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建湖高作水乡人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部分(第1页)

又对吴氏客气道:“大婶也坐。”

再对郭大贵点头,然后看着郭巧做了个可亲的笑脸。

郭巧一歪头,也回他一个甜甜的笑,然后站起身,伸手让郭大贵抱她出篓子。等下地,小女娃立即奔向清哑,“小姑,这什么?我瞧瞧。”

这边蔡氏对江明辉道:“不耽误你做生意,我们看看就走。”

说着装模作样地对婆婆道:“这是江兄弟。”

吴氏很随意地看了江明辉一眼。

少年十六七岁,穿一件蓝布长衫,身材修长。许是少做农活的缘故,他肤色白皙,称得上是“眉清目秀、齿白唇红”。蔡氏说他长得俊,一点没夸张。

吴氏十二分的满意,那心就热了起来。

因问蔡氏道:“你娘家那边的?”

蔡氏装作无事人一样,点头道:“我娘家隔壁的。娘你应该见过。那时候他还小,长大了就不认得了。”

又对江明辉道:“这就是我婆婆。”

又指向郭大贵和郭巧道:“这是我三叔。这个是我侄女。”

江明辉一一点头,重新招呼一遍。

最后,蔡氏指清哑道:“那是我小姑。”

又对清哑喊道:“小妹,你看什么?要不买我们就走。”

江明辉便看向清哑。

他有些诧异,没想到这文静的姑娘是蔡氏小姑。

清哑对他们间情形毫无所觉,正举着那把竹扇凑近眼前细看。

竹制扇柄,扇面则以极细的竹丝编织,两只喜鹊站在梅枝上。扇面、喜鹊和梅枝分别用竹篾之阳面和阴面凸显色泽之不同。前者是柳黄色,后者则是青色,淡痕隐隐,相互映衬,好像一幅画,又像一幅刺绣图。

虽然只有双色,那手艺却是巧夺天工。

许是编织不易,所以类似的作品只有这扇子,以及墙上挂的喜鹊登枝条幅。条幅上的图同扇面上的一致,只不过放大了。

清哑看扇看得出神,一旁的江明辉也痴了。

他是看人看痴了。

眼前的少女举着扇子,迎着光凝神静观。

这动作越显她脖颈修长,线条优美,头上鸦黑云髻堆叠,脑后三千丝缕垂瀑。再看面部,肤色光洁如玉,黑瞳尤其纯净,仿若初生婴儿眼眸,不含一丝杂质;秀气的鼻梁、粉嫩的樱唇、细巧的下巴,其人安静如画。

少年忽然心跳加快,双颊莫名发烫。

明知这样盯着人家很无礼,他却磨不开眼光。

晃晃神,再看她身上:穿着白底红梅锦衣裳,下配白绫裙,腰系两指宽绣花腰带,腰身纤细,身形袅娜,恰如雪中梅花,凌寒自开,暗香怡人。

他不禁面色绯红,目光盈盈如水,脉脉含情。

蔡氏和吴氏将这情形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交换了下眼神。

郭家略有薄产,清哑待嫁闺女,又被爹娘疼爱,自然有几件像样的首饰和衣裳。首饰就不说了,只能买;衣裳的布料却不是买的,而是买了丝回来,她自己织的,选了些攒着当嫁妆,也做了几件衣裳。

今日相亲,吴氏当然撺掇闺女穿得光鲜些了。

清哑习惯将自己装扮得素净优雅,所以没留心她刻意撺掇。

现在看来,这工夫没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