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理寺考公宝典TXT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6节(第1页)

&esp;&esp;她的笑如

&esp;&esp;柳轶尘一目十行,快速扫过卫窈的信,带着一丝不确信看向杨枝:“她、她求我救她父亲。”

&esp;&esp;“救她父亲?”杨枝一怔:“中书令怎么了?”

&esp;&esp;郑渠自酱肘子中抬起脸:“哦我忘了说了,宫女案发后,陛下彻查内宫,从贤妃身边的徐公公身边搜出了与中书令往来的信件。这一次宫女案,也是中书令借故拖住了陛下,才令凶手有了可乘之机。中书令此刻已被革职下狱了。陛下还派人查抄了卫府,发现卫尊与宝隆这些年一直内外勾结、互通有无。这一次卫家满门估计都要遭大殃咯!”

&esp;&esp;见柳轶尘微微凝眉,又补了一句:“你小子时机不凑巧,眼前这个英雄救美的机会是享不到了——我这次其实是特为青州那事来的,帮卫窈捎个信不过是顺带。我怀里还有一封陛下的密函,只是此刻满手都是油不好拿出来,是让你去青州,查这个方石案。此等借怪力乱神蛊惑人心之事,陛下素来是不信的。但这背后究竟是何人操纵,事关社稷安稳,陛下信不过旁人,才将这个重任交给你。”

&esp;&esp;郑渠话落半天,柳轶尘都没有开口,目光落在那信笺上,却并不在看信。烛火映出他眼底的星点,幽浮深远,莫名染了一抹忧思。

&esp;&esp;杨枝看了他一眼,忽然问郑渠:“那么宫女案,是刑部在查吗?”

&esp;&esp;“嗯,是刑部查的。”郑渠道:“现而今差不多查完了吧,眼下就等个卫尊的口供,估计这几日也就有了。到时候案卷一写,往上一递,前后至多再有个十五日,就能结案了。”

&esp;&esp;“那么,”杨枝沉沉问:“若要翻这个案子,是不是得在这十五日之内完成?”

&esp;&esp;“嗯。”郑渠随口应了一声,忽然反应过来:“小丫头你要干什么!”

&esp;&esp;杨枝轻轻一笑,望向柳轶尘:“柳大人做不了的事,我替他做吧。”

&esp;&esp;三人作别之时,厨下又为郑渠送来一份面点,郑渠一边啃着猪肘,一边向那笼屉觑了一眼:“哎呦,做的这么丑,怎么吃得下,快拿走拿走!”

&esp;&esp;杨枝有些好笑,却听见柳轶尘道:“郑渠素来对面点很讲究,兔包眼睛点歪了一点他都不愿意下口。而且你别看他大老粗,手艺全京城的师傅也比不上。”

&esp;&esp;杨枝愕然,忍不住又多看了他一眼,目光落在他啃着肘子的手上,微微一顿。她头一次注意到,郑渠的十指竟然十分纤长,比女子也不遑多让。

&esp;&esp;次日一早,柳轶尘送杨枝等人出门,临告别,忽忍不住道:“你我的婚事……”

&esp;&esp;杨枝笑道:“五月左右是来不及了,六月那个日子我看正好,就六月吧。”见他眼睑微垂,长长的睫毛轻轻动了动,不知怎的,竟仿佛有一种说不出的委屈意味,不由补了一句:“急什么,我又跑不了!我在京城等你,早些办完了案子回来。”

&esp;&esp;半晓天色给他的眉眼染了一层幽芒,更为他添了几分清贵,然而那眼眶底下的深情却昭示着疲惫,他凝望她一眼,握住她双手,胸中蒿草疯长、蝶翼翻飞,临了却只是一句:“好,我会尽早回来。”

&esp;&esp;马车辘辘向北而行,柳轶尘将黄鹤给了杨枝,要走了郑渠带来的捕快。杨母虽相对年高,但这些年走南闯北,也练出了一身身手。是以四人干脆弃车乘马,轻装简行,速度整整快了一倍。

&esp;&esp;返京途中,吃食都是能简便简,多数时候不过在郊野用点干粮。有一回杨枝打开包袱取件物什,包中无意翻出几张面具来,是桑淮子留给她的。郑渠在一旁觑见,忍不住捡起一张,恰是肖似杨枝的那张脸,非但未现出丝毫愕色,还饶有兴味地仔细打量了一眼:“何人作的?”

&esp;&esp;“是下官的一个妹妹,懂些江湖把戏,大人见笑了。”

&esp;&esp;郑渠神色复杂,将那面具翻来覆去地看:“是块好苗子,只是……”忽然住了口。

&esp;&esp;“只是什么?”

&esp;&esp;“没什么。”郑渠撂下面具,起身拍拍手:“这饼子太腻了,沾了本官满手,我见前面反复有个小溪,先去洗个手!”

&esp;&esp;几人到京城时已是四月下旬,天气渐渐热了起来,街头卖起了各色凉饮,衣裳也换成了轻薄的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