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出建章生肖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部分(第1页)

一时骑兵列起阵型,三人一组编成尖锥队形,各自照应看顾,只看着前队有令旗摇摆,众军兵皆正盔整甲,催马向西而去。

这七八百骑军一路疾行,眼看前方便是一片开阔,赵慎正道:“此处地势开阔,马匹好施展,迎敌甚好。”迎面就有一队骑军撤下来,领头的将官见了赵慎,拜道:“将军,西燕军到了。”

赵慎问:“如何?”

那将官道:“我等遵将军令见在前头埋伏,见来了敌军,便以马尾栓树枝在道路两厢扬起尘土,欲待其迷惑,迟疑不敢进时再行出击。不料对面领军的竟不上当,我看敌我多寡相差太多,便先撤了下来。”

赵慎听了,也微微意外,自语道:“这却是谁,倒有些眼力。”转而道,“不妨,你归入队列,我们且去会他一会。”

此时裴禹已带周遭几十人登上一座高地,面前便正是两军对峙的战场。西燕军阵型齐整,前列是一排盾甲,将其后的列阵掩住不见。一旁有参将道:“闵彧将军遣人来报,队列俱已排好,请监军放心。”

裴禹见得两方皆以列下阵势,微微点头,只凝神观看,不再言语。

他原本欲行突袭,但半途见赵慎已布了防线。这倒也并不出乎意料,趁乱偷袭本是骑军的本行,赵慎必也时刻防着不教旁人以彼之道还治彼身。这一击不成,便安下心只待两军正面交锋。

只见两军皆缓缓而动,两厢又向相近处移动了些许,两军相对不过一里却只相峙而向,都不见动作。

突然间,东燕军中见数十骑兵从阵中冲出,直向西燕军侧翼而去。电光火石之间,已驰到阵前。如是迅如飞雷的速度,可谓高地上众人今日才见,更何况快速机动中冲锋阵型仍严谨不乱;一时听得有将佐倒吸凉气之声,只裴禹丝毫不动,目光如炬。

目下西燕军却似并不惊慌,反而闪开一条通道,竟将那队人马让进阵中。接着阵列一变,步军后骤然闪出百余骑兵迎截,将东燕冲阵的人马围在当中。裴禹轻笑道:“看来赵慎轻骑乱敌阵脚的把戏,此番终是不灵了。”只见阵中西燕军众蜂拥而上,四周流矢纷纷,情势便急转直下。

却说赵慎领兵突进,面前却突然闪出数倍于己的骑军,立时明白对方早有准备。他孤军诱敌,险情也见得多了,此时也不慌张,反向一旁元贵冷笑道:“回头倒要查问查问今日对阵的是谁,当真有些眼色。”

元贵横槊喝道:“管他是谁,都是一般。”言犹未尽,西燕军已围拢冲杀到跟前。赵慎见已是近身肉搏,从马胁下抽出直刀,锋刃在日光下骤现寒光。

虽然两方骑兵都是轻装,西燕军数目又众,可两方战力,只一交锋便现高下。其时世上多见的多是重甲骑兵,西燕军骑兵中的精锐,亦是以此见长。这重甲骑兵,强在力猛甲坚,步兵若遇着便难于阻挡。阵中明光铠一出,便是赫赫军威令敌胆寒。如今世上,恐怕也只有赵氏的骑兵偏反其道而行,不但马匹不着披甲,骑兵将士亦不着重甲;乍一看,这骑军装制简陋单薄,可一旦上阵交手,才让人知其中的厉害。

洛城骑兵自本朝太祖年时大将赵衍建成。赵衍初建这骑兵时也不曾想要别出心裁,只是重甲装具分量沉重,需得高大健硕的马种,才扛驼得住这铁山般的分量,况且甲具的锻造维护便均耗资昂贵,以赵衍当日的家底要维系这样一只战队谈何容易。起初勉强拼凑的队伍,常是甫一与人交手便被冲撞得七零八落。然而,赵衍也正是在早年被追击奔逃的狼狈之中,悟出了以快制敌的门道。从此索性舍弃重甲护具,转而取机动灵便的巧劲。

说来骑军训练之难,其实远胜步军。前朝文帝迁都后,因偏重中原教化而轻视骑射旧俗,骑军中经年操练不严,交战中常有因战马受惊疾行而不持者,乃至战前惊惧发抖而落马的也不罕见。而赵氏的骑军,历经四代经营,单兵与战法皆日益精熟,即便战马“越天堑,登丘陵,冒险阻,绝大泽,驰强敌,乱大众”,亦皆稳坐其上,不颠不倒,挥射如常。对阵重甲骑兵,亦丝毫不惧,反占上风。这话说来轻松,却实则是数十年间几倍人的心血。

赵氏是如何训作骑兵,外人难得其法,因而当世间谁再要建一支骑军与之相抗,几乎已是不能。重甲骑兵金贵,尉迟远此番来战汜水这样的要紧关头,竟也未曾舍得带出。而随队来此的轻具骑兵,倒不如说是骑着马的步兵:士卒在在马上与敌相搏得久便觉吃力,战得急了,反而还要跳下马步战。

