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随身一个空间哑巴老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1章 关于种子介绍二(第1页)

有人可能会说,干嘛这么傻,就不会把种子买过来,种过之后留种不就好了?太天真。

先不说有种子专利保护,光万恶的“生物锁”就能扼杀你的念想。海外种业巨头的“生物锁”包含两种技术,

一种是不育技术,农民无法留种;

一种是控制技术,让下一代的种子在很多功能上不如上一代。

以此逼迫农民们年复一年地掏钱去买洋种子,其价格也远高于国内种子。

就拿韩国白萝卜来说,价格是国内的二十倍;而日本的西兰花籽,一袋有10万粒。2015年是3500元一袋,但2016年就涨至6500元,2020年涨至元一袋。

有人可能又进一步问了:我们中国人,大能造航母、能造登月飞船,小能造圆珠笔头。为什么不能拨出经费,为农民们研发出好菜种?难道全国那么多农科院、种植基地,里面的专家学者都是吃白饭的?

首先是自然条件的差异:尽管我国物种资源丰富,但许多宝贵的地方品种正在快速消失。

据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2015。1。1—2020。12。31)初步调查,在湖北、湖南、广西等6省区375个县,71。8%的粮食作物地方品种已经消失。

其中,不乏优质、抗病、耐瘠薄的特性品种,种质资源保护面临新挑战。

更重要的一方面,研发投入确实有限。从2020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占比来看,国内隆平高科的研发投入占比最为突出,达到10%。其他上市种业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普遍在6%以下,总研发支出合计最高不超过7亿元,远低于巴斯夫、先正达、科迪华等全球种业龙头2020年平均超110亿元的研发支出。

技术上的差距同样很大,已经不是一个维度的竞争。国外种业早已进入分子育种、工厂化育种阶段。前者即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育种中,通常包括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遗传修饰育种(转基因育种);日本千叶县的全自动植物工厂。后者则以市场、农户为导向,以工厂化、流水线式方式进行大规模育种。

而我国部分地区依然停留在“靠眼看、凭手摸”的阶段,有些领域的国产种子的研发甚至处于空白状态。

这是一个千年农耕大国的悲哀,更是那群朴实无华、一辈子在土里刨食的农民们的悲哀。

高危的全球粮食安全,没有翻身仗可言,近来的俄乌冲突,更是将粮食安全问题推向了国际视野。

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乌克兰停止了黑海沿岸港口的商业航运,俄罗斯也因美西方的层层制裁,很难大量出口粮食,继而引发了全球粮食短缺焦虑,导致了国际粮食价格的飙升。

4月中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贸易组织四大国际机构,也因俄乌局势升级,齐齐患上“焦虑症”,齐声呼吁,敦促各国不要禁止粮食或化肥出口。

据统计,全球小麦价格上涨了20。1%多,玉米价格环比上涨19。8%。尤其是对于中东和非洲地区这些收入本就不高的国家来说,在经历过这次灾难之后,许多人都有可能会断粮,因为粮食价格太高,他们买不起。

更有网友表示:“没有粮食主权,就没有国家安全。”

还有有网友更担忧资本炒作导致粮价混乱:“其实缺这点粮食没什么问题,但是经过资本家的炒作,即使缺1%的粮,粮价得提高10%或者更多。”

毕竟,有些痛并不遥远:上世纪80年代末,以1986年非洲大旱为代表的天灾人祸之下,全球粮食产量与储量严重下滑,人均粮食下降了14%,使得当年匮乏粮食的苏联与华约迅速走向崩溃,东欧民众无法获得填饱肚子的面包。

嘉吉29年来蝉联非上市公司第一,是美国第一大私有资本公司。在2008年,美国三大粮食巨头Adm、邦吉、嘉吉的联合限产,全球粮价暴涨,金砖国家通胀迅速爆表,酿成世界性粮食危机。

粮食与种子安危,一个关乎现在,一个关乎未来,均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