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8岁孩子大脑发育迟缓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战斗(第1页)

刘梓煜向来机敏谨慎,他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出众,一旦团里成立什么专项调研组,他一定会被抽调,而且往往是组长。

在他的指挥下,他们并没有直接往北极塔上跑,而是先离开赤土城,在城外起飞,来了个突然掉头。

“那位叫祁白的老人,看起来确实不知情,”刘梓煜分析:“但这样反而更加奇怪,我们需要不受干扰的进行调查,才能得出最准确的结论。”

“我也觉得很别扭。”沈从善说:“明明其它的战争废弃物都被清理了,为什么独独留下那一具机甲呢?”

“而且,”刘梓煜思索着说:“积雪的厚度不对。”

北极塔的顶端高度是三千米,他们降落在北极塔顶端,一个一千多平米的圆形观测台上。

这个观测台中间有一圈围墙,那具残破的机甲忧郁的耷拉着脑袋,背靠着围墙坐着,身上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雪壳。

扫描显示,这附近没有生物,他们把驾驶舱落到地面,几个人走了出来。

刘梓煜观察了一圈地面。

“这个是最近才被放置在这里的。”他说。

沈从善拿着一个手持扫描装置,站在废弃的机甲边上,上上下下的扫描了一遍。

“几乎是一具空壳子,”他得出结论:“只有头部的装置还在。”

“头部是什么装置?”刘梓煜问。

“是一枚核聚变炸弹。”沈从善说:“这种老式装甲,头部都是核聚变炸弹。”

“啊!”李瑾瑜说:“难道是反叛军,想要再炸一次赤土城!?”

“不无可能,”刘梓煜说:“不管怎样,先把这枚炸弹拆除吧。”

“好。”沈从善说,他回到他们的控制舱,不一会儿,他拎着一个工具箱走回来。

“好拆吗?”李瑾瑜问。

“没问题。”沈从善把一个便携云梯椅固定到地面,把工具箱挂到椅子边,椅子升起,把他运到机甲的头部附近,大约两米的高度。

“这种老式核聚变炸弹,只要把激光锤拆掉就可以了,很快的。”沈从善一边动手一边说。

刘梓煜站在机甲边上,关注拆弹进展,李瑾瑜本想回去吃点东西,但一想到城外的小雪堆,又觉得还不是很饿,于是他百无聊赖的在塔顶走来走去,四处看风景。

“奇怪……”沈从善说。

李瑾瑜回头,看到一向冷静的好友,脸憋得通红。

“怎么了?”刘梓煜问。

“外面还有一层装置,”沈从善说:“我研究一下。”

刘梓煜凑过去一起研究,李瑾瑜也走到机甲边,他绕到机甲左边,又绕到机甲右边。

“咦?”李瑾瑜发现一个奇怪的东西。

“这个是……我们先别动了!”沈从善紧张的说。

“这是什么?”刘梓煜问。

“你看这里,这根线,连着一个即时启动装置,”沈从善指给刘梓煜看:“它配备了远程引爆和被动引爆,只要这根线路的信号中断,这颗核聚变炸弹就会立刻被引爆,我们最好还是通知总部,让设备组带上……”

“你们看,”李瑾瑜拎起一根连在机甲身后的线,说:“机甲后面还连着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