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半生梦一场歌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四(第1页)

刚回来的几天紧着把工地上的事情处理一下,和李江一起进一些材料,看几个工地,再把文件整理整理。

一切都妥当后我就抽空去了那个办公室。

新买了一本道德经翻看着,一个字一个字的思考,一个字一个字的查意思。看看写的几张A4纸上,单单一个“道”字就写了数张,里面有我的想象,各种各样的理解。又变动着标点符号一字一字的组合到一起,分析整句话的意思。分开来,再合起来,直至头晕脑涨。

到最后,往往自己说出的话也是玄而又玄,找不出什么道理。回忆着这些年的经历,结合有限的知识想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结果脑袋空空什么也说不出来,越是思考越是纠结。我想是我的知识太匮乏,见识太浅薄理解不了深处的内容。应该多学习,多看些书,从这些书里面找寻答案。

自此我开始涉猎各种各样的书籍,历史,经济,科技,哲学。从这里面寻找道,理解道。

从此我的生活就开始向着无法预料的方向发展。

工地上的事平平无奇,除了偶尔的应酬,有很多的空余时间可以供我消耗,这些时间都被我用来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道德经更是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听,看,读,写,还买了各种各样的字帖描红,时常临摹加深印象。

李江和我时常去庙里上香。

对于神祗说不上信或者不信,也许人们都从崇拜中得到了自己的需求,或是精神上的,或是物质上的,终归是有所求。而我朝拜的时候空空如也,不想也不念。如今想来这算是一种什么状态呢?虔诚的人自有虔诚的获得。世间神祗无数,又有哪一个才是我的?如果真要选择一个的话,也许《道德经》已经被我奉为神明,无时无刻的在身体里流淌。

时常想这是不是一种传承?一种内在的精神。从古至今因为朝拜的人多了也就有了神力,有了承载希望的能力。这种方式在这块大地上历经沧桑从未改变,代表了历史,代表了存在。而从跪下到站起那段时间里,多么不同的人都成为了神祗的子民,每一个动作都代表着愿景被上天知道,代表着虔诚与崇敬。

我已经深深的进入《道德经》的世界。它在我的体内流动,每每遇事,就从这里面寻找答案。在我心里《道德经》是完全正能量的存在。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劝解管理者以人为本。那些消极避世,无为自保的想法都是对《道德经》的误读。

每每遇到与我的想法相冲突的内容,就想方设法的去用积极的态度理解,直到说服自己。

时常想道德经是道教的祖经,也许这是一种奇妙的缘分。有时候我会想到底是我选择了道德经还是道德经选择了我,在那样的情况下为什么会突然想起道德经呢?而不是别的什么经?

我应该感谢李江提供这样的工作,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做自己的事。对于现在和未来,我基本没有什么思考,只是路延申到那里就走到那里。

这天大齐和张振又约着一起,从那次过后已经过了有三个多月,天气已经转冷,我们都没有再提之前的事。等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大齐说:“我想开个物流公司,就和我现在的单位一样,他怎么经营的我都知道,这个比咱之前那个靠谱。”

我和大齐见面的次数并不多,只是听他说。他接着说:“公司盈利主要是通过卖车,在平台上发布招聘司机的广告,让司机通过公司买车,公司给司机安排活,一辆车能挣两三万。”

我说:“那你不停的卖车,有那么多活给司机?”

“有活啊,好活赖活都是活,活干不了司机自己就走了,也怨不着咱们,我们那单位经常有记者去曝光,也没什么事,有合同的,给司机的活他不干能怨的了谁?”

“那你们这不是坑人吗?”

“坑什么人?大不了再给他安排别的活,我也经常去跑业务给司机找活干,有的司机嫌活重,不干那有什么办法。最多的时候二三十个司机围着我要活,最终不也没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要做就找好活再找司机,车多了活也好接,而且我不打算卖大车,就卖小车,也不少挣钱,过两天我就辞职自己干了。”

“哦,那不错啊自己当老板了。我有个哥哥在天顺物流当老总到时候给你介绍介绍。”

我看出他的不屑,也就没有再多说话。

随着酒越喝越多彼此间的气氛也变的热烈,哥长弟短的叫着,说上次的生意怎么怎么不行。不就那么点钱?亏就亏了,亏了再挣才是爷们!一直聊到十一点多,大齐打车回家了,张振媳妇开着车也回去了。

我有些肚胀,就独自走路回家。风一吹猛一哆嗦,我加紧脚步。伴着夜色独自走在人行道上,影子在路灯的照射下变换着形状。趁着酒劲时而哼着歌,时而拍打着低垂下来的树枝,宛若孩童。此刻的轻松自在到底是真实还是虚妄?

身子越来越热,我看看前方,这离家至少还有五六公里。只管走吧,锻炼身体又可以醒酒。后面的路几乎是一步追着一步的走,只管盯着前路,酒精麻痹了累感,一直走到家里。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灌了一大杯水。洗漱过后躺到床上已经是凌晨一点钟了,闭上眼就一直到天亮。

刚睡醒电话就响起来,李江让去办公室说项目上的事。

刚一见面他说:“现在又引进一个分包商,在上面有关系,最近有个项目就打算让他来做,这个事就由你来对接,我不好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