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桃李春风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灯翻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部分(第1页)

谢丞相想伸手细细描绘这画中的景色,又唯恐毁损了这画,他的双手轻颤,语带沙哑地问道:“侯爷这画是从哪里来的?”

“欢喜镇上一名掌柜所赠。”顾寒昭毫不隐瞒道,谢丞相难以置信地望向他,没想到这幅画竟流落到了欢喜镇上,还被不识货的掌柜随手赠送,不过也正是因为掌柜此举,才避免了这画被判为赝品的命运。

“真是好画。”谢丞相真心称赞道,但心中却有几分惋惜,只叹自己没有如此好的运道。顾寒昭见他心痒难耐的样子不厚道地在心内偷笑。

“这画起初我也不知晓是否是真迹,后来便请了辛子安辨看,没想到他一眼便看出这画是真迹。”顾寒昭解释道。

“辛公子真是慧眼如炬。”谢丞相虽然嘴上夸着,可注意力却全部停留在那画上。

“此次我带画前来谢府,并不是只让相爷鉴赏的。”见顾寒昭说到了此行的目的,谢丞相不得不将目光从画作上撕了下来,勉强维持着一国丞相的气度,不允许自己再看那画一眼。

“那,侯爷此行来谢府是为何?”谢丞相喝了口热茶问道。

顾寒昭只当自己没有看到谢丞相口是心非的样子,将手中的画轻轻卷起道:“我是个粗人,若不是子安指出,只怕我会当这画是赝品随意丢弃。”

谢丞相被随意二字揪住了心神,面上虽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耳朵却忍不住伸长。

“所以,与其将这画放在我手中,不如将这画赠予相爷,不知相爷意下如何?”顾寒昭还未说完,谢丞相差一点便满口答应了,只是他还尚存几分理智,很快又将心中的念想压了下来。

“当然,”顾寒昭一顿,补充道:“这画也不是白白送的。”谢丞相眉心一跳,心道果然来了。

“当时那掌柜送我此画时,曾求我一件事。若是此画最后由相爷收去,希望侯爷能完成那掌柜的愿望。”谢丞相一怔,没想到对方的要求竟是这个。一个小镇上的掌柜,他的要求即使大过天去,以顾寒昭的能力也应当是轻而易举地便能完成。顾寒昭此举实在不明智,若他满足了那掌柜的请求,再以此画为筹码获得对自己更有利的东西也未尝不可,可他偏偏不愿做这个中间人。

谢丞相在心中叹了口气,顾寒昭此举让自己更无法拒绝。

“那掌柜求了何事?”谢丞相问道。

“那掌柜先人曾因犯错被族中除籍,如今他想回到凤首洲。”顾寒昭也没有隐瞒,随后又道:“我派人查过,那掌柜的先人犯的并不是什么大错,只不过是因为不小心得罪了京中权贵,族中为避祸事便不问青红皂白地将之除籍。此事并不是那先人的错,反倒是权贵以势压人。”

谢丞相挣扎了片刻,终究抵不过谢怀安三个字,默默将画收下,只道会派人去查探此事。顾寒昭见他答应了便也不再说什么,端起还有些热气的香茶喝了一口。

谢丞相见顾寒昭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心内叹气,果然是好成算啊,此时他若再有请求只怕自己更不好拒绝,可就冲着他这份成算,自己也愿意听上一听。

“其实今日除了画作一事,我还有其他事想与相爷相商。”顾寒昭放下茶盏道。

谢丞相早有所料,只是示意对方继续,顾寒昭见状也没了顾忌,继续道:“不知相爷觉得五皇子如何?”

谢丞相诧异地看了对方一眼,疑惑对方为何突然提起了五皇子,皱眉道:“皇家之事岂是我等能够非议的。”

顾寒昭察觉到了他眼中的闪躲,也不避讳,反倒笑言:“我倒是觉得不过尔尔。”

谢丞相没想到对方竟如此大胆,随即释然,在见顾寒昭之前他就已经有了准备。现在顾寒昭问出这番话来很显然是对储位有自己的考量,只是不知他心中属意的究竟是哪一位,还是想取而代之?

“已成年的只有两位皇子,但以他们的能力都难登大宝。”顾寒昭直视着谢丞相的双眼,不让他有机会避开。

“侯爷慎言!”谢丞相一怒,高声打断道:“侯爷可知我谢家为何自武昌帝起便能屹立不倒?”谢丞相见对方已经停了下来,缓了缓语气继续道:“侯爷也说过我谢家是纯臣,谢家不管最终坐上那个位子的是谁,又用的什么手段。我谢家只忠于最后坐上那个位子的人,无论他是谁。”

顾寒昭忽而一笑,前世凤昱的登基之路走得并不顺畅,但他能走到最后有很大的原因是谢家曾在暗中相助。这谢丞相确实是纯臣,但他的族人未必,在家国大事面前他们或许有很好的觉悟,但更多的只怕是对家族的担忧。

若五皇子登基,这朝堂之上只怕不会再有谢家的地位,赵家也会费劲全力将谢家铲除殆尽。诚然如今的宣武帝为了制衡并没有厌弃谢家,可今后呢,谁又能保证五皇子在有赵家扶持的情况下不抛弃这遍及朝野的谢氏子弟和时时制约他行事以及其母家的谢家呢。

“相爷所言甚是,那么依相爷所见,五皇子是否有那个才干登上至尊之位?”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即使五皇子伪装地再好也逃不过这个已经历经两朝之人的眼睛。五皇子表现得越是谦恭就代表他的野心越大。

谢丞相心中也是五味杂陈,他忍不住想起曾与谢家有姻亲关系的殷家,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便能让一族上下都成为刀下亡魂,这样的赵家,在这样的赵家羽翼之下长大的五皇子都太过可怕。

☆、第四十七章

“谁有资格登上大宝自然由当今圣上定夺,我们作为臣子的又何必置喙。”谢丞相虽然心惊,但还未被顾寒昭彻底绕进去。对赵家及五皇子的一些行事他虽也有不满,但如今却不是说这些的好时机。

顾寒昭好似没有察觉到谢丞相言语中的抗拒,继续道:“赵皇后把持后宫,除却已经成年的两位皇子,如今安然出生,活到现今的只有三位皇子。”顾寒昭知道若谢丞相真对他所说的不满,必然不会继续安然地坐在自己对面。

“这三位皇子中,六皇子身有残疾,即使才干出众也无法继承大统,十皇子性情暴戾,即使有幸登上那个位置也只会成为一名暴君。那么剩下的便只有十一皇子。”顾寒昭看似气定神闲,双眼却始终紧盯着谢丞相。

“侯爷若是想来游说老臣的,那大可不必说了。今日之事我只当做没有发生过,这些话也不会传入第三个人的耳中,侯爷请回吧。”谢丞相叹了口气,诚然顾寒昭说的都属实,可那又如何。但凭几句话便让他谢家赌上全部身家性命扶持一个连性情都还未定的皇子吗?

“相爷,若不是推心置腹我绝不与你说这些话,既然十一皇子之前的诸位皇子都无法继承皇位,那何不试一试呢。”顾寒昭诚恳道:“十一皇子既无母家又无外戚,更何况谢家被打压了这些年,相爷难道就没有不满吗?”

谢丞相见他这番作为也是叹了口气,道:“侯爷,老臣也与您推心置腹地说一句,十一皇子既不是嫡出又不是长子,在诸位皇子之中也是表现平平。更何况他如今年岁还小,性情未定,未必会比他的那些兄长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