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群聊我靠史料发家致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六章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第1页)

“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卫国国君李康念叨了好几遍孟子的话!见此,李鸿运也将原话补全,发了出来——

“孟子的原话是这样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群聊中,平日都是大权在握,生杀予夺的皇帝们,面对着这样一句话,陷入了深思当中。

“不过,《公羊传》中虽然宣扬复仇论,但并不是主张毫无原则的复仇。

比如公羊高认为国仇百世可复,但是家恨不能延续,只能在一代人中解决,不可祸及子孙。

臣下向国君复仇,只能是在被冤枉的情况下复仇,如果臣下因为有罪被诛杀,则罪有应得。

所以说,表面上看《公羊传》宣扬复仇论与儒家仁爱思想相违背,但是内在主张却与儒家提倡的忠君、孝父论相映德彰。

臣子必须报君父之仇,此乃忠君;臣子向昏君复仇,此乃孝父。

公羊高主张复仇,是指要站在道德制高点复仇,复仇必须有正义性,而不是所谓的快意恩仇。

这便是公羊儒的大复仇理论!九世犹可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九世犹可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这样的言论,聊天群中的皇帝们也是第一次接触到,就如同主父偃的“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一般,一个是个人的血性,一个是王朝的血性,一个王朝能够容许这样的人立足,允许这样的理论存在,足以说明一些问题!

“真是一个血性十足的时代啊!”

对于这样的一个汉王朝,聊天群中的皇帝们,也是颇为感慨!

“那这与匈奴开战,又有什么关系呢?难不成汉匈之间也有国仇?”

讲了这么多,已经知道什么是大复仇的刘信,开口问道。

“这就不得不说汉朝与匈奴之间的仇怨了!

在汉朝初立的时候,高祖刘邦曾经被匈奴围困过。

而且后来匈奴也写情书调戏过吕后,那时刘邦已经驾崩,正是吕后掌权的时候。

这就给了汉武帝讨伐匈奴的借口。”

“汉武帝对匈奴的诏书是这样的: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因此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至少在宣战的口号上看,也是一场复仇之战!”

“而如果从刘邦白登之围开始算,到东汉时期彻底解决匈奴的问题,这一场国战算是足足持续了将近三百年!”

“汉匈之战,也算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国战了!”

“匈奴要不就臣服,要不就倒下,没有第三条路可选,这就是大复仇,没有以德报怨,只有报仇雪恨!”

“大复仇,如是而已!”

……

“好一个百世之仇可报,真的听得让朕都感到热血沸腾啊!”

作为皇帝,自然是知道师出有名的道理,而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直接以报仇的名义宣战,着实让这些皇帝们都听得是热血沸腾!

“这个汉武帝,这个大汉王朝,竟有如此血性!真是让人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