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一枝梅88814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部分(第1页)

“是啊。”

鸿筱想了想说道:“那我以后也要娶妈妈,要和妈妈结婚,和妈妈永远不分开。”

我“噗”地迸出一笑,拍打他的脑袋:“你这小鬼怎么会有这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

“是你说的结婚就是男女永远不分开嘛。”他低头嘟囔。

我只好又说道:“永远不分开,也分很多情形。结婚只是一种。”

“那还有什么呢?”

我不再回答。说下去鸿筱也不懂。

只是,是否真的只有婚姻,才算得上恋爱的最好归宿。而事实常是,我们的结婚对象,并不是那个曾经最深爱的人。爱情与过日子的差别,就像红酒与白水的差别一样,到了一定年岁都会懂得。

也许在我们内心深处,总会埋藏一两个名字,平淡而又永恒。

永恒不见落叶,唯见两片浮萍。

轻妍结束了婚礼,又要辗转耿扬的老家拜访公公婆婆。我牵着她的手,说道:“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还能再见面,再一起爬山看流星雨,再去湖边吹风喝酒了。”

“只要你愿意,给我来个电话就行,随时奉陪!”她不假思索地说道。

我笑了。这正是我喜欢轻妍的地方。永远充满活力。

带鸿筱回京,开始彻底的“二人生活”。我发现家里没了轻妍,清静是清静许多,可也少了几许热闹。幸而鸿筱生性活泼,放学后总要说一大堆学校的趣事给我听,导致每个晚上成为我一天里最期盼的时段。

鸿筱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当上了班上的学习委员。他和老师同学也相处融洽,从没有惹过是非。我去开家长会时,汪老师每次都要点名表扬鸿筱,私下也夸我教子有方,甚至邀请我向全班家长介绍教育经验。我只能不好意思地拒绝掉——讲话时我总不能一次也不提鸿筱的父亲吧。

五年的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就这么一晃而过。这五年我每年除夕都带鸿筱回家探亲,他和母亲的关系也越发亲密。母亲竟从心底默认了这个领养的外孙,就连詹叔叔也对鸿筱疼爱有加。只是在家看到我的几个表姐表妹相继成婚生子的情景,心中总会有莫名的失落。只有等到回京后投入写作与育儿的繁忙中,这失落感才得以减轻。

五年里我写了两部反响颇佳的长篇小说,主题俱是探讨都市女性的情感生活。有了些文名,日子宽裕不少,追求者也相继登门。无奈我心如枯井,告诉他们也告诉自己说,这一生把鸿筱抚养成人就已心满意足。其他事情,一律不在考虑之中。

当单身成为习惯以后,对双宿双*飞的事不但不复向往,甚至还会恐惧。

鸿筱渐渐长大,身高从一米二一点点往上爬升。我每隔半年就让鸿筱在同一个地方靠墙而立,用铅笔在他的头顶贴墙处打上记号,再用软尺测量。几年下来,墙壁上的铅笔印从下到上排成一条线,记录着鸿筱身高的增长变化。到了小学毕业这五年里,我严格执行制定好的教子计划。八岁那年,给他请了一位有名的油画老师教他画画,因为我很早就发现鸿筱喜欢在他的教科书上乱涂乱抹。有了明师指导,鸿筱的美术天赋得以彰显。十一岁那年参加北京市少儿绘画比赛,一举夺得油画组的冠军。他的老师强烈要求我让鸿筱专攻美术,说这孩子前途无量。我思索再三,答复道:“等到鸿筱上了中学,看他对学习和美术哪个更感兴趣再说吧。”

九岁那年,开始教他背《论语》,给他解释其中的微言大义。想不到第一节课自己就被鸿筱逗得弯不起腰来。

鸿筱兴高采烈地道:“论语,我知道。孔子,我也知道。汪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笑话,妈妈你要不要听?”

“妈妈在听,你讲。”

“话说……”他摇头晃脑地道:“古代有个私塾先生,向他的学生讲授《论语》第一句的时候是这样解释的:‘学,学习;而,虚字眼;时,时常;习,温习;之,虚字眼;不,虚字眼;亦,虚字眼;悦,高兴;乎,虚字眼。’接着他问:‘有谁能为我讲讲这句话的意思’?”

“然后,就有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先生,我来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学习虚字眼,时常温习虚字眼,虚字眼,虚字眼,高兴的虚字眼!’”

十岁,鸿筱因为成绩优秀,从三年级跳到了四年级。汪老师不无遗憾说本来是想亲眼看着鸿筱毕业的。又嘱咐我说鸿筱毕业时一定要找她一起照张相。

和鸿筱一同跳级的还有两三个小孩,其中一个就是鸿筱的同桌,吴玲玲。这小女孩我去开家长会时见过好几次。长得就像个洋娃娃,满脸的聪明狡黠。鸿筱对我说吴玲玲上课老是喜欢“欺负”他。我问她怎么欺负你啊,他便说她喜欢抢他的书和本子,在上面乱画乱写,还有,有事没事就打他。

“那你也还手欺负她啊。”我故意说道。

“才不呢。好男不跟女斗。再说,她也只是轻轻地打,不痛的。”

十二岁,鸿筱和吴玲玲同时从树人小学毕业,双双升入附近的重点中学——怀北中学,再次成为校友。毕业典礼那天,我站左,汪老师站右,中间是鸿筱和玲玲,四人照了一张合照。典礼结束,鸿筱拉着玲玲的手蹦跳着去玩了。汪老师却对我说道:“你一个单身母亲,把孩子养到那么大。还教育得这么好,真不容易。”

我心中疑惑,汪老师怎么知道我是单身母亲?这么几年来,考虑到鸿筱,我从来没向他的老师提过这一点。

“鸿筱三年级时写过一篇‘我的妈妈’的作文,写得不错。我印象很深刻。一直放在办公桌的抽屉里。他有没有把这篇作文拿给你看过?“

我摇头表示没有。汪老师便引我到办公室,翻出那本作文本,递到我手里,说道:“这个作文本你得好好留着。”

我翻到题为“我的妈妈”的作文,细细阅读:

“我没有爸爸。但我有一个全天下最好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