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理寺考公宝典TXT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节(第1页)

&esp;&esp;话未落,却挨了书吏一个爆栗:“啰嗦什么!还比不比了,不比出去!我家大人最烦人聒噪!”

&esp;&esp;“比比!不聒噪不聒噪!”冬青声音立刻委顿,身形佝的像虾,全无片刻前的昂首之态:“故人相逢,一时失态,大人见谅!见谅!”

&esp;&esp;杨枝知道冬青忽然高声自报家门,是想为亭中堂官留个印象。他自幼无父无母,在酒楼摸爬滚打,若非见缝插针地寻着每一个可立足的机会,早不知死了多少回。

&esp;&esp;她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因而有些同病相怜之感,见着他如此丑态,虽明了他心机,却未说什么。

&esp;&esp;一旁同竞的老汉却轻哼一声:“狗腿!”

&esp;&esp;冬青登时跳脚:“你说什么!糟老头你骂谁!”

&esp;&esp;“吵什么吵!不比出去!”书吏不等二人真争执起来,抬手一挥,两旁皂吏立刻作势要拥上来押人。

&esp;&esp;“不吵不吵!比比比!嘿嘿,大人息怒,息怒!”

&esp;&esp;杨枝这才注意到另一侧的老汉。老汉面色黝黑,身形矮小,一身洗的看不出颜色的短打,草鞋磨的起了毛。两腿习惯性分立,一看便知是常年生活在渔船上,为稳住身形之故。

&esp;&esp;老汉身前摆着一把看起来几乎有些破旧的长刀,刀身半黑,把手处缠着一圈圈看不出年岁的破布,刃口却磨得银亮,隐有森森寒光。

&esp;&esp;不知为什么,杨枝本能觉得这是一名劲敌。又瞥了两眼,默默从自备的竹篓中取出前夜备好的调料。

&esp;&esp;不慌,不慌,她可是有宝典在身的!

&esp;&esp;“乡情”二字,自然说的是饕客的乡情,还能是你一个厨子的!

&esp;&esp;虽备了鲈鱼,但定然是迷惑!大理寺此等讲究明察秋毫的地方,怎会把题出的如此浅显!

&esp;&esp;祝寅是青州人,当真按着江州技法烹煮,反落入了出题人的圈套之中。

&esp;&esp;她这般冰雪聪明,岂会犯此等低级错误!

&esp;&esp;杨枝环视左右,见已有人取出烹鲈鱼脍的调料,心中忍不住油然而生一股“众人皆醉吾独醒”的寂寥之感。

&esp;&esp;各位,承让,承让!

&esp;&esp;正胡思乱想间,高亭上传来一个朗声:“诸位既已准备停当,那便开始吧。半个时辰为限,本官在此静候各位佳肴。”

&esp;&esp;这个声音……

&esp;&esp;祝寅一个奔五十的人了,声音竟还这般清澈!看那宝典上脑满肠肥的画像,实在难以将他与眼前这个声音联系在一起,啧啧啧,不得不叹一句造物之神秀!

&esp;&esp;杨枝想着,眼见身侧的老汉已划开了鱼腹,连忙投入准备之中。

&esp;&esp;柳轶尘目光自高处投下,一一扫过手起刀落的各位应试者,在杨枝身上多顿了片刻。

&esp;&esp;春秋池畔,细风盈盈,粉白花瓣落在少女发上,与她经初阳映照的面颊交相辉映。

&esp;&esp;少女腰间佩着一枚紫色香囊,香囊上绣着一株兰草。三月初三上巳节,江州少女有佩挂兰草之俗——

&esp;&esp;柳轶尘皱了皱眉头。

&esp;&esp;作者有话说:

&esp;&esp;跪求小可爱们收藏评论支持啊~~

&esp;&esp;柳大人初见女主皱眉是有原因的,后面会解释~~

&esp;&esp;另推一下预收《东宫豆腐坊》,是篇追妻火葬场文~

&esp;&esp;【文案】

&esp;&esp;大灰狼太子v小白兔豆腐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