得抱怨。

“而且令人沮丧。”娜蒂补充,“我们究竟要何时才能获得解脱啊?玛琳多年前与母亲发生的一些事件,让她到现在还在补偿。这看起来实在太无望了。”

“什么——我的战士们有人起了怀疑吗?你们已经忘了第二大原则吗?”究主假装失望,“要信任过程。”

“有什么可信任的?”彼得问,“只有一连串的坏消息。”

“信任。”究主再说了一次,“第二个原则就是提醒大家要信任这一点:不论你犯了多少错误,宇宙都能转化成更高层次的体验。不要怀疑宽恕的力量。不要怀疑你命定的伟大。也不要怀疑上帝会对你三心二意。无论什么时候,当你发现自己卡在绝境里,问问你自己:上帝有没有改变对我的看法?倾听你真心的回答,或是听听上帝的回答。”

“如果什么答案都听不到呢?”彼得问,他的声音令我难忍!

“耐心些,别再用脑子对话了——就彼得而言,别去听内在的大会议——要静心等候。真心不多话,可是当真心一说话,永远都很有价值,如果你愿意倾听,它的声音永远够响亮。玛琳做了我们全都做过的事——除非我们了解到有更快速、更有效率的解除罪恶感的方法,否则我们仍然会继续去做角色扮演。这些方法也许不能满足我们的逻辑及说理,可是却是有效的方法。”

“如果你还没有注意到,到目前为止,我们所作的处理,都是围绕着角色与义务。甘乃迪,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在处理你那个拼命想帮忙的角色——因为你潜意识中有一部分深信自己毁掉了你的家人。因此你仍然在尝试着去修复你的家人。这就是你为什么会做咨询师,来吸引受伤的人们。每次有事情出错时,你就决定该由你来做善后。”

“这样有什么不对?”玛琳追问道,“如果没人来照顾生病及受伤的人,这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如果没有病人及受伤者,那么那些拼命想帮忙的人会怎么样呢?我的天,他们会失去他们的作用。”

“你是说,是我们造成这世界有疾病的存在?”玛琳显然被这种思路所激怒。

“如果你不曾觉得自己的罪恶感是真实的——而且是无药可治的,你就再也不会把疾病看成是无望而且只会愈来愈恶化的情境。如果你被某种模糊的罪恶感所驱迫,认为你毁了自己的家人,你就会经常地追求能补偿罪恶感的机会。你是否注意到你有时会有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现在可能只是很细微——但是在你帮助别人化解了痛苦之后,这种轻松感就会出现?”

“事实上,”玛琳承认,“每次当我帮完别人之后,感觉好像被摆平了——我有时甚至会觉得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