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一朝为妃两朝为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部分(第1页)

如乌龟一般缩着头好了,也许这辈子也不要提起,最好能忘掉有这么个人才好。

水柔软软的手搂在他腰间系着带子,袁熙腰间一阵酥痒,手就不安分探入水柔的衣襟,水柔笑骂他:“刚刚还慌张起晚了,这会儿又不老实。”

袁熙赖道:“柔儿不是让我歇息够了精神饱满吗?日日早起后与柔儿尽兴一回,我就更能精神饱满。”

水柔看着屋里明媚的阳光忸怩推他:“这光天白日的。”

袁熙就咬着她耳垂:“我在后面,柔儿看不到我,行吗?”

水柔挣扎着:“倒不是怕看到你。”

袁熙又说:“那我在上面,挡着柔儿的眼睛可好吗?”

水柔骂道:“如今越发孟浪了,原来只是意会,如今张口就说出来了,你不害臊我还害臊呢。”

袁熙的唇落在她胸前:“就是喜欢柔儿这害臊,你越怕羞,我越想。。。。。。”

水柔的脸色白皙中带着粉红,露出的双肩也是淡淡的粉,袁熙看着沐浴在清晨阳光中的柔儿,和夜里灯下不同,与夏日山顶也不一样,添了几分轻灵,热血就在全身沸腾。。。。。。

水柔总能在寅时听见东厢门响,夜里倒不知何时回来的,袁熙几日没见着他,心下更为警惕,如果是正当的生意人,哪里用得着披星戴月的,只是眼不见心不烦,全身心享受着与柔儿难得的温馨舒畅。

白日里读书水柔陪着他做些女红,夜里早早睡下厮缠,早晨总是被阳光唤醒,又把水柔抱在怀中缠绵,只觉这日子过得比神仙都舒坦,无怪乎人言只羡鸳鸯不羡仙,这会儿让他做神仙他都不做,只愿与水柔相依相守,相看两不厌对坐也相思。

转眼就到了初九,天擦黑起来冯大娘就煮好饭,袁熙吃着饭,水柔为他收拾着应考用具嘱咐他:“只吃七八分饱,太饱了容易困倦。”

要出门走了,水柔过来为他将香囊系在腰间,衣服是浅浅的蓝色,香囊的蓝稍深一些,和腰带一般颜色,不仔细看难以发现,冯大娘提了食盒过来笑说:“这个食盒以前的举子们用过都说好,是你大叔特意做的,里外共有三层,食盒外包上厚厚的棉套,到中午时还是温热的。”

两人忙道了谢,冯大娘这时看见香囊担忧说:“不会被查着吧?这查夹带可是极严格的,这个食盒头一次用都被拆开过,后来卫兵们看见就知道是冯家的,才会放行。”

水柔有些担忧说要不别带了,免得遭人怀疑,袁熙摇头说:“不会的,不信夜里你等着,肯定原样带回。”

说着捏了捏水柔的手,水柔点点头说我放心的。袁熙一笑拿了备好的东西往贡院走去,在门口应验了冯大娘的担心,卫兵果然对食盒放心,只是这香囊硬要拆开了来看,袁熙微微笑道:“兄台看看这针脚,细小密实,要真有夹带在里面,等到拆开来,都该出考场了,真的只是一些提神之药,不信兄台闻闻。”

后面的举子都说有理,带也不会带在这里,卫兵拿起闻了闻,确实是清香醒神,却还是不放心,要去请示上峰,这时有个温润的声音道:“放行吧,这位举子说的有理。”

卫兵朝袁熙身后恭敬施了一礼,抬手放他进去,袁熙想看看是谁出声帮他,回头看去是一位着黑色蟒袍的男子,云淡风轻朝他微微一笑,袁熙忙作揖以示谢意,男子摆手示意他进考场去,袁熙转身琢磨,看他服饰定是当朝公卿,如此年纪轻轻又美如冠玉,难道竟是传说中天人一般的大相国崔光?

