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家乡的明月作文400字左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章 名不虚传(第1页)

节目排练的很顺利,唯独京剧伴奏是个难题,李玲和广林二胡都拉得不错,可就是拉不出京剧那个味。

李玲说:“文佳你别不好意思说,我和广林这伴奏实在不像京剧,咱们得另外找人。”

文佳说:“不行我唱歌就是了。”

李玲说:“你的京剧是亮点,不能舍弃。”

培元说:“咱们街坊小裁缝京胡拉得怎么样?”

文佳说:“我在街上听过,水平相当高,只是不知是小裁缝拉的,还是老裁缝拉的。”

培元说:“我们去拜访一下不就知道了。”

老裁缝姓卢,年轻时在北京也算名票,据说曾给马连良拉过琴。现在是街道制衣店的裁缝,小裁缝是他儿子,名叫卢全,只因身体虚弱,初中毕业就不上学了,跟他学裁缝,连个临时工也没混上。听培元说明来意,爷俩都很兴奋。

小裁缝操起胡琴就像变了一个人:“什么调?”

文佳说:“e调吧。”

“来哪段?”

文佳说:“阿庆嫂的风声紧吧。”

一曲终了,连一向排斥京剧的培元也觉得十分美妙。

老裁缝说:“调门有点低了,升半个调门试试。”

小裁缝调弦的功夫,老裁缝架起一面小鼓,又递给培元一面铜锣,培元连连摆手。裁缝爷俩的配合十分默契,文佳得觉这是最舒服的一次演唱。当下约好,每天晚饭后来练唱。炜煜来学打鼓,培元觉得这个主意好,总算让炜煜有点活儿干。

第二天上午,文佳拿着几份抄好的长征组歌曲谱,大家经过筛选,决定就唱过雪山草地,李玲拉手风琴伴奏,其余八个人合唱,文佳和培元领唱。虽然人少了点,但有那个意思就行了,关键是领唱,一定得出彩才行,文佳一再叮嘱培元,一定认真练习。

培元走在巷子里,老远就看到奶奶站在大门口张望。

培元过去问:“奶奶你看什么呢?”

奶奶说:“看人呢,正想找个人去学校叫你呢。”

培元边走边说:“什么事啊?”

一进屋,看到章程笑眯眯的站起来要和他握手。培元赶紧过去,两个人紧紧握手。

培元说:“您这么来了,真是稀客啊。”

章程说:“我去云南出差回来,经过安平。”

培元说:“您怎么找到家的?”

章程说:“我坐三轮到一中,拐进清风巷打听丁培元家,两个小朋友就把我送到家了。”

培元:“我去学校喊他们几个过来。”

章程说:“不要惊动那么多人吧,我希望现在大家都遗忘了小妹才好,我只想到家里来表达一下我们全家的谢意,方便的话拜访一下江院长。其实我先去过一中了,而且还拍了几张照片,回去好跟小妹交代。”

爷爷说:“你的时间这么计划的?”

章程说:“我想赶下午四点的车走,到年底了,单位事挺多。”

培元说:“章叔你看这样好不好,您吃过晚饭走,反正明天到北京就行,不差那几个小时,不为留您吃饭,江院长就在家住,晚饭时您就能见到她。”

章程说:“那就太麻烦了吧。”

爷爷说:“你妹妹和我也得算同事,和培元有师生之谊,你就不要再客气了。”

午饭后,爷爷雷打不动睡午觉,培元陪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