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洛水东流客旅他乡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部分(第1页)

那僧人合掌还礼,带起宽大的皂色僧伽梨佛衣。赵慎并不懂得,谢让见了却知这是僧人外出行庄重礼仪时着的,此时却不知这主持所为何来,也有些纳罕。

待各自皆坐了,赵慎问道:“兵者,凶器也。不知阿上来我这里为什么?”

住持道:“将军是要与城外开战了吗?”

赵慎实在想不出佛门中人能有何事有求于他,忖度着住持的来意,突然想起一件事。他曾听说寺院中有一部叫“典质”的,是专管典当。要说来佛寺中放贷,初始时也似乎有点救急赈济的意思,可时日久了,便已不是行善而是牟利。前朝洛城战时便有寺院富贾王公将银钱粮食交给寺院典质向外放债的旧事,此时听住持这样问,心想难道莫非竟是为着这个来,心中更不豫,只冷淡这脸色道:“是。”

那住持闻言起身,端正一礼道:“贫道代合寺众僧求将军一事。洛城之战,历来惨烈。刀兵过处,伽蓝亦难保不崩摧。白马寺中尚存有竺法兰与摄摩腾大师的骸骨与诸多经卷的原本。我等想求将军开城,让我等护送此些物至龙华山中暂存。我等僧众可置生死度外,但先师的遗骨存珍不可毁坏,但盼允准。”

赵慎万没想到听他说的是这个,一时发愣,顿感刚才自己的揣测太小人心,只觉面上一红,忙抬手支颐掩饰过去。停了一刻道:“这事恐怕不成,且不说这样关头我如何为了送你这几样东西冒险开城,纵是我放你出去,你们也过不了西燕军营盘。”

住持道:“我等只捧这东西轻装简行,将军只开城放我们出去便了。西燕军那边,我自行去游说。”

赵慎摇头道:“这是两军对阵,不是你寺中辩经。恕赵慎得罪,这事住持不必再想了。”

住持道:“不如将军让我此刻出城,我去西燕军帐中先试一试。”

赵慎只觉他是痴人说梦,又不好对他发急,只得耐着性子道:“阿上,如今命且还顾不上,别的便放一放吧。”

他此刻语气还客气,话却已有几分不好听,心中想,这大和尚当真是超脱世外,怎么话说的如此轻巧。却听那住持缓缓道:“将军可信佛吗?”

赵慎强耐着没有冷哼出声,只道:“不信。”

住持道:“将军觉得,佛是何物。”

赵慎虽觉这住持迂腐,可也生了几分敬重,见他这是要与自己讲起道来,索性也不急着打发他走,只淡淡道:“泥塑石刻而已。”

住持听了微微笑道:“将军只以为土石是佛,却不知佛本无相,只在人心。”

赵慎道:“我不是救人,是杀人的;阿上若要点化我慈悲,却是找错人了。”

住持道:“若只以不杀生即是慈悲,佛法便浅薄了。其实舍身不吝,便是大布施,便是慈悲心,便是有我佛了。”见赵慎默然不语,又道,“我等要保高僧遗骨、典藏的经卷,是为心中佛,正如将军守土保城,也是为心中佛;而真佛虽不在这城池物件,但众生见此举,便知即便战祸离乱,佛祖仍在。”

赵慎微微扬眉,低声道:“好个舍身不吝。”沉吟片刻,道,“话说到此处,我是不能再违拗阿上了。可出城去龙华山必是还要过西燕营盘,你们要如愿终究也得他们点头。这事便只能请阿上自己去游说,”转头对谢让道,“为他们开一张路条,遣人送出城外。”

那住持闻言再度起身,施礼长声道:“善哉。”

几日之后,赵慎接了白马寺中复报,说西燕军已划出一条通道为寺中僧人奉送高僧骸骨与经卷之用。日期就定在盂兰盆节前三日,并许诺此前不会攻城。赵慎听此话后对陆攸之道:“你觉得这事可会有诈么?”

陆攸之问:“你觉哪里有诈?”

赵慎笑道:“他们怎如此痛快答应给大和尚借道?就不怕我在其后使一手?”

陆攸之知他是玩笑,微微抿唇道:“或是旁的事也罢了,但这佛门中人开口,裴禹一定会应——他是信佛的。”

赵慎冷笑道:“他这样行事不择手段、手黑心硬的人,竟然信佛?”

陆攸之摇头道:“大约便正是煞气太重的人,才一心修一修来世吧。”

赵慎想了一刻,道:“你与我讲讲裴禹这人。”

陆攸之淡淡道:“不择手段,手黑心硬,你未与他深交过可这考语已是精辟;我是没什么再盖过这两句的话了。”

赵慎道:“他好歹指点过你,你就这么贬损他?我记得你从前曾说他对尉迟否极甚为忠心?”

陆攸之似叹息般长声道:“是……”默想一时道;“我犹记得,十余年前尉迟否极尚是陕西道行台,西京大将军,雍州刺史李炳其是高元宠的人,与他不睦。眼见尉迟氏坐大,高元宠曾有意令李炳其在尉迟否极出巡时设伏击杀,却被尉迟氏提前探知。尉迟氏那时决心痛下杀手,借机从此与高氏闹翻。当时西京城内李炳其将兵三千;尉迟否极大军在外手中只有八百亲兵;情势很是严峻。尉迟氏最终设局出巡前在校场中藏兵,在李炳其来假意相送时突然发难,执其头以其‘叛逆’昭告天下,从此令众人摄服;高氏再无可挟制于他。这事能成,有一半是因着裴禹极力鼓动谋划。校场厮杀时,裴禹是个文人亦无处去,便留守在将军府内。我那时年纪还轻,却记得他面前案上手旁便是鸠酒,横捧长刃在手,是预备着一旦事败便自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