其实两方甫一交手,赵慎便看出这端倪,因此虽是被围,心中却有底数。他这厢劈刺冲杀,军阵内一箭之地外有人正看在眼里。那人伸手摘下弓箭,抬手瞄向青追额头便是一箭。这距离相隔也远,其时赵慎尚未发觉,可战马倒有神通灵性,似是觉察有异,只猛一扭颈。那长箭转眼到时,马头偏出数寸避开,一只耳朵却被横穿而过。

战马吃痛,长嘶一声前蹄骤然抬起,眼看就要将赵慎掀落在地。周遭西燕军一阵呼喝,只待敌将坠地便可一拥而上将其生擒。谁知,眼看马上之人堪堪便要落地,却见脚在马镫中向下猛踩,向上捋住马缰,一手持直刀向地上一戳,坠马的半身即时弹起,稳稳重又跨回马上。

远处那射箭之人见了,脱口叫出一个“好”字,又不由笑道:“我方才倒是不当存妇人之仁,就该一箭把他射落罢了。”

元贵刚才见赵慎落马,心中大急,暴喝一声挥槊打翻两个拦路的驰马而来,到近旁见赵慎并无碍,道:“这些人蝗虫一样,直往上涌。”

赵慎一厢高声道“列队”,一厢向元贵道:“方才那一箭有来头,便只向那边进,他们阵脚必乱。”一时,数十人已重新集结列队,得了将令,也不管周遭如何围攻,只向一方冲去。

西燕军阵型果然微见松动,此时对面东燕军见状,这才上前。眼看着阵内骚乱,外围又有攻击,情形似要不妙。裴禹在高处观战,也不由探身向前。然而却见西燕军阵前列诸士兵就如不闻外事一般,个个脚下铸铁生根,纹丝不动。待东燕马队到了近前,突将藏着的长戟举起,冲在前头的东燕士兵猝不及防,连人带马被一起刺倒,其后队列也缓了速度,一时亦相持起来,阵线难见进退。只是阵中赵慎一行人倒是趁此机会冲出战阵,东燕军趁势后撤。两下各自整理队伍,都向后撤了半里。

这一番折腾,日头已渐升起来。赵慎见西燕军中打出一面“闵”字大旗,向两旁问:“这是谁?”

有人道:“是尉迟远手下的闵彧。”

赵慎手中仍掐着青追耳根,见那血已凝了,方放开手去。一旁有将官道:“刚才冲锋,折损了数名弟兄。”

这骑兵训练不易,便是折损了一个,于为将的也觉心疼。赵慎沉声道:“是我方才轻敌了,如今既已知敌将狡诈,就都需谨慎。” 一时又命:“再进攻时,前方和两侧的持长戟格挡阻拦,格外提防步军伤马腿。队列间距不必过密,突破时只向一点反复冲击,不可分散。”如是吩咐定了,队形也已列好。

众将刚刚进击受挫也都恼火,此刻再发,气势更为猛烈。前锋触到敌军防线,便迅猛撕开,后队蜂拥而入。可此后,西燕军即便被冲散,片刻间便可重新集结。士兵各司其位,即便是步军在骑兵面前竟毫不畏惧,存地不退。东燕骑军虽猛,数量较西燕军却少许多,又乏步兵跟上,也不敢太过分散穿插以防被分而击破。既无法冲透敌阵,只怕被分割包围,便只能结队撤回。

如是两次,赵慎心中不由惊诧。赵氏骑兵从来未战便先声夺人,能在其冲杀面前稳住阵脚不乱的,此番倒是头一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人人都懂,诸将皆不由焦躁起来。赵慎见状,心中虽然也急,面上却不动声色。此时日头转过向西,夏日天长,再过一个多时辰也要天黑了。缠斗一日,他的骑军虽是疲惫,可西燕军必然伤亡损耗更大,如此持续混战,斗的已不是战术战法,只看谁平日治军得法,将士此刻仍能不惰怠厌战,阵型不乱。

思量罢了,向左右问道:“诸位可还能战否?”

众将见他神色凌厉,也知道今日恰是棋逢对手,以赵慎的脾性,断不肯含糊退了。混战了一日,却没个结果,他们心里也不甘心。纷纷道:“能战!”

赵慎点头道:“日落前还有一次机会,西燕军虽然顽横,但经这一日往来磋磨,阵列已大不如之前完整,漏洞甚多。我们先佯装要撤军,出其不意,定能击溃顽敌。”

裴禹在土山上见东燕军有人在阵前大呼小叫作势似要撤军,后队却暗暗重新列队,哂笑道:“这一日里,他软的硬的招数倒是用了个遍。”

一旁参将问:“这一日军兵想必已疲乏了,只怕闵将军疏忽上当,不如快遣人去报信提醒。”

裴禹微一扬手道:“我看未必。这一日已足见闵彧部下军容严正,若此时虎头蛇尾,那便真是我看走眼了。”

果然见任敌方骑军阵前如何相互挤碰,仿佛要撤退,西燕军中亦无人擅动,个个仍严阵以待。终是东燕军最后耐不住,齐齐举槊策马而来。

裴禹见东燕军已现急躁,忙点手唤过斥候道:“快去传令,叫闵彧不要再强守,让他们过去。”见那斥候得令去了,又唤过卫士道:“给尉迟远点信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