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理寺考公宝典TXT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节(第1页)

&esp;&esp;“回春庐”不在出城的官道上,但转个弯折过去亦不远,半柱香的工夫,马车停住,柳轶尘亦似昏睡过去,粉白的面皮上渗出点细汗,更衬的他肌骨莹润,似玉似雪,似梅似霜。

&esp;&esp;杨枝麻利下车,走入铺中——其实这也是她一点私心所在。薛穹是她与过去唯一的一点连结,昨夜在牢中远远觑了他一眼,那一眼仿佛越看越深,令她整个心都似陷出了一块空洞,无法餍足。

&esp;&esp;今日,她又来了。

&esp;&esp;午后的晨光慵懒厚重,带着一丝古意。薛穹就坐在一方矮桌前,面前是排着队问诊的老幼。面目温润和蔼,眉眼中流淌着细细的耐心。

&esp;&esp;那时她虽然年幼,却也明白他是为治国理政而生的,如今这本该批章阅折的手,却在为人搭脉写方。

&esp;&esp;也没什么不好。

&esp;&esp;这平静疏雅的眉眼,倒与此间药香更为相衬。

&esp;&esp;杨枝站在门边看着他,忽然觉得眼眶有些湿润,抬手遮了遮眼。薛穹恰好与面前老妪说完几句话,抬眼看见了她,又低下头去,与那老妪嘱咐了几声。

&esp;&esp;杨枝已走到柜台边,问:“有解酒治头风的药没有?”

&esp;&esp;话未落,听见身后传来云雾般似带着水气的柔声:“可是为柳大人求的?”

&esp;&esp;杨枝转头,那记忆中的面庞已到了身边。她快速垂下头:“是。”反应过来又有些疑惑:“神医怎知?”

&esp;&esp;薛穹自袖中取出一个瓷瓶,递给杨枝:“柳大人素有头疾,怕是昨夜又没睡好。”顿一顿,又问:“官爷方才说解酒,柳大人饮酒了?”

&esp;&esp;杨枝听闻柳轶尘有头疾,念及他方才为自己挡酒,已有些自惭,却只好硬着头皮应了个“嗯”。

&esp;&esp;“找死。”薛穹平静的面容拧了起来,轻叹。又问:“他现下人在何处?”

&esp;&esp;“就在庐外车中。”

&esp;&esp;话未落,他已奔了出去。杨枝追出来时,薛穹已上了车。

&esp;&esp;“你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何必差人来找我?”杨枝听见车内一个冰声怒其不争地质问。

&esp;&esp;柳轶尘大概是病中,气息稍弱,语调也显得软和了许多:“我并未叫她去找你……”

&esp;&esp;“好,那便痛死你个病痨鬼!”

&esp;&esp;“薛神医高义,自然不会见死不救。”柳轶尘笑道,话未落,便听得一声闷哼。

&esp;&esp;“还受得住吗?”薛穹问。

&esp;&esp;柳轶尘又笑了笑:“来吧,难道还比我大理寺的酷刑厉害?”

&esp;&esp;究竟是不是比大理寺的酷刑厉害,杨枝不知道。只是她钻进马车的时候,柳轶尘一身已然湿透,冠子打散,黑发分披两肩,墨玉一般,衬着紫色的朝服,如丝缎上托起的一颗明珠。

&esp;&esp;那明珠上盈盈闪闪,是湿透了的汗。

&esp;&esp;薛穹一根一根拔去他头上的银针,垂首收入匣中,冷冷道:“再有几次,敬常,天王老子也救不了你!”

&esp;&esp;“你常说君山清的酒绵密入骨,今日难得有机会,想尝尝这能让你雪公子也为之心折的酒。”柳轶尘眉头较方才松了不少,语气也不像往日那般端着,忽然间有了少年人的轻盈。

&esp;&esp;薛穹失笑:“你这不要脸的,竟讹起我了!”转目瞥见杨枝,眸光微微一顿。方才是他叫杨枝上来帮忙,如今见了这女子,心中却莫名有一种蒿草疯长般的杂乱感。

&esp;&esp;他不是一个念旧的人。自延乐之乱后,就无多少旧可念了。

&esp;&esp;昨夜在牢中初见就有些说不出的感觉,他只道是医者本心,见不得人伤病,今日再见,她明显已用了药,伤好了不少。可那感觉却只增不减。

&esp;&esp;而这女子从昨夜起,就巴巴盯着自己,方才在回春庐门口,还红了眼。

&esp;&esp;薛穹最不耐忆旧事,此时却忍不住问:“姑娘见过在下?”

&esp;&esp;杨枝愣了一楞——十二年前的旧事如潮水一般纷至沓来,像就在昨日。每一节摇头背手、颂诗读文的讲堂,每一个与子弟们凑在一起、拿他作业来抄的傍晚,每一回悄悄翻他食盒却被逮了个正着的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