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群聊我靠史料发家致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四章 察举科举(第1页)

“给底层人留一条通天之路?功名自有马上取!这算不算是通天之路?”

大夏齐王林远,想到了自己大夏境内的情况,问道。

“算!当然算!一般施行军功爵制的王朝,武德都是相当充沛的!”

看完林远的问题之后,李鸿运眼睛一亮赞道,对于武德充沛的国家,李鸿运还是比较喜欢的。

“那能跟寡人说说这个科举制么?能够作为王朝根本国策之一,想来一定会有可取之处的!”

当看到这些基本制度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后,卫国国君李康,就对这些有了极大的兴趣。

“哦?对科举制感兴趣?不过若是将你们各自的兵制,与我这边历史相对应的话,距离科举制出现,也有近千年了快!”

李鸿运见到李康的发言后,提醒说道。

“你的意思是,即便知道科举制是一项很好的国策,但是在我们这些时空中,未必会适合?”

李康若有所思,眉头紧皱问道。

“我不是说不合适!相反,我认为科举制是一项十分灵活的制度,合不合适,都可以根据你们各自王朝的情况,来进行调整。要知道,即便是现在,我们这边的选官制度,依旧还可以算是科举制!”

李鸿运摇头解释说道。

“既然科举制合适,那为何……你好像并不支持我们实行科举制?”

大翊皇帝刘信感到异常的不解。

“你们听听科举制度的内容,便知道了!”

见群聊中的众人对此都有疑惑,李鸿运也不解释,而是讲起了科举制:

“其实科举制度说起来也非常的简单易懂,科举制,盖取分科而举士人之意。如果按照这样的意义来解释的话,其实汉朝的察举制。也是属于科举制的!

甚至于,若是单单说分科取士,其实但凡是选官的制度中,多多少少都会有分科取士的影子,除了世袭制啊,那个不在科考范围之内!”

“这不是和分科察举一样么?”大魏太子安逸疑惑问道,他被李鸿运给绕晕乎了。

“察举制和科举制,只是换了个名字?”卫国国君也有些迷糊了。

“不是的!不是的!我不知道你们各自的察举制都是怎样的,我就按照华夏的历史说一下好了!”

看到群中大有察举和科举混为一谈的趋势,李鸿运赶紧摇了摇头,否定说道。

“若是说有相同之处,也就仅仅是分科取士这一规则相同,但是说起不同点,这察举制和科举制也有根本性的不同!”

“先说察举制,实质上就是一种推荐制度,由州郡等地方官员,在自己的辖区中考察。选拔人才,按照一定的科目,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向中央推荐合乎标准的人才。”

“这和我大魏的察举制,不说有点像,那也几乎一模一样!”

大魏太子安逸说完,等着李鸿运的下文。

“在汉代的分科中,有孝廉、秀才和贤良方正;经过一定的考核之后,就会授予不同的官职。”

“分科的名字倒是不太一样,但这并不影响根本。”

显然,从李鸿运的讲述中,依旧没有听到大家想知道内容。

“而科举制在诞生之初,其实同样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