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建湖高作水乡人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部分(第1页)

些图稿比以前卖的更难,手法也跟以前不一样,你们都认得的。江竹斋的掌柜和我郭家原来是亲家……”

谢吟月听了一叹,暗道:“来了。”

郭大全又把江家和郭家的渊源。以及和谢家的纠葛说了一遍。等于阐述了拍卖图稿的前因后果。虽没有一个字指责谢家,大家都不是傻子,也能猜测一二内情。

可是,这时候大家对流言不感兴趣。

他们都目光炯炯地盯着那图稿。

尽管现场参拍的人没有会编竹丝画的,但那网格图给他们的感觉却非同一般,这简直就是织锦意匠图的另类表达。当然,能不能参悟透,却要看各人运气了。毕竟隔行如隔山。竹丝画和织锦还是不同的。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一个用机器,一个是手工。

当下。大家各怀心思,在郭大全一声“开始”叫出后,纷纷喊起价来。

严未央誓要谢家好看,高喊“一万两”。

跟着,写了价挂上钉子,墨玉高高地举了起来。

话音刚落,外面院子东南角响起一声喊“一万五千两。”

方初等人听了这声音,顿时色变。

“卫昭!”

跟着,西南角落也响起喊声“两万两。”

众人再次震惊,“沈老爷!”

沈老爷名沈亿三,是十大锦商之一。

若论财富,沈亿三当数锦商中首富,在整个大靖也是有名的。但是,因其家族生意涉及多行,织锦这一行就比不上方家等底蕴深厚了,故而名声不大显。然行内知道其底细的人,都不敢小觑他。

严未央咬了咬牙,再次举牌,“两万五千两。”

方初真是郁闷极了,他还没出价呢。

因对隔壁低声喝道:“未央,你干什么?”

私下再争再吵,他们也是亲戚,打断骨头连着筋,不能在这里拆他的台,她知道他今天势在必得的。

严未央小声道:“怎么,抢了人家的女婿,还不能多付些代价?”

韩希夷听了低笑道:“说得有理!”

说完也跟着喊道:“两万六千两。”

方初听见表妹这样,知她故意捣乱,存心让他多出些银子给郭家,才放心,也没了不快,因为他心里也这么想的。

于是叫价,“两万七千两。”

外面静了会,卫昭那边喊“两万七千五百两。”

看来到了各人心底预定的价位了,加价缓慢起来。

见这样,郭大全紧绷的心才松弛下来,擦了把汗。

刚才可把他给惊呆了,心想照这个样子,难不成这图稿能卖到十万两?谁知到底是他痴心妄想,人家也不是随便喊价的。

说起来也是各人心里一本账。

那几个竹器商人固然想发财,因此投个几千上万的本钱,他们还是愿意的。毕竟江竹斋的生意摆在那,说明这行当赚钱,且城里目前只有他一家做这个。可若是一个钱还没赚,先要投两三万本钱下去,这买卖风险就有些大了。所以,等喊价超过两万五,他们就再不吭声了。

再说锦商们,原不是冲着竹器生意来的,而是为了织锦。然这图稿看似能对织锦有帮助,究竟能不能帮还要看各家机缘,也是没准的事。他们虽然有钱,却也不是乱扔的。涉及生意,必定要计算盈亏,一分一厘都要算计。不如此,又怎么能攒起那么大的家业呢。

只有方初不同。

他是为谢家争夺这拍卖的。

从竹器生意角度来说,夺得这图稿就能为江竹斋赚钱,立即就能兑现,万无一失;从织锦角度来说,以谢吟月的造诣,精研这图稿就算不能通透,也必定能有所成。

所以,他势在必得,不疾不徐地喊价。

每当别人叫了价,他总是立即跟加一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