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理寺考公宝典TXT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节(第1页)

&esp;&esp;杨枝应了个“是”,道:“谢大人有所不知,御史衙门牢中死的那个卫脩,笔墨砚台皆放在右手边,习惯右手写字。而从卫主事原本记得那账册上来看,他却是个左撇子。”柳轶尘当日在御史衙门中看完账册,转递给她让她核对,为的便是考教她的眼力。

&esp;&esp;柳轶尘自己是左右手皆能习字的,因而特别了解这当中落笔的区别。习字之人,落笔轻重之处往往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esp;&esp;当日在东宫见他用左手写字,她心生好奇,站在他身侧看了许久。柳轶尘干脆将手中的笔递给了她,“你也试试,往后查案子可能用得着,有些人天生惯用左手,下笔痕迹有明显的差异。”

&esp;&esp;谢知敬闻言恍然大悟,“哦哦,那卫脩的确是个左撇子!”这一番感慨,脚下不由慢了,柳轶尘又甩开他几个身位。

&esp;&esp;谢知敬一面擦着汗一面气喘吁吁地赶上来,柳轶尘已一步跨出了门槛:“谢大人不必送了,本官还有急事,礼数不周之处请大人担待。”嘴上说的是“担待”,面上却半分要人“担待”的样子都没有。

&esp;&esp;谢知敬哪敢让他“担待”,颠着萝卜短腿追着跨出门外,亲眼看着杨柳二人上了车,才叉起腰,松了口气。

&esp;&esp;上车后,杨枝忍不住问:“二郎接下来有何急事,方才走的着实是快,我都差点没跟上。”

&esp;&esp;柳轶尘向窗外扬扬下颌,轻轻一笑:“累死他。”

&esp;&esp;“……”

&esp;&esp;“修淮堤滥征徭役之时不顾人死活……现下虽给不了他大苦头吃,但小苦头能给亦不能让他轻省了。”

&esp;&esp;他这一笑在唇边荡开一个月牙般的弧度,颇具几分孩子气。杨枝这才发现,堂堂威严的大理寺卿竟然长着虎牙!

&esp;&esp;杨枝转过脸,默了片刻,忽然想起一事,一下子抬起头来。却未开口,就听见他笑道:“你是想问,又不是没人见过卫脩,御史衙门的人为何看不出那是假的卫脩,对吗?”

&esp;&esp;杨枝早已不惊疑他见微知著的本事,只点了点头。

&esp;&esp;“若非查案,见到卫脩那张脸,你

&esp;&esp;回到官驿,杨枝想起罗氏之约,叫来书吏吩咐:“替我将一枝杨柳条插入桑湖西面一株苦槠树下的丑石中,在两堤正中,树下碎石环绕。杨柳枝砍去枝丫,留三寸主干即可——记得,悄然行事,避人耳目。”

&esp;&esp;书吏应“是”,连忙去办。

&esp;&esp;天将暗时,他领回来一个人,身着家仆衣裳,头戴斗笠,抬起头来,却是一张清隽秀美的脸。

&esp;&esp;“二姐,你可算回南安了,寻着母亲了吗?你好不好?她好不好?”桑淮子是杨枝在南安认的姐妹,十六七的年纪,一张瓜子脸,明眸如点漆,转动时仿佛能说话。她是个孤儿,从小与父母离散,也不记得自己姓甚名谁,后来在桑湖边行乞,隐约记得自己家在淮水边,便拜桑湖为父为母,起了这个名字。

&esp;&esp;她年纪虽小,却有一手出类拔萃的江湖本事。杨枝当初在南安,也处处仗着她照拂。

&esp;&esp;次日一早,杨枝带着她去了铁府。铁府下人将她们引至偏厅,便即后退,杨枝还未站稳,却于一刹那间,见身后日晖尽掩,四门迅疾无比的合上,伴着一声清脆的落锁声,整个偏厅被禁锢于一片黑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