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晴雯种田记系统免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部分(第1页)

宫嬷嬷背过身,手不禁抖了两下,强笑一声:“我这就去厨房吩咐他们用心准备,这起子下人不时刻盯着便耍滑头。”她一面说一面往外走,走出去关上门的那一瞬间,两行老泪顺着她脸上纵横纠结的沟壑缓缓流淌。

下一刻,她左右瞧了两眼,见没人,便迅速擦干泪,用汗巾子摁了摁眼睛,重新把脸一板,神色肃穆,又恢复了那副古板刻薄的苍老模样。

“郡王,公主吩咐了,就不留您吃饭了。劳烦您把小小姐的行李派人送来公主府。老奴还要去厨房,就不陪您闲磕牙了。”宫嬷嬷冷淡地对水溶下了逐客令。

水溶一愣,复又一笑,露出惯常温雅淡定的笑脸:“我只怕晴雯姑娘在公主府住得不惯,我出门时祖母吩咐了,要准时带晴雯回家吃饭。”

“家,公主府才是她的家。”

“哦?还有我不知道的隐情?”

“明人不说暗话,郡王也不必抬出老太妃,想她当年和我家公主也有两分香火情,想必不会怪公主把小小姐留下来。”

宫嬷嬷明显又要送客了,水溶眉头紧皱,这大长公主行事总是出人意表,他巴巴送了人来,公主扭身就把他打发了。圣上交待他的事情只怕难办了,若是当事人都不想翻案,纵容是圣上也难以化解这尘封多年的纠葛。

有心无力,奈何天!

第57章

只因当年局势复杂,即使圣上心知肚明驸马一案有猫腻,偏偏阴谋算计阳谋,对方用了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轻易地打乱了一盘精心布置的好局面。

为了不惊动太上皇,圣上只能命水溶悄悄地查,偏偏这事不管怎么查,最终总是会惊动太上皇的。譬如晴雯回归一事,大长公主开了府门进宫向圣上请旨意,只说多年在庙里养病的孙女如今大好了,请圣上垂怜公主府遗脉,赐予封号。这借口找的简单,简单得你一眼看穿便可以说不信,但你不信还不行了。

圣上问大长公主:“此事便不查了么?”

“圣上要查,本宫拦不住,只是上头还有人拦得住。肉都烂成灰了,何必再扒拉出来。”

“朕不甘心,老师和老驸马两条人命就这么没了。姑母您难道不顾忌老驸马的清名了。”

“人都死了,要甚名头,能吃还是能下饭?活人的玩意,别牵扯到死人身上。圣上要查自去查,如今只不要扰了我和孙女的清净,其余我也管不着。我能活几年便看几年,守不住了就利利索索地撒手。我这辈子享受了人间极致的富贵,便做好准备承受极致的痛苦。圣上你呢?”

“罢!罢!罢!!!”

圣上御笔亲封晴雯为清河县主,隔外开恩赐予每年俸银二百两,禄米一百一十斛,俸锻十匹。大长公主谢了恩,领了旨意扭身便回了公主府。

不说公主府名下的产业,只大长公主一人一年的俸银便多达上千两,她替孙女讨个名头,不是差这点银子,不过是为了替这孩子正正名,堵了世人的嘴。便是堵不住他们的嘴,凭着权势也要压了他们。有权不用,过期浪费。

大长公主讽刺一笑,出了宫门,被宫嬷嬷扶着上了公主府的马车。

公主府这一出,着实将京城上下好生吓了一跳,各种传言众说纷纭,谁都插一嘴说自己有秘密消息。年轻的一辈倒是对这位大长公主知之甚少,一问家中长辈,个个讳莫如深,闭口不谈,再问,便都吓得说不可随意议论皇室。

北静王府家中的老太妃也拉着孙子问:“晴雯丫头哪去了,你把她藏哪里了,快让她出来陪我玩。”

水溶无奈苦笑:“她祖母接她回去了,此刻人在公主府里。”

“咦?”老太妃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一会嘟着嘴道,“我怕那人,那人真坏,都一把年纪了还和我抢一个丫头。”

“您要上门去讨人吗?”

“不敢,可不敢去。”老太妃连连摆手,叹口气,两手背在身后慢悠悠地回屋了,一面走一面哀叹,“好好的孙媳妇又飞走了,荣哥儿真没用,不顶用啊!现在的后生不顶用啊!想当初老王爷跟着太。祖马上得天下,一进京城就迷倒了无数少女……”

水溶一脸哭笑不得,这是哪跟哪啊!明天就要启程去南方了,实在是不放心把祖母一个人放在家里。

这天的晚膳,水溶特意留了下来,陪老太妃,座上还有贾环。贾环见水溶难得出现,愣了一下忍不住缩了缩脖子。水溶轻轻抬眸看他一眼,他连忙做正襟危坐状。

老太妃拿了筷子敲水溶的头:“不准你吓他。再吓人,以后,你别陪我用膳了。”

贾环唬了一跳,嘴里忙替水溶辩解:“奶奶,我只是刚被汤烫嘴了。”

“乖,慢点吃,不够了让厨房再准备。”老太妃摸摸他头上的发髻慈爱地笑道。

贾环刚想抱怨说自己的发型被弄乱了,余光瞥到水溶丢过来的眼刀,连忙闭紧了嘴巴,作鹌鹑状。

水溶从老太妃碗里夹走一只水晶虾,轻声道:“大夫说您要少吃鱼虾,今天的菜单是谁准备的,不用心,下去领板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