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理寺考公宝典TXT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节(第1页)

&esp;&esp;因此李燮说的没错,他就是当场斩杀了柳轶尘,天子事后也不过责他两句。

&esp;&esp;江令筹的到来却令局势微微变动。与柳轶尘这等文官不同,江家是真正手握军权的虎狼。江令筹又非书生,武艺整个京城更是只有三人能敌,且这三人还只是堪堪与他战成个平手。只要他出手制住局面,解了柳轶尘一时之危,闹到圣上跟前,也不过一人各打五十大板,申斥一通。

&esp;&esp;“殿下,这是…怎么了?”江令筹斜倚门框,眉头高高挑起,漂亮的桃花眼底散落着漫不经心,一脸高高挂起、看热闹的样子。

&esp;&esp;杨枝一眼瞥见柳轶尘胸口的血花,双目被宝剑的寒光刺地一紧,却没有上前一步,脑中思绪翻飞,手心捏着块玉石,静等着出手的时机。

&esp;&esp;李燮于这时转过脸,看见杨枝,讥诮地一笑:“堂堂大理寺卿借着查案的名义,正日将个女人带在身边,当真是好一段红袖添香的佳话……”说话间,剑光一转,下一瞬,剑刃却架到了杨枝的项上。

&esp;&esp;“殿下!”

&esp;&esp;“柳敬常,孤知道你不怕死,但你难道不怕她死吗?”剑刃一寸寸逼近杨枝的脖颈,她已能感觉到那刃口传来的寒气。

&esp;&esp;作者有话说:

&esp;&esp;

&esp;&esp;李燮对柳轶尘都不留情面,对她这样一个小小书吏,自然更不会放在眼里。

&esp;&esp;虽说他为人仁善,但少君的仁善与寻常人的仁善是两码事。

&esp;&esp;东宫守卫不如大内,要调换一个人出门不算难事,算着时辰,天一亮城门换防的时辰出门,再有半个时辰,就能遇上京畿岔路,到时四通八达,还有山林为障,李燮就是令人去追,也追不上黄成。

&esp;&esp;是以,她们现下要做的,便是少说拖上半个时辰。

&esp;&esp;剑刃就在她颈侧,她能感觉那刃口已贴着自己肌肤,太子毕竟在军中历练过,又师从禁军的庄渭,饶是不常动武,握剑的手也丝毫不抖。

&esp;&esp;杨枝能感觉到他的愤怒,以及那愤怒中裹挟的决心。她毫不怀疑柳轶尘再不就范,那剑就将割破自己咽喉。

&esp;&esp;怕吗?

&esp;&esp;怎么可能不怕。

&esp;&esp;院外风拂树梢,海棠花簌簌而落,春日的艳阳天,金晖遍洒,却逼不退眼前宝剑的这一点寒光。

&esp;&esp;她目下有两个指望,柳轶尘屈服,或江令筹动手。

&esp;&esp;可江令筹仍抱臂斜倚在门框边,一手支着下巴,似在想什么不相干的事,心思全没在眼前的危势上头。就算他当真动手,她不是柳轶尘,天子断不会为了一个小小书吏让自己的儿子难堪。

&esp;&esp;那么只有柳轶尘一个指望。柳轶尘呢?

&esp;&esp;杨枝不敢看他,怕目光与他一触,便会多生出其他不该有的心思来,亦怕他为自己干扰,做出与自己本心相悖的事来。

&esp;&esp;柳轶尘清正刚直,为人表面淡漠,其实侠义热忱。一面是故交之女、跟了自己数年的部下,一面是……自己,怎么选?

&esp;&esp;不知为何,杨枝心中有一个感觉,若她只是个街头巷尾一个寻常仆妇,柳轶尘一定会选她。可是前几日,他才与她有了婚姻之诺,那么,她也算是他半个家人,一边是义,一边是自己人,若要舍,以他大公无私的性格,自该舍弃后者不是吗?

&esp;&esp;“殿下,臣有话……”

&esp;&esp;“殿下在寻一个锁骨上有疤的姑娘是吗?”几乎是柳轶尘开口的刹那,杨枝也开了口:“庆历六年九月初三日雨夜,殿下在乐平郊外闻香山的山洞遇见一位女子,那女子锁骨上有疤,后来……遗下一枚玉佩,为殿下所拾,殿下当日在大理寺沐浴时落下了那枚玉佩,返回来寻找,才撞上了黄成,是吗?”

&esp;&esp;贴在她项间的剑僵了僵,李燮冷冷盯着她:“黄成告诉你的?”

&esp;&esp;杨枝垂眸扫了眼那剑,银白刃口照出她清泠泠的眉眼,那双时常带笑的眼,此刻却像浸寒潭中一般:“殿下如何就认定了黄成便是那女子?”

&esp;&esp;“……那日天色昏暗,殿下并未看清那女子面目,只凭锁骨上有疤这一个特征,便断定黄成便是她,殿下不怕……认错人吗?”杨枝直直望向李燮,目光不退不闪。她知道李燮不是个果敢的人,她赌李燮自己也没有把握。

&esp;&esp;李燮果然陷入沉默,须臾,眉心不着痕迹地一敛,近乎赌气般道:“孤不在乎,孤只要找到她,见一个女子锁骨上有疤便抓一个,孤就不信找不到她!”

&esp;&esp;“那若是……”杨枝道:“……小的锁骨上也有疤呢?”

&esp;&esp;“杨枝!”几乎是她话出口的一刹那,柳轶尘明白了她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