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之嫡女传记讲的什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68章(第1页)

于是燕云旗命人去查了十三娘夫家的情况。果不其然,她那未婚夫看似是出身书香世家的秀才,其实却是犯了痨病的病秧子,十三娘的爹娘贪图秀才家的银子,便不顾女儿的反对定下了这门亲事。

说起来,这十三娘之所以接近燕徽音,的确是抱了目的的。宁可与千金一掷的燕家大少爷一度,也不肯嫁给一个病鬼。若只是这样也就算了,但十三娘却不甘心与燕徽音只是露水夫妻,所以便演了这么一出戏。她有个青梅竹马长大的表哥是青楼的龟公,那龟公屡次给燕徽音引路,很熟悉这公子哥儿的软肋,便与表妹商量了这么条计谋。

燕云旗从小管燕徽音管习惯了,这孩子虽然平日里做事不着调,但却很听她的话。所以她想都没想就命令他与那十三娘分了,莫要再在一起鬼混。却没想到,以往听话的弟弟却突然变得叛逆起来,不管她如何苦口婆心的说教都不肯听。甚至要学那戏文里的富家小姐与穷酸秀才私奔的戏码,被燕云旗命人抓回来好几次,姐弟关系一度闹得十分僵硬。

燕云旗哪里能知道,十三娘虽然是个农家女子,心肝上却比旁人多生出十七八个窍来,她一早便看出燕徽音心中对燕云旗其实是颇有不满的,因为只要是他喜欢玩的,她总管着他。所以十三娘便顺着燕徽音的毛摸,这枕边风吹了这么久,若是还没效果,她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十三娘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这燕家,说到底那都是燕徽音的东西,燕云旗总要嫁人,继承燕家的自然是燕徽音。所以,十三娘要做的就是把燕云旗逼走,或者是让他们姐弟俩反目成仇,从而分家,不管哪一种,都比留在燕家成日看燕云旗的脸色强。

燕徽音素来是个不着调的纨绔,他哪里能分辨十三娘的心思,只觉得这女人处处为自己着想,不知比只会管教自己的姐姐强上多少倍。当下便于燕云旗闹得更僵,若说燕徽音是个傻子,那倒也不是,当他认真起来的时候,眼神与直觉都相当的犀利。

在燕云旗又一次命令账房不许给他支银子的时候,燕徽音怒了,他怒气冲冲的来到凉亭上,指着燕云旗的鼻子怒骂了一通,见莲生在旁边,便羞辱燕云旗只配喜欢他扔掉的破鞋。

莲生是头一回听说燕云旗喜欢自己,还没等到他惊讶完,就又被燕徽音的话伤透了心。

燕云旗只是沉默不语,她从未想过要让莲生知道自己的心意,没想到今日却被燕徽音一语道出,恐怕也是天意。她淡淡地望着这个弟弟,心底有一种酸楚想要流泪的感觉。然而她是燕云旗,她永远都不会哭,燕家还要她来支撑。

见惹不恼燕云旗,燕徽音一把抓起莲生,问他:“你还喜欢本少爷吗?”

莲生傻乎乎地点了点头,眼角犹泛着泪光。

见状,燕徽音露出一抹恶意的微笑,他斜眼看着燕云旗,说:“姐,那我就不客气了。”说着,将莲生打横抱起,问他的房间在哪里。莲生指了后,他便将人抱了进去。很快地,屋里便传来被翻红浪的声音,夹杂着莲生似痛苦又似欢愉的呻|吟|。

燕云旗坐在凉亭上静静地听着,直到一个时辰后,燕徽音从里头趾高气昂的出来,她才松开已经攥的出血的手指。

第二日,燕徽音便很有骨气地留书一封,扬言与她断绝姐弟关系,也不再是燕家人,带着他心爱的十三娘离开了燕家。

然而这十三娘又岂是个安分的主?

她之所以缠上燕徽音,为的不是燕徽音的俊美容貌,也不是他的幽默风趣。她看中的,是他身后庞大的燕家,富可敌国的财富!可这傻子,竟然留书一封,跟燕家断绝关系?!初初得知这个消息的十三娘,险些气得背过去,但她不肯就这么服输。燕云旗有多么宠爱这个弟弟,她是知道的,燕徽音是个什么样的败类,她也是知道的。所以她坚信燕云旗一定会将燕徽音接走,或是燕徽音一定会忍受不住在外生活的苦楚,一定会回到燕家去。

她抱着这个心思足足等了三年,终于死心了。于是,在经过一场与燕徽音的大吵之后,她丢下了年仅半个月的儿子,与一名年过半百的富商走了。

燕徽音也是个倔脾气的,他知道自己错了后,爱面子也不肯回去,硬是咬牙要在外头闯荡出一番事业。而且他也没脸回去,因为听说燕家大小姐失踪,所有的事宜都交给燕家大少爷来处理的事情。

为了他,姐丢弃了自己的姓名和身份,就只为了保住他的名声。燕徽音抱着儿子,有点想哭,但他没有哭出来。

他将身上最后一块玉佩卖掉了,换来一千两银票,就用这本钱做起了生意。

从小父亲就说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惜没定性,成不了器,所以把一切希望都压在了姐姐身上。燕徽音想做出个样子来,给已逝的父母看,也给远在燕凉的姐姐看。

出乎意料的,他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的,虽然比不过原本的燕家,可也称得上是一方大贾了,在机缘巧合之下,他甚至成了皇商!

他给儿子取名叫燕旗云,字改之,把自己心中的愧疚和悔恨,都寄托在了这名字上。

燕徽音不知道姐姐跟莲生之间怎么样了,这些年来他一直不敢去想,也不敢去打听,好像只要不知道,他就能永远缩在自己的龟壳里一样。

后来,燕家开始秘密收集一些讯息,燕徽音控制不住地去关心,才知道姐姐竟然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异姓公主在谋划这么危险的事情!即使心中不赞同,但燕徽音还是暗中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