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半生梦一场歌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 姐弟14(第1页)

李江知道我和刘茗的关系,也知道我希望能通过刘茗找点活干。所以我这期间的事他是多少知道一点的。这天没什么事,李江叫着我去爬山,同时还约了两个女同学。李江走的很快一直在前面,我在他后面,他的同学慢慢的跟着。

走在山路上心里想着道德经。想象着天空中有一个大大的“道”字。山石中也有一个大大的“道”,所有的一切都有道的存在。

感受着山风,阳光,白云,以及山石上经过千万年风吹雨淋而留下的痕迹。我想大声的喊出来“道”。终究也只是在心里默默的大喊。

我想在这里生活,感受“道”。

这不是一种感觉,而是由我自己想象而创造。我希望这所有的一切都是“道”。都有道,我沉迷于此,痴狂于此。等我们下山回去的时候天已擦黑,坐在缆车上,望向越来越远的山体和夜空,想象着山体中间书写了一个飘渺的“道”字。

时间似乎在跳跃,爬山结束之后两天就和何鑫,刘茗约着一起吃饭,这次他们还带了一位女士,长的很清秀,瘦瘦的,看起来很文弱,穿着一身休闲服人看起来很精神。刘茗介绍说这是她朋友,是医生,叫楚景丽。也特别有文化。对道德经很有兴趣,我们俩可以多交流交流。

这我才向她看去,虽然穿着休闲服,但是一种古典美的气质从身上散发出来。五官的比例很协调,属于那种耐看型的美女,与刘茗在一起如果穿起职业装的话更像是她的秘书。我虽然看道德经但是一直没有背诵,也实在背不下来,来来去去就那么几句,你让我说我又不知道从何说起。但是我还是固执的在用自己的方法一个字一个字的解释。这带来的好处就是阅读理解能力大幅度的提升,更加的容易集中注意力,我还是在寻找道的路上探寻着。

我们四个建了一个群,在群里面探讨中国经典。我很开心,终于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传达出去了。

自此以后我没事就在群里发道德经的一些问题,我和何鑫似乎开始了对中国经典的较劲,他说让我看论语,看看能看懂不能,得力于对道德经的理解,我看起论语来即轻松又快速,没什么难度,但是问题就是我一句也记不下来。有次我正在思考道德经。

我在群里问:“什么是刍狗?”

刘茗说:“我说了你们可不要笑话我。”

“你说吧。”

“纸扎的狗。”

我说:“就这么简单?”

“那还是什么?不就是纸扎的狗吗?”

突然我哈哈大笑:“纸扎的狗?有意思,纸扎的狗,你我都是纸扎的小狗。真有意思,哈哈哈。”

“你这是又发什么疯?我说错了吗?”

“你说的很对,很对,我们都是纸扎的狗。”

我又问:“天下溪呢?”

“天下的小溪。”

“天下的小溪?天下的小溪,我不停的想着这句话。”

“我都是按字面意思来的,觉得没那么复杂,就是天下的小溪。”

“纸扎的小狗,天下的小溪。啊。”

“我好像被什么点醒,就这么简单!太棒了!哈哈”

“你该去精神病院了。”刘茗留下一句。

我又不停的缠着她让她解释各种词汇,她不再理我,说我在笑话她。

我想有时候也许事情本身并没有那么复杂,而只是人们主动把事情复杂了,就像这纸扎的狗,天下的溪。

记忆力越来越差,这道德经不管读多少遍,听多少遍似乎都记不住。也许是我读的还不够多,记得还不够勤。我想我就在这世间边学边解吧,也不着急。

这天上午何鑫打电话问我:“你觉得楚景丽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挺好的。”

“有啥想法没?”

“啥想法,自打那天也没怎么说过话。”