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袅袅炊烟的唯美诗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部分(第1页)

柳树村离林大山住的江家村并不太远,两个时辰左右大家就到了。虽说是集市的最后一天,但热闹的程度却一点也不减,一大早街上人就已经很多了。

林大山把车牵去相熟的人家寄存,大家出来得早,还没吃早饭,江涛就先领着一行人去找个铺子买早饭吃。李金云原本是柳树村人,后来嫁到了江家村,他对柳树村熟得很。

一行人径直到了一家面馆,店面小小的,生意却很好,店里的桌子都有人坐着,不过没一会儿就有空位子了,这时候林大山也回来了。

今天,金云的心情特别好,高兴地对顾秋说:“别看这家店破破小小的,人家历史可悠久了,据说传了好几代的百年老店,他们家的面可好吃了。他们家的招牌菜是秘制牛肉面和肉酱面,当然其他的也很好吃,每回回柳树村;我呀,都会来吃一顿。看看墙上的牌子,想吃什么?”

顾秋看看看墙上的菜单,牛肉面和排骨面骨的价格真不便宜,都是八个钱一碗,这都能买一斤肉了,顾秋还犹豫着,林大山就说买牛肉面吧,这个好吃。于是就点了六碗牛肉面。

不愧是百年老店,面的量很足,有满满一大海碗,上面铺着好几块卤牛肉,撒着翠绿的葱花,不管是看着还是闻着都让人垂涎欲滴。顾秋加了点辣子,喝了口面汤,就马上被美味给征服了,埋头苦吃。没一会儿桌子上就只剩下六只空荡荡的碗里,连七岁的顾冬也把面吃得干干静静,肚皮撑得滚圆。

付了帐,一行人就在大街上慢慢走着,一面逛一面消食。街上更热闹,摊子把路的两边都摆满了,卖什么的都有,有猎户从山里猎来的孢子、山鸡等野物,有人找屠户杀猪,自个摆摊卖肉,有挨着河的人家捕了鱼来卖,还有卖炒瓜子、糖炒栗子的,那香气引得不少人等着买。更别说卖灶糖的,卖炒米的,卖米面的,卖布料的,卖针线汗巾子的。快过年了,庄户人家辛苦了一年,就等着在年前好好享受一把,这个时候也不会抠着手里的钱,都到集市上来买东西了,更何况这是集市的最后一天。所以这街上真是人挤人。

金云怀着身子,江涛就小心地护着他慢慢地逛。而顾冬则闹得很,横冲直撞的,所以大家就就分开走,约定了碰面的时间、地点就分开了。

顾冬一到街上就像鱼儿进了水,看着那些零食小吃就拉都拉不住了,直往人群里钻去。林大山又对他宠得很,不一会儿,他的手里就已经拿了包糖炒栗子、香瓜子、大串的晶莹剔透的冰糖葫芦、冻柿子冻梨等等,现在正围在一家卖麻花的铺子边。

顾秋拉了拉林大山的袖子,“别惯着他了,都买了这么些东西。”

林大山老实地笑笑,“没事,反正家里也没什么年货,孩子喜欢就买点吧。再说麻花也是需要的。”

听了林大山的话,加上旁边顾冬可怜巴巴的小眼神。顾秋只好也同意了,“老板这麻花这么卖?”

“五个钱一斤,我这麻花是上好的,上面还有芝麻呢,香脆得很呢”,麻花糖的人递了一块给顾秋尝。

顾秋尝了尝,味道还不错,又香又甜又脆,“这麻花挺好的,老板便宜点,八个钱,我们来两斤。”

买麻花的人听了笑着对林大山说:“哈哈,兄弟,你这哥儿可真会过日子,识货。今天也是最后一天集市了,两斤九个钱好了,我再给你加两跟。”卖麻花的包好麻花,系上个绳给顾秋拎着,还另外给了顾冬一根拿在手里吃。

顾秋是过过苦日子的,过日子总俭省些,更何况年后结婚还不知林大山要花多少呢,就勒令那一大一小不准再乱买东西。

在顾秋的带领下,接下来的事可就快多了。过年肉铺总是最红火的,顾秋先去了肉铺,买了个大肘子,看这猪肉颜色淡红,肥瘦适宜,反正接下来总是要用的,就一口气买了五斤,还买了些骨头,肉铺老板见他买得多还送了小半块猪肝。

过年是一定要吃鱼的,吃了鱼,年年有鱼。顾秋的家乡在南方的一个水乡,鱼虾都是他的拿手菜。他挑了一条草鱼,打算过年的时候露上一手。

除了肉和鱼,还买了几斤白面,豆腐,各味调料、还有虾皮,还有过年用的春联、鞭炮。顾秋本来还打算买只活鸡,不过林大山说村里有人家养了鸡,到时候回村里再买。买完这些就差不多了,不过林大山坚持又去糕点铺买了一包白糖桂花糕才罢。

把要买的都买完了,三个人才往原来的面馆去,刚刚大家就约定在面店门口碰面。到了门口,顾秋吓了一跳,江涛买的东西可不是一般的多,大包小包的,竟然还买了一只羊。

“江大哥,你怎么买了一只羊呀?”。

李金云听了无奈地瞅了眼江涛,江涛笑着说:“这不是金云怀孕了吗,我买只母羊,再过再过三个多月就产仔了,到时候孩子就有奶喝。嘿嘿。大山你去领车,我们就回去吧,这时候回去时间也正好。”

于是,一行人空手而来,满载而归了。

第4章 过年啦1

转眼就到三十了,今天是个大日子,村里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息。不过今天,大家可有的忙活呢,要准备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可不容易。

一大早林大山就被顾冬拉着去门口帖春联和福字去了,春联和福字都是上次在城里买的。春联上写着“花开富贵,竹报平安”,虽然简单却最是适合不过了。顾冬在一旁端着浆糊,林大山负责贴。浆糊刷得厚厚的,把福字和春联紧紧地贴在家门上。

一贴好,顾冬就跑进屋里把顾秋拽了出来,笑得跟朵花似的,“哥,你看,我们贴的怎么样?”

顾秋上下打量了一下,“嗯……贴得很正,不错。贴好了,你们就赶快进屋吧。外面这么冷,大过年的可别感冒了。来,你们俩都进来给我帮忙。”林大山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诶,我们马上进来。”

顾冬拉着顾秋的手,笑嘻嘻地问,“哥,我做什么呀?”顾秋看着他那调皮的样子,想了想就让他负责烧火。顾冬一听乐了,“哈哈,哥哥对我最好了,烧火最暖和了。”林大山宠溺地看着顾秋,笑着说,“那我就帮你打下手吧。”

刚刚顾秋就已经把骨头汤炖上了,骨头汤熬得越久越好,所以顾秋一早就先炖上了。三人一进厨房,灶上的汤已经在沸腾了,林大山把灶膛里的柴火拿出一些,再让顾冬看着火。

顾秋在炉子上烧得火也开了,顾秋让林大山把放在桌子上的装着新鲜的刚刚刮干净毛的的猪肘子的木盆拿过来。顾秋想去把沸腾的热水拿过来,但被林大山喊住了,“放着我来,这种事让我做就好了,你别烫着。你指挥我就行。”顾秋听了林大山的话,心里泛起淡淡的甜蜜。

林大山把热水倒进盆里,用长筷子不停翻动这猪肘子,不一会水面上浮起层血沫,顾秋撇掉血沫,把猪肘子捞出来。林大山自觉地赶忙把那盆脏水拿去倒了,然后把木盆洗干净再拿回来。

顾秋让力气大的林大山用菜刀把猪肘子切成两半,但没完全切断。顾秋去拿了一个陶罐,林大山一看,陶罐里放着一个香料袋,林大山指着袋子朝顾秋好奇地问:“这袋子里装的是什么?”

顾秋一边回答说:“里面是一些香料,有姜、桂皮、八角、花椒之类的,这肘子今天卤着吃。”一边加了些热水放进去陶罐里,又到了些酱油,把陶罐放到了之前烧热水的炉子上,香料煮了大约有一刻钟,顾秋再把猪肘子放到陶罐里炖。

猪肘子是林大山的最爱,以前他阿爸还在的时候,家里有钱了就偶尔做一次,大部分都进了林大山的肚子,后来他阿爸、阿爹没了之后就没人给他做过了,如今他的未来小哥儿也给他卤肘子吃,不觉咽了咽口水,傻傻地笑了

顾秋看见林大山脸上呆呆的傻笑,有点无语,这肘子的魅力也太大了吧。他心里暗暗记下,林大哥喜欢吃肘子,以后有机会得多做些。

猪肘子起码得炖六七个时辰,顾秋嘱咐顾冬留心看着火,顺便递给林大山一大碗煮好的栗子,让他把栗子壳儿和里面的皮去了,待会儿好烧鸡吃。这栗子煮之前已经开了口子,剥起来挺容易的。林大山接过顾秋手里的碗,洗干净手就坐在炉子边上慢慢地剥着。

这边顾秋麻利地把鸡块用葱、姜、酒、酱油腌上了。忙完这些,顾秋把上次城里买的白面拿出来。白面这种精细的粮食,庄户人家也不是能天天吃的,顾秋珍惜得很,小心地舀了一小碗面粉放到木盆里,又倒了些水,就仔细地揉起面来。等揉好了面,把一块干净的白布巾盖上,让面发一发。等忙完了这些,顾秋才有空停下了喘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