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农女喜嫁八字图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部分(第1页)

“翠儿堂姐……”四个挨着的背篓旁边,愣神中的童翠儿瞧见童枝儿和童珠儿对她挥手,脸上挂着的是甜甜的笑意,不由得也跟着笑了,抱起脚边还剩下的一点儿草,脚步急促的往三人那边走。

回程的路上,童朵儿等人都很照顾着童翠儿,时不时的就停下来歇歇脚,休息一会儿,然后就轮流扶着她一道走。

或许是因为回程的心境不同,童翠儿觉得这条路也没那么远了。

还没到傍晚,四人便回到了童家院子里。

童朵儿第一个放下背篓,然后帮着三个妹妹依次将背篓给放下来。这时候,老太太听得声响从屋里头走了出来,翻了翻背篓里的草,满意的点了点头,“朵儿,你们几个把草给剁了,喂一些给小猪崽,其他的草就这么抱了喂给别的猪。”

童朵儿答应了一声,去了猪圈旁边的地方,不一会儿童枝儿就瞧见她提着一个剁猪草的木敦子和锈迹斑斑的菜刀出来。

“翠儿回来了。”林氏心里记挂着头一回打猪草的童翠儿,在屋里头做了会儿五叔童知义的新衣裳,听到声响也是很快就过来了。童翠儿几个去村子里打猪草,她在老太太屋里头说了会儿话,将老太太哄得眉开眼笑的,便将老太太买给五叔的料子抱回了自己的院子,打算快些把衣服给做出来,好让老太太更加的高兴。

“娘,”童翠儿回头叫了声,接着便帮着童枝儿几个把草从背篓里拿出来,好让童朵儿方便一些。

林氏见童翠儿的动作有些吃力,脸上红红的还冒着汗,十分的心疼。若不是老太太还在一边看着,她铁定是要拉着女儿回屋里头歇着的。

第26章 挑拨

童翠儿的主动,很是博得老太太的好感。

林氏瞧见这点,忙道:“娘,你前头还担心翠儿做不了什么事,瞧瞧她现在多能干。”

“是那,翠儿丫头是个能干的。”老太太笑道。

突然地,林氏瞥见童翠儿走路的样子有些奇怪,慌声道:“翠儿,你怎么了?”她喊得有些急,倒是叫一旁的老太太吓了一跳,瞧着林氏的脸色也有些不好起来。

林氏虽然心中很是担忧女儿,却也注意到了身旁老太太的反应,当即便折了身子,回头轻声道:“娘,我太心急了,吓住了娘,媳妇给您陪个不是。”

说着,林氏便躬了躬身子。

老太太念着林氏手里头还有童知义的几件衣服,且她道歉的态度也算好的,脸上神色稍解,转向童翠儿,“翠儿丫头,你这是怎么了?”

“叫奶和娘担心了,我没什么事,就是没走过什么远路,脚底起了泡。好在大姐她们找了草药替我敷了,大约用不了几天就会好。”童翠儿笑了笑。

林氏没注意她后面说的,一颗心全放在她前面几个字眼上。

“走远路?就是打猪草而已,走这么远的路做什么?朵儿丫头,你是不是见翠儿丫头没做过活,故意这样待她的?”林氏色厉内荏的瞪着童朵儿童枝儿童珠儿三人。大房的林氏与四房早在牟银子那件事上闹僵了,一旦有机会能够奚落四房,找四房的茬,恶心童知信和方翠微以及可恶的童枝儿,林氏自然是十分乐意的。

童翠儿心中一跳,娘这是要找大姐她们的麻烦,才想开口,林氏却是一个冷眼看过来,叫童翠儿心中一抖。

若是她与娘常反调,娘以后一定不会像现在这般疼她了。

童翠儿低下头,不敢看向对面的童朵儿三人。

林氏这么一说,老太太瞧着童朵儿三姐妹的眼光便有些犀利起来。

童枝儿欲张口,谁想林氏却是抢先一步大声道:“娘,枝儿这丫头嘴刁得很,她要一开口,即便是黑的,也能说白了。”

老太太也想到了她折腾方翠微那回,因着童枝儿三番四次“捣乱开口”,童老爷子没少说她,心中立刻就来了气,语气十分不好的说:“朵儿是个老实的,你来说。”

童枝儿慢慢的退回童朵儿身旁,低声道:“大姐,奶和大伯母明白事理,知晓你是从来都不说谎的人,大姐只管把事情说明白就好。”

怒中的老太太和林氏,童朵儿有些胆怯和害怕,听了童枝儿安慰的话,童朵儿微微安心。

对面的林氏挑了挑眉,对童枝儿恨得要死,老太太没听出她话里的意思,她可是听得明白。童枝儿这是给她们扣了一顶明白事理的帽子,童朵儿说完后,她们若是质疑,那便不是明白事理的人。

所以,为着明白事理这顶帽子,她们只能相信童朵儿的话。

林氏咬牙切齿,心中很是不甘。

那厢,童朵儿已经开口说话,因着还有着三分怯懦的缘故,她声音不大,甚至有几分颤抖,不过意思却是叫老太太和林氏听了明白。

“奶说要在村里里寻最好最鲜嫩的草回来给小猪崽吃,我知道村子南边十公里的地方,长得草是最好的,所以就带着翠儿她们往那边走。奶要是不满意,我们明天就不去那么远的地方。”

童朵儿说完,委委屈屈的低下头,再也不看老太太和林氏一眼。

童枝儿眼睛明亮,大姐最后那句说的好哇。

老太太之前见到这些寻回来的猪草,那欣喜满意的模样可不是装的,她会舍得叫她们再不去那里?

显然不可能了!

“朵儿是个好丫头,她说的自然做不得假。”老太太瞧着童朵儿三人,话却是说给林氏听的。

林氏咬了咬下唇,上前一步,将童朵儿给扶起来,和颜悦色的道:“朵儿丫头,伯母误会你了。我太心疼翠儿了,打小便没让她做什么重活,远路也是不让走的,我心疼她,你不会怪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