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戏腔长安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部分(第1页)

传讹,传出她嫌弃皇上所赠宝剑是负担累赘,那这二字可就是大不敬之罪,她这条命刚捡回来,可不能第二天就又还给老天,想到此,便忙改了口。

那寺人趋奉道:“大人果然思虑周全,难怪深得皇上青睐。”

一路无言。

这时引路的寺人顿住脚步,侧身拱手行礼,殷勤笑道:“明光殿就在前面,大人好走,老奴便在这里先退下了。”

“公公慢走——”韩文殊垂眸礼答。

她刚要迈步,肩上被人轻轻一拍,韩文殊蓦地一惊,忙抬头望去,是个容貌清朗、喜眉笑目的年轻人,看样子与她年纪相仿,正恍惚间,他突然伸臂轻捶向韩文殊肩膀,道:“你这么盯着我做什么?看得我直发毛。”

她心中暗暗叫苦,这人是谁啊?看起来好亲密的样子,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大脑飞速运转,她想古人说话间极少动手动脚,且这人说话不甚拘谨,就此断定这人应该是韩文殊旧友。

只是她连这人名讳都叫不出来,又如何能与之交流?

多说多错,不如敷衍过去。

“咳咳,在下昨日旧疾发作,一夜未眠,此时此刻实是无力与兄台多言——”

纪澄像是见到了怪物,瞠目结舌,打趣道:“子卿兄今日竟自称‘在下’,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还是鬼魂附了你的身?”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韩文殊听他提及“鬼魂附身”,勾起她心虚之事,身子不免僵硬,她额上冷汗冒起,嘴里发出几声干笑。

“时辰不早,我们先进去罢,等散了朝你我再聊。”纪澄抬头望了望天,将话题引开。

韩文殊求之不得,面色哀戚地朝大殿望去,只觉开启的朱漆大门如血盆大口,欲将她吞噬。

待韩文殊抬腿迈过最后一道门槛,前世摸爬滚打那么多年的萧晔的灵魂也难免颤抖了一下,只见这大殿虽不似二十一世纪电视剧中所塑造的那般金碧辉煌雄伟壮丽,但是其肃穆庄严的气氛却让她为之震撼。汉朝崇尚武力,尤其以汉武帝为首,直到晚年仍是穷兵黩武。她不知道如今这朝已开创了多少年,也不知道迄今为止走过了几个皇帝,但是这大殿中的每一道木梁、每一颗锚栓,都像是记载了历代皇帝每一次的运筹帷幄和杀伐决断,其中久经沙场的寒意叫她心生敬畏。

韩文殊震撼片刻,下一秒便收敛心神,她定睛细细观察,机敏地搜索着她所需要的信息。朝臣基本上都已就位,三三两两凑到一块似谈笑、似议论着。有几个主动朝韩文殊打招呼的,她都一一回应,盘算着能借此放慢脚步,多作观察。

只见龙椅左手边皆是黑袍儒生的模样,右手边则是一色的红襦武将,从后到前的官员腰间所佩戴的组绶亦是由短至长、由少至多。韩文殊前世还是不出名的小导演时,曾跑过不少剧组的场务和道具,对衣饰有一定了解,腰间绶带是一个臣子身份地位的象征,即绦带越长、佩绶越多,官位便越高。既然知道了这一点,韩文殊便不愁不知道站在哪了,她身着绛红色官襦,如此看来便是应立于右侧,再从这一侧慢慢观察,找一个适中的位置站着就好。

然而她走了许久,眼见就要走到最前头,仍是无人及她所长,她心中叫苦,原来那小婢竟没和她开玩笑,她果真是皇上身边的红人……

韩文殊万念俱灰,如行尸走肉一般在右侧最前站稳,身后那样貌似年过半百的同僚与她拱手行礼,她面目僵硬地回礼,便沮丧着脸不愿再多说一字。

身旁几人见她面色铁青,以是她旧疾未愈,纷纷客套几句也不再多言。

“皇上驾到!”

这时,寺人尖利的声音从韩文殊头顶上传来,悉悉索索的谈话声登时停止,大殿上一片寂静。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所有朝臣均面朝龙椅恭谨地迎接皇帝的到来。

韩文殊也随着大家一同跪下,口中念着这句不管是哪朝哪代都统一一致的口号。她偷偷抬眸,睨着上方,只见宝座旁一个寺人轻甩拂尘,昂首挺胸地站着。随后那个让她在这个朝代最为在意的人慢慢从旁步入。

“众卿平身。”是个极年轻张扬的声音。

“谢陛下!”

韩文殊紧张地抬起头,手心早已被汗濡湿。那个身着玄袍、头戴冕冠的男子从上俯视着身下众人,即便旒珠遮住了他的双目,韩文殊仍是感应到从他身上散发而来的少年的气息,是一种意气风发、神采飞扬的气息。

原来是个年轻的小皇帝啊。

韩文殊心中暗喜,这要比狡猾多疑的老皇帝好得多了,是个不错的开端。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寺人尖细而傲慢的声音再次响起。

右侧文官队列中,站在最前的一个大儒模样的朝臣目光阴冷地落在她身上,他身后的众位大臣们彼此对视一眼,目光如蜂涌一般纷纷落在韩文殊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