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评剧白派传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部分(第1页)

下午所有的新生全在大礼堂里听着学校不断地吹牛,一吹就是一下午,吹得都是不着边际的事,总说学校有多好,我们所学的专业在社会上有多受欢迎。一连四五个老头相继洗脑说的我昏昏欲睡。

终于熬过下午那苦难的时光,一下午我只得到一个有用的消息,那就是下个礼拜军训。

第一天就这么昏沉沉的过去了,晚上宿舍里就只剩下三个人,我,王明还有赵平忠其他的人不是上网就是把妹去了,赵平忠趴在床上玩手机。

时间过了九点,学校里的人开始慢慢的减少,我知道现在这个时候刚刚好我和王明出去说说事情。我从行李袋中拿出装着苏菲露的那个瓶子,走到王明面前和他对视了一眼,率先走了出去,王明也是个聪明人,跟在我的身后走了出来。

宿舍楼后面有个草地,那里没有路灯,也没人会去那里,正适合我和王明说说事情,我把苏菲露带出来是想让他们两也认识认识,顺便让苏菲露和王明说说林文海的事情。

走到草地深处我四处看看没有人,就对着瓶子轻轻的说道:“菲露,现在可以出来了。”

过了大概四五秒从瓶中飘出一股青烟慢慢的化作人形,之后苏菲露出现在我的面前。我看看身后的王明他似乎没有惊讶,还是若无其事的朝我走来。

我对王明说:“老王你们应该也算认识了吧,我就不介绍了啊。”

我说完王明就像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疑惑的看着我说:“老陈你是在跟我说话吗?你说我跟谁认识啊?”

我指着苏菲露说:“她啊,你们昨晚不是见过了?”

王明还是那个老样子对我说:“你说谁啊,我昨晚见过谁啊?”

王明似乎看不见苏菲露,可是不对啊,昨天明明能看见的啊?我对王明说?:“老王你怎么了?难道你功力尽失了?怎么你没看见她吗?”

苏菲露也是很惊讶的看着我。王明这是怎么回事啊,王明似乎想到什么,对我说:“你是说鬼啊,你大爷的不早说,我现在没开眼睛拿什么看啊?”

说完之后转过身,七七八八的倒腾了一阵,还念了一些我听不懂的咒语。剩下满头黑线的我,我以为大家都是天生阴阳眼呢,竟然把这个环节给忘了。

王明倒腾了一会之后,转过头来,下一秒这老王八盯着苏菲露看的眼珠都快掉出来了。苏菲露知道王明的厉害被他看的不好意思了也不好说什么,只是求助的看向我。

我也看见王明猥琐的表情了,我咳嗽了还几声他既然给无视了。无奈我只好对王明骂道:“瞧瞧你那熊样,再看再看老子把你的眼珠挖出来信不?”

这时王明才回过神来对我说:“嘿嘿,失态了,不好意思啊。”

说完对苏菲露笑了笑算是打了招呼吧,苏菲露也对王明笑了笑。我对王明说:“好了好了,现在说说正事呗。”

王明听后点了点头,然后想了想对我说:“我们有个屁正事啊,还不是互相扯淡,你先扯还是我先扯。”

王明说完,找了块干净的地坐了下来,我对王明说:“那啥,你先说说你吧,你怎么回事啊?”

王明听完对我说:“什么怎么回事?哦哦哦,你是说我为什么能打到她是吧?”说着指指苏菲露。

我点头示意他继续。王明继续道:“打到她不稀奇啊,你不是也能吗?你有没有听说过我们这的出马仙?嘿嘿,我就是。”

果然我猜的没错。

第二十六章:出马仙(下)

第二十六章:出马仙(下)

出马仙,主要源自东北民间传说,也就是从事出马职业的仙家。出马,也叫看香,出堂,是继承上古萨满文化的传承,然后在我国北方地区发扬成一种巫文化。

出马一般都是北方比较普遍,当然南方也有,只不过是少数。素有南茅北马之称。“出马”是指一些动物仙,例如狐狸,蛇,黄鼠狼,南方相传也有植物修炼成仙,修炼数百年,然后为自身修炼或接受上天正神的任务,来到凡尘积累功德,以达到位列仙班,成为正修仙神的目的。动物仙中以胡黄蟒常最为多见,道行最高,所以被世人称为四大家族,四大家族内又以金花教主银花教主,胡三太爷,胡三太奶最为著名,负责统领及监管天下出马的仙家。

想开堂出马的仙家们,想积累功德,修成正果,普度世人,但又不方便直接幻化成人,或以直接的形式去度人治病,所以他们选择有仙缘和悟性的人类做为香童,人们又叫做出马弟子,来与其相互配合以附体的形式来度化世人,所以人间了就又多了一个职业——出马弟子!

王明跟我说他家出马的情况比较特殊,他家的仙家姓胡,也就是狐狸。是由祖辈的渊源才成了他家的保家仙,后来发现王明天赋异禀才出的马。

王明身上的本事也是从小家中的保家仙所授,独自一人可以对付普通的阴煞,遇到厉害的也能请仙上身,仙家上身之后就跟开了外挂一样,那时的本事不是我这个丝可以想象的。王明跟我说他家中的那位仙家,本事十分的高强,在胡家辈分也很高。

王明家里的保家仙是王明爷爷的父亲,也就是王明的太爷,王明跟我真情大爆料,他的太爷叫住王大富,原本是齐齐哈尔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家里有好多个兄弟王大富最大。

以前的人十六岁的年纪早就要担负养家的重任了,王大富家中世代采参,王大富十六岁便跟着父亲进山采参,家中的生活过的还算马马虎虎,起码不会挨饿。

可是好景不长,王大富的父亲因为劳累过度,一病不起,不久便离开了人世,这对以前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属于天大的灾难。顿时一家的重担全都压在了王大富的身上,俗话说的好,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王大富为了家里的兄弟不会饿肚子只能日复一日的进山采参。

直到有一次,王大富进山了好几天,采到几株不算大的人参,靠那几株人参勉强能够维持家用,现在大雪封山短时间内就不用在进山了。

正在下山的小路上走着,突然路边的草丛中有些异动,王大富也发现了,他只是觉得是什么小动物在找窝过冬就没在意,刚想扭头走时草丛中发出了呜呜的叫声,似乎是在向王大富求救,十五六岁的孩子好奇心是很大的,王大富鼓起勇气走进草丛一看草丛中并不是什么小动物,而是一只狐狸,一只雪白的大狐狸。

那狐狸全身雪白,没有一点的杂毛,也很大。正半躺在草丛中朝着王大富呜呜的叫着。王大富想起老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上山不沾胡黄。意思就是狐狸与黄鼠狼都是极具灵性的动物,山里的要是不小心得罪了它们一定会遭到它们的报复,所以老人常常告诫别人要是在山上遇到这两种动物一定要绕道而行给它们让路,就连专业的猎人都不敢轻易地捕杀那两种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