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山水田园情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部分(第1页)

结果这货出现了!

夏湘不由暗笑,不就是不愿意教女娃儿吗?不就是瞧不起女娃儿嘛?不就是在父亲面前拿乔儿想多谋些好处吗?

如今怎么就来了?夏湘当然知道其中原因。

近日自己才名正盛,这老头子出去一嚷嚷,说夏湘是他的学生,他自然会身价儿倍增。却少有人会去仔细盘问,这老头儿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给夏湘做先生的。

想给我做先生,你可知道自己的份量?

夏湘这样想着,却忍不住皱眉,口号喊得再霸气又如何?自己总归对繁体字有些陌生,且毛笔字写的相当难看。至于古文,更是一知半解,要说“才女”二字,自己还真是配不上。就连那两首诗,都是抄人家大能的手笔。

惭愧啊!

既然不能用渊博的学识将老头儿赶走,那就继续自己一贯的风格吧。简单、直接、粗暴、不讲理!

就地打滚,揪先生胡子,抓只屎壳螂夹先生书本里,这都是熊孩子做的事,夏湘这么高品位的人,对此不屑一顾。

所以,久久未曾现身的西席先生站在她面前时,她表现得十分乖觉懂事。

先生乐了,如此好忽悠,又能给自己带来好名声的学生,真是个宝贝!

胡先生捋着山羊胡须,眯眼望着夏湘,心里美滋滋地想着,将来不定有多少天潢贵胄抑或庙堂之上的大人物主动上门请自己去家里做先生呢。

就在胡先生憧憬着自己这个老秀才在幼儿教育事业上的辉煌前景时,夏湘开口了。

“先生,您打算教我些什么呢?”夏湘坐在下首,望着上首那位老秀才,摆出一副天真无邪又好奇的模样。心中却暗暗腹诽,弟弟们的先生便是几年前春闱会试的会元,轮到自己,怎么就找了个老秀才敷衍了事?还是个贪慕虚名、乔张做致的老秀才。

胡先生将笑容敛去,换上严肃耿直的模样。

“先读孝经,继而女则,再读女诫。”胡先生早有筹划,夏湘却头大!没想到这世上没有李白杜甫,没有前贤的诸多诗词歌赋,这些宣扬三从四德的玩意儿却一样不少。

若整日被这草包老头儿拘着读这些没用的东西,保不准哪一天,自己真就变回痴傻哑巴了。纯粹意义上的痴傻哑巴,质量保证的,不是赝品!

夏湘点点头,随手翻弄着桌上的孝经,指着那句耳熟能详的句子问:“先生,这句是什么意思呢?”

胡先生低头一看,这小妮子果然有些能耐,只一眼便抓住了整段文字的关键点。

于是,他望着那句“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耐心地解释着:“是说,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

第三十六章 这是个坑!

风起,拂过木格花窗上嵌着的明瓦,裹着一层初夏的暖热。

夏湘听着胡先生关于“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解释,恹恹地翻开旁边那本《女诫》,指着上头一段文字,继续问道:“先生,那这句又如何解释呢?”

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为妇德。

胡先生瞧了眼,又仔细解释着:“行为优雅闲适,保持贞洁,衣装整齐,行为有度,懂得廉耻,行动与静止都有法度,这就是所谓的妇德。”

夏湘指着两本书,茫然地问道:“有些人,为了供奉父母,拼命赚钱,甚至不惜累垮自己的身子,这些人到底是孝还是不孝呢?”

见胡先生愣在那里,夏湘继续问:“有些女子害怕累垮自己,累及身体发肤,却又无力侍奉双亲。最终,被迫无奈,沦落青楼,便成了不守妇德之人。这些人到底是孝还是不孝呢?”

老秀才懵了,断没想到,一个八岁的孩子竟如此牙尖嘴利。

夏湘见他不言语,便继续追问:“若妇德与孝道冲突,要遵守孝道还是妇德呢?”

这是个坑!

若说坚守孝道,便是否定了妇德,若说坚守妇德,便是否定了孝道。

明显,胡先生智商并不高,他沉默半晌,却寻不出个好的解决方法,为了打破尴尬,他糊弄着摆摆手:“以孝为先,当然要遵守孝道。”

两日后,夏湘拎着本《女诫》跑到父亲案旁,将小胳膊架在桌子上,笑眯眯地说:“父亲大人,父亲大人,先生教湘儿读书了。”

父亲抬起头,用手指蘸了些凉茶,轻轻揉了揉紧皱的眉心,笑颜慢慢舒展开来。

他伏在桌上,望着面前女儿肉乎乎地小脸儿,欢快地问:“读了什么书?”

“《女诫》!”夏湘朗声应着,同时“啪”地一声将一本女诫扔到桌上,吓得父亲眉心一跳,本能地给那本书腾出一小块地方来。

夏湘伸出小舌头,舔了舔圆圆的手指,踮着脚将书页碾开来,指着上头关于“妇德”的解释,十分严肃地对父亲说:“胡先生说,若家里穷的饭都吃不上,便可以舍了妇德,去青楼唱小曲儿。”

“砰”地一声,父亲宽厚的手掌狠狠拍在桌案上,夏湘轻呼了一声,向后退了几步,怔怔地望着父亲,脸上透着惊恐。

然而,她心中却暗暗欣喜着,想来,不会需要太多时间,胡先生便会卷铺盖辞馆,离开夏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