崔光广受天下读书人膜拜,文韬武略执政严明爱民如子,袁熙心中仰慕日久,激动得再回头看时,只看见他挺拔的背影,身旁之人长身玉立从后看去竟有些象那林公子。

袁熙摇摇头,今日非同寻常,想他做什么,挺胸深吸一口气向考场里自己的号舍走去。回去后,水柔自是体贴着又是推拿又是抚慰,夜里满足了袁熙无数个无理要求。

十二日十五日就不若初九那么紧张了,袁熙完全放松下来,水柔又给换了两个香囊,说怕前面用过的放了几日没了功效,袁熙自是由着她,卫兵看见他的香囊袋,甚至会缓和了拉着的脸,冲他笑那么一下,他也知道那日碰见的确是崔光无疑,今科取士,崔相国亲任主考,至于他身旁那个似乎熟悉的人影再未见着。

三月一日放榜袁熙果然中了贡士,小夫妻如胶似漆到了十五那日,水柔为他换了浅灰色衣裳,说是在金殿上不可太过张扬。到了金銮殿,龙椅上传来一个清朗的女声,众举子呆傻片刻才开始回答皇帝刁钻的提问,就连自信满满的袁熙也被逼问得额头渗出细汗,问完后又是一番治国为民的训导,然后执事太监叫了三位贡士的名字,让他们到大殿中央抬起头来,其中就有袁熙,三人抬头看时,另两个震慑于女帝的高贵美丽一时忘言,袁熙却没心思看女帝容貌如何,因为他一眼看见站在群臣前头的两个人,一个自然是崔光,另外一个竟然是同居一院,初九后再未回去过的林公子,他的黑色朝服上面绣着金色麒麟,见袁熙看他朝他贼贼一笑,袁熙顿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好在女帝看他们一眼就散朝了,袁熙懵懂着出了金殿,和众贡士拱手寒暄。。。。。。

作者有话要说:小器 :

(1) 肚量浅窄、偏狭;也作“小气”   孔子鄙其小器。——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论语·八佾》:“ 管仲之器小哉”)

窝心,有两种意思,一种是贬义,即北京话里心中有气但是还说不出来的意思;另一种是褒义,即台湾话里很贴心很开心很温暖的意思,我这里是后一种:)

关于崔光和林公子服饰问题,如有不妥,请大家告诉我,我也是略微查了一下资料,可能不太准确:)

21

21、郎骑竹马 。。。

袁熙怕水柔担心,又被刚刚金殿上那一笑扰得心烦意乱,既是着黑色金麒麟朝服,应该是位小王爷,当朝五大诸侯王,东阳王西阳王南阳王北阳王凤阳王,并无一位姓林,可见他没有说实话,一位金尊玉贵的小王爷住到冯大娘家院子里,还用问吗?必是冲着柔儿来的。

可几位同州郡的进士拉他去喝酒,这几个人乡试就认识,日后就是同科,总不能不理,只好耐着性子作陪,席间推杯换盏不觉日落西山,这才急忙往回走,袁熙有意少喝了些,依然有些醉意,出了酒楼一吹凉风,就觉头晕目眩得难受。

回到家时屋里已亮起灯光,袁熙心才踏实下来,刚要推门里面传出一男一女的说话声,女声不用说是柔儿,男声却不熟悉,柔儿好象很高兴,又很激动,平日里甜软的声音竟添了些紊乱,又好像夹杂着哭腔,袁熙心里咯噔一下,酒意去了大半,目光移到窗户上,灯光清晰得把两个人的剪影投照在窗户纸上,柔儿竟靠在一个男子怀中。

袁熙的怒气升腾起来,一脚将门踹开,水柔听见响动才清醒过来,跑过来抓住袁熙的手:“子昭,你知道林公子是谁吗?他就是小时候和我一起长大的岐哥哥。”

袁熙冰凉的手这才有了些暖意,沉着脸看向那位男子,可不就是金殿上刚刚看见的贵公子,只是换了青色衣袍,腰间那块玉佩也不见了,站在那儿挑眉看着他。

水柔这一日异常紧张,考试那三日倒不觉得什么,想到见过两次的少年皇帝,忽男忽女刁钻傲气,袁熙又一向有些自负,在人面前不肯服软,不过想到关键时刻朝堂之上必有崔相国主政,又